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9428发布日期:2023-10-11 11:5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rfid标签,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


背景技术:

1、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由于具有较远的读取距离而获得现代供应链管理和交通管理的极大关注,在很多应用中,rfid标签需要贴附在金属物体表面或液体包装表面,但是具有类偶极子天线的普通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应用于金属表面时,其阻抗匹配,辐射效率和辐射方向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标签的性能变差,读写距离变短,甚至不能被有效读取。

2、针对该情况,一些国内rfid厂家专门设计了一些能用于金属表面的抗金属rfid标签,包括采用增设绝缘层垫高电子标签的方法,如:陶瓷和复合材料,电子标签远离金属表面,实现减少金属的边界条件对电子标签读写影响的目的。或者如专利文献cn207624026u所披露的,将标签天线导线层弯折,使标签天线导线层接触金属表面,利用相位的原理使天线背面接地从而将背面金属作为天线的一部分增加了天线的辐射效率来达到抗金属的效果。

3、但目前还没有一款标签,既可以适用于金属表面,又可以适用于液体包装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材层、inlay层、垫厚层、第二pet层、第二铝膜层、第一粘结层和离型纸,所述inlay层包括芯片、第一铝膜层和第一pet层,所述第二pet层和第二铝膜层分别是由第一pet层和第一铝膜层弯折到垫厚层下形成的,所述第二铝膜层和第一粘结层之间由上至下还包括第二粘结层、第三pet层、第三铝膜层。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inlay层为uhf rfid标签inlay层。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包括双面胶层。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粘结层包括热熔胶层。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垫厚层包括泡棉层。

8、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天线在柔性基材上进行折叠后利用相位的原理使天线背面接地,从而将背面金属作为天线的一部分增加了天线的辐射效率来达到抗金属的效果。为了降低液体对电磁波的影响,在结构的底层增加了第三铝膜层,第三铝膜层可以作为金属面反射增加标签的性能,同时可以很好地隔离液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因此可以应用到液体包装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材层、inlay层、垫厚层、第二pet层、第二铝膜层、第一粘结层和离型纸,所述inlay层包括芯片、第一铝膜层和第一pet层,所述第二pet层和第二铝膜层分别是由第一pet层和第一铝膜层弯折到垫厚层下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铝膜层和第一粘结层之间由上至下还包括第二粘结层、第三pet层、第三铝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inlay层为uhf rfid标签inlay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包括双面胶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结层包括热熔胶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厚层包括泡棉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液体和金属物品的柔性RFID标签,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材层、inlay层、垫厚层、第二PET层、第二铝膜层、第一粘结层和离型纸,inlay层包括芯片、第一铝膜层和第一PET层,第二PET层和第二铝膜层分别是由第一PET层和第一铝膜层弯折到垫厚层下形成的,第二铝膜层和第一粘结层之间由上至下还包括第二粘结层、第三PET层、第三铝膜层。本技术利用天线在柔性基材上进行折叠后利用相位的原理使天线背面接地,从而将背面金属作为天线的一部分增加了天线的辐射效率来达到抗金属的效果。本技术同时可以很好地隔离液体对电磁波的吸收,因此可以应用到液体包装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博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