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及服务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31551发布日期:2023-07-28 07:3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及服务器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服务器冷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及服务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服务器机箱包含储液控制单元、散热单元、热源分水器、冷源分水器、循环管路。为降低能耗提高冷却效率,现有技术已采用行级冷却剂分配单元(cdu)以实现单一冷却模块可同时为多台高功耗数据中心服务器(idc)散热控温,然而通过cdu分配换热液体进行换热时,需要通过泵和压力罐加压使液体分配给各服务器,工作中发生部件损坏时,需要散热模块停止工作进行维修,导致多台服务器同时停机等待散热正常后才能开启,造成时效损失。

2、为了便于散热模块的维修以及不影响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提出如cn110740620b、cn110278691b等模块化抽拉结构以便于部件替换,同时,存在如cn110140437a、us9769954b2等故障检测和冗余备用替换的技术方案。

3、然而,现有技术中以cn110140437a为例,采用整体散热模块故障检测和冗余备用替换的技术方案,判断故障后使冷却模块整体切换工作状态并替换维修,即将散热装置封装成多个可单独运行单独拆卸的子模块,当判断某一个子模块整体是故障状态时,由其他备用子模块顶替并将故障子模块整体替换掉,导致散热装置过度冗余化,不利于设备紧凑集约化,并提高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改进需求,在保证故障维修不影响冷却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降低冗余度,精简结构,节约安装空间,降低维护成本。

2、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壳体,在所述安装壳体内,设有储液腔体、plc控制模块以及流路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与流路模块通过储液腔体隔绝,所述流路模块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第二供液管路,所述第一供液管路和第二供液管路互为备用供液管路。

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液管路在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一阀和第一泵,第二供液管路在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第二阀和第二泵,所述第一泵与第二泵互为备用泵。

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路模块包括推拉板,所述推拉板一端与储液腔体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板另一端设有固定挡板,所述推拉板与储液腔体和固定挡板围合成第一流路安装部,所述第一供液管路和第二供液管路固定安装于第一流路安装部内,所述推拉板可连带储液腔体一起滑动安装于安装壳体内。

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体远离所述推拉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电控安装板,所述plc控制模块固定于电控安装板上,所述电控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对应装配的第二固定部。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体还包括边框、风扇组件,所述边框、风扇组件与固定挡板合围成安装壳体内的安装空间,所述plc控制模块靠近所述风扇组件一侧。

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边框位于固定挡板的一端还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固定挡板相应位置设有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凸台配合定位安装。

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固定支架、罩板,所述风扇固定在固定支架与罩板之间,所述电控安装板靠近风扇组件的一端设有u型卡槽,所述固定支架可滑动卡入u型卡槽中。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体包括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位于储液腔体顶部,所述透气孔处设有双向透气阀。

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液腔体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位于储液腔体朝向风扇组件一侧,所述固定孔上设有浮动阀,所述浮动阀信号线束与plc控制器锁接。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服务器电源组、plc单元、自动切换器,所述服务器电源组内包含至少两组可切换使用的服务器电源,所述plc单元可接收传感器信号,通过自动切换器切换服务器电源组内的各服务器电源的工作状态。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lc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服务器电源组内的工作中的服务器电源的工作状态是否异常,当检测到异常状态时,所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输出异常的脉冲信号至plc单元中,使服务器电源组的自动切换器切换服务器电源组内的服务器电源的工作状态,以确保保持至少有一个服务器电源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冷却多组服务器的储液控制单元、散热单元、冷源分水器、热源分水器,所述冷源分水器将冷却液供给多组服务器,所述热源分水器回收换热后的冷却液,并回流至所述储液控制单元,所述储液控制单元输送冷却液至散热单元冷凝降温后供给冷源分水器,形成冷却循环,其中,所述储液控制单元为前述储液控制单元。

1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和储液控制单元、散热单元都并列可抽拉地安装于服务器安装框架中。

15、本实用新型通过独立的储液控制单元及装备该储液控制单元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可以使服务器冷却系统结构更加紧凑简化,降低冗余度,节约安装空间,降低维护成本,具备十分可观的市场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储液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

12.一种服务器冷却系统,包括用于冷却多组服务器(500)的储液控制单元(100)、散热单元(200)、冷源分水器(300)、热源分水器(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分水器(300)将冷却液供给多组服务器(500),所述热源分水器(400)回收换热后的冷却液,并回流至所述储液控制单元(100),所述储液控制单元(100)输送冷却液至散热单元(200)冷凝降温后供给冷源分水器(300),形成冷却循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储液控制单元及服务器冷却系统,储液控制单元,包括安装壳体,在安装壳体内,设有储液腔体、PLC控制模块以及流路模块,PLC控制模块与流路模块通过储液腔体隔绝,流路模块包括第一供液管路和第二供液管路,第一供液管路和第二供液管路互为备用供液管路。实现流路和控制模组的紧凑布局和便捷拆装,使服务器冷却系统结构更加紧凑简化,降低冗余度,节约安装空间,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白瑞晨,林子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洋(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