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0179发布日期:2023-07-25 18:0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1、便携式的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等逐渐的实现了广泛普及,随着用户对轻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为了保证诸多性能的使用,设备在工作时的发热量也越来越大。

2、而主板上各器件发热量大,且热量集中,已经变成了散热的瓶颈。常见的散热方式为:只有铜板没有热管的散热方式,还有就是有热管的散热方式。目前存在的局限是:传统的在只贴铜板的散热方式中,其散热效果不佳,常导致散热不均的问题。另外,即便是增加了多个热管,随即就增加了整体的厚度,对于厚度有要求的产品极为不适用。因此需要一种性能稳定、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安装方便以及轻薄便捷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鳍片、以及热管单元和铜板组件;所述热管单元具有与散热鳍片相摆放在一起的第一热管、以及相放置连接的两个第二热管;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散热鳍片,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之间具有焊接位,并焊接设置在散热鳍片上;两所述第二热管之间具有另一焊接位,两者在对接重叠处相焊接;所述铜板组件配置成一片状铜板,其包括呈台阶设置的第一铜片部和第二铜片部,所述第一铜片部设置在第一热管上,所述第二铜片部设置在两第二热管的重叠处。

4、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热管沿长度方向水平弧形弯折形成用于相重叠的折弯部,两折弯部前后贴合的对置在第一热管的前方侧。

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热管在远离折弯部的一端部与第一热管相前后贴合设置,以共同焊接在散热鳍片上方侧。

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散热风扇对接在散热鳍片的前方侧,且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散热鳍片及其所配属的散热风扇,两散热风扇对置在热管单元的左右两侧。

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铜片部和第二铜片部在衔接处竖向折弯形成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一铜片部高于第二铜片部,且所述第一铜片部贴设在第一热管的中部区域上方,所述第二铜片部对应贴设在两第二热管的重叠处的下方。

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铜片部设有多个导热胶片,各导热胶片单独的贴设在第二铜片部的背面处。

9、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含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用于横向压合在邻近台阶结构的第二铜片部的前中一侧上,所述第二限位条用于横向压合在远离台阶结构的第二铜片部的其中另一侧上。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两端部分别锁付在外部主板上,且两限位条的本体呈一弯月弧形,两者相互背向对置在第二铜片部上。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部与两个第二热管的外端部一一对齐,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之间形成有适于铜板组件的安装区域。

12、本申请另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主板以及配置在主板上的散热模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4、本申请的散热模组,通过多个热管之间的紧凑连接设置,以及散热鳍片与散热风扇的对应安装所形成的具有高效散热的整体结构。第一热管与两个第二热管分别具有焊接位,将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焊接一起在散热鳍片上,且两个第二热管对接重叠出另一焊接位,使得第二热管之间更为紧密相连,相互重叠的热管显然大大降低了空间占用率,尤其是,将片状铜板以上下台阶的方式,处于一台阶面的第一铜片部与第一热管相贴合设置,处于另一台阶面的第二铜片部与第二热管相贴合设置,在一方面上起到大面积导热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上贴设的片状铜板不占用过多的厚度尺寸,且有效对热管实施定位,保证热管的安装位置,也显著提高了结构之间的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鳍片、以及热管单元和铜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沿长度方向水平弧形弯折形成用于相重叠的折弯部,两折弯部前后贴合的对置在第一热管的前方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管在远离折弯部的一端部与第一热管相前后贴合设置,以共同焊接在散热鳍片上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对接在散热鳍片的前方侧,且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散热鳍片及其所配属的散热风扇,两散热风扇对置在热管单元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片部和第二铜片部在衔接处竖向折弯形成一台阶结构,所述第一铜片部高于第二铜片部,且所述第一铜片部贴设在第一热管的中部区域上方,所述第二铜片部对应贴设在两第二热管的重叠处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铜片部设有多个导热胶片,各导热胶片单独的贴设在第二铜片部的背面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含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用于横向压合在邻近台阶结构的第二铜片部的前中一侧上,所述第二限位条用于横向压合在远离台阶结构的第二铜片部的其中另一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的两端部分别锁付在外部主板上,且两限位条的本体呈一弯月弧形,两者相互背向对置在第二铜片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的两端部与两个第二热管的外端部一一对齐,所述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之间形成有适于铜板组件的安装区域。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以及配置在主板上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该散热模组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鳍片、以及热管单元和铜板组件;所述热管单元具有第一热管、以及两个第二热管;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散热鳍片,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之间具有焊接位,并焊接设置在散热鳍片上;两所述第二热管之间具有另一焊接位,两者在对接重叠处相焊接;所述铜板组件配置成一片状铜板,其包括呈台阶设置的第一铜片部和第二铜片部,所述第一铜片部设置在第一热管上,所述第二铜片部设置在两第二热管的重叠处。在一方面上起到大面积导热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上贴设的片状铜板不占用过多的厚度尺寸,且有效对热管实施定位,保证热管的安装位置,也显著提高了结构之间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微智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