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476058发布日期:2024-03-28 18:58阅读:17来源:国知局
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1、在预制墙体的建筑信息模型(英文简称:bim)设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墙体薄弱的情形,如对墙体进行开洞或者在墙体中布置埋件,需要对墙体进行相应的位置补强处理,目前一般的做法是需要用户根据业务规则(标准或者图集)进行钢筋的补强,由人工添加相应的补强钢筋,智能化程度较低,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以解决人工添加相应的补强钢筋造成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根据零件信息判断预制构件是否有薄弱部分;确定预制构件有薄弱部分,根据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在预制构件上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

3、有益效果:从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中确定有薄弱部分,通过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利用上述方法可自动地进行加强钢筋的布置,实现加强筋的智能化布置,提高加强筋的布置效率。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在预制构件上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的步骤包括:以预制构件上的一个点为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根据薄弱部分的参数信息判断是否设置参考基准;确定设置参考基准,根据参考基准的坐标信息和加强筋的布置规则生成加强筋的坐标信息;确定不设置参考基准,根据薄弱部分的坐标信息和加强筋的布置规则生成加强筋的坐标信息。

5、有益效果:根据加强筋的坐标信息就可以确定加强筋的位置和长度,通过三维坐标系对加强筋的坐标信息的计算提供了几何基础,更便于计算出加强筋的坐标信息,计算更准确。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不设置参考基准,根据零件信息计算出薄弱部分的若干坐标点,以得到薄弱部分的坐标信息;确定设置参考基准,根据零件信息和参考基准的布置规则计算出参考基准的若干坐标点,以得到参考基准的坐标信息。

7、有益效果:薄弱部分为孔洞时,通过零件信息得到薄弱部分的坐标信息,进而根据薄弱部分的坐标信息和加强筋的布置规则生成加强筋的坐标信息,计算准确、可靠。薄弱部分为埋件时,在布置加强筋之前,需要确定参考基准的位置、尺寸等,进而方便进行加强筋的位置的计算。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的步骤包括:薄弱部分为设置在预制构件内部的洞口时,根据洞口的大小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薄弱部分为设置在预制构件的边缘的切口时,确定布置加强筋;薄弱部分为埋件时,根据埋件的参数信息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

9、有益效果:洞口的大小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不同,孔洞的大小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的程度较大时,布置补强暗梁;孔洞的大小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的程度较小时,布置加强筋;孔洞的大小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的程度可以忽略不计时,不布置加强筋。根据洞口的大小来确定加强筋的布置,布置准确、可靠。埋件的类型、尺寸等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也不同,例如,拉模孔、吊件、线管等埋件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很小,不布置加强筋;手孔、线盒等埋件的孔径面积稍大,会一定程度的削弱预制构件,则需进行一定的补强,布置加强筋。根据埋件的参数信息来确定加强筋的布置,布置准确、可靠。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洞口的大小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的步骤包括:洞口的形状为多边形时,判断洞口的至少一个洞口边的长度是否大于800mm;确定洞口的至少一个洞口边的长度大于等于800mm,确定布置补强暗梁;确定洞口的每个洞口边的长度小于800mm,判断洞口的每个洞口边的长度是否大于300mm;确定洞口的每个洞口边的长度大于300mm,确定布置加强筋;确定洞口的每个洞口边的长度小于等于300mm,确定不布置加强筋;洞口的形状为圆形时,判断洞口的直径是否大于等于800mm;确定洞口的直径大于等于800mm,确定布置暗梁加强;确定洞口的直径小于800mm,判断洞口的直径是否大于300mm;确定洞口的直径大于300mm,确定布置加强筋;确定洞口的直径小于等于300mm,确定不布置加强筋或者布置加强筋。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判断加强筋的布置信息与预制构件的分布钢筋的布置信息是否发生碰撞;确定加强筋的布置信息与预制构件的分布钢筋的布置信息发生碰撞,根据加强筋的调整规则调整加强筋的布置信息,调整后继续判断加强筋的布置信息与预制构件的分布钢筋的布置信息是否发生碰撞,直至加强筋的布置信息与预制构件的分布钢筋的布置信息不发生碰撞。

12、有益效果:在完成加强钢筋的布置之后,有时候存在加强钢筋与分布钢筋存在碰撞的情况,需对加强钢筋与分布钢筋进行碰撞检查,防止加强钢筋与分布钢筋发生干涉的情况。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加强筋的布置信息、预先设置的加强筋的参数信息及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统计预制构件的所有钢筋的属性信息并生成预制构件的所有钢筋的属性信息表。

14、有益效果:在完成所有的设计之后,再进行加强钢筋的统计,一个项目中有多至几千块pc构件,如果每一块构件的加强钢筋均由人工统计,工作量巨大,此处直接通过电脑程序进行统计,基本的统计办法是统计出钢筋类型、编号、钢筋数量、加工尺寸、重量、钢筋长度等,自动化统计可以极大减少对加强钢筋人工统计的工作量。

15、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加强处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零件信息判断预制构件是否有薄弱部分;第二判断模块,用于确定预制构件有薄弱部分,根据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布置信息生成模块,用于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在预制构件上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

16、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上述的加强处理方法。

17、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加强处理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布置所述加强筋,根据所述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所述薄弱部分在所述预制构件上的位置信息生成所述加强筋的布置信息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薄弱部分对所述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的步骤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洞口的大小判断是否布置所述加强筋的步骤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8.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所述加强处理装置包括:

9.一种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强处理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预制构件薄弱部分的加强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加强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根据零件信息判断预制构件是否有薄弱部分;确定预制构件有薄弱部分,根据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判断是否布置加强筋;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在预制构件上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从预制构件的零件信息中确定有薄弱部分,通过薄弱部分对预制构件的削弱程度确定布置加强筋,根据加强筋的布置规则和薄弱部分的位置信息生成加强筋的布置信息,可自动地进行加强筋的布置,实现加强筋的智能化布置,提高布置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殷科,孙海宾,李志鹏,陶磊,黄诚,严事鸿,唐修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