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82745发布日期:2024-02-09 12:14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无线供电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借助无线供电的rfid技术监测建筑内资产流动情况,并能结合bim数据精准定位设备流动位置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无线电波通信技术,不需要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光学或者机械接触就能够通过无线电波识别特定目标并显示其所包含的相关信息,其组成部分有应答器、阅读器、中间件、软件系统。rfid技术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非接触式的信息读取,不受覆盖物遮挡的干扰,可远距离通讯,穿透性极强。二是多个电子标签所包含的信息能够同时被接收,信息的读取具有便捷性。三是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好,可以重复使用。在应用无线识别的基础上,目前也有将融合bim技术,融合bim技术是把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建立建筑模型,然后运用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所包含的真实信息。 bim技术有三个特点:一是把作为基本图元元素的项目中的单一构件组合成一个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中的数据始终保持一致性且全局共享。二是构件的材料信息、几何图形信息等集和在一起,构成一个含有极其丰富的项目信息的数据化建筑图元。三是模型信息是相互关联、动态变化的,只要模型信息有变化,其相关联的所有对象会迅速更新,并且还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图形、文档等。

2、目前的门禁系统会常用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但其多为固定设置,为设置该门禁系统,需要凿墙凿地穿线,且再次调整位置时,只能拆除,不仅不够灵活,还遗留凿墙凿地的痕迹。随着当前人们对公共建筑内资产的管理日益精细化,为了满足对全楼可移动设备资产位置能实时把握的需求,各类已建成的建筑使用者们(如物业等)急需一种能在传统台账的基础上具备无感记录资产设备流动情况,又不必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特别是部分不利于暗线开槽或明线布置门禁设备的建筑内)、增加过多设备的系统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借助无线供电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以能方便对设备的管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无线供电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无线供电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报警单元、资产流动记录单元,

4、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设置rfid传感模块、bim算法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和无线供电单元配合的无线感应供电模块;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依靠无线供电单元进行供电,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具有可设置双面胶片的背面,是一种即粘即用的设备。

5、进一步地,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底板和盖板组成片状;底板的表面设置双面胶片;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rfid传感模块、bim算法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无线感应供电模块。

6、进一步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处于无线供电单元设置发射天线的覆盖范围内,所述资产所处的建筑物内布置所述无线供电单元。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无线供电手段避免了现有建筑的供电布线需要,依靠bim算法模块能使可移动设备流动的情况得到空间性的定位与反馈,利用rfid技术实现远距离无感记录,低成本地实现对已建成建筑可移动设备资产流动状态的精细化管理。本实用新型具有无线供电、即粘即用,能够按照位置需要,灵活迅速布置的特点,方便对设备的管理。



技术特征:

1.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无线供电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报警单元、资产流动记录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由底板和盖板组成片状;底板的表面设置双面胶片;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rfid传感模块、bim算法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无线感应供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处于无线供电单元设置发射天线的覆盖范围内,资产所处的建筑物内布置所述无线供电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感应供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底板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供电的基于BIM与RFID技术的设备资产流动管理系统,包括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无线供电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报警单元、资产流动记录单元,所述贴片式终端监测单元设置RFID传感模块、BIM算法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和无线供电单元配合的无线感应供电模块;本技术通过使用无线供电手段避免了现有建筑的供电布线需要,依靠BIM算法模块能使可移动设备流动的情况得到空间性的定位与反馈,利用RFID技术实现远距离无感记录,低成本地实现对已建成建筑可移动设备资产流动状态的精细化管理。本技术具有无线供电、即粘即用,能够按照位置需要,灵活迅速布置的特点,方便对设备的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高正,侯志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