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03172发布日期:2023-09-20 16:12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组件,属于电子产品散热领域。


背景技术:

1、随着时代的发展,笔记本电脑使用率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多余的热量不能快速散去,会聚积起来产生高温,很可能会毁坏正在工作的笔记本电脑,一般通过散热组件来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所用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工作原理都是将笔记本电脑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强制吹出,并引入冷空气,增加笔记本电脑底部的空气流动,从而使笔记本电脑内部各发热元件均得到散热。

2、但是,采用上述散热器进行散热时,一般设置有两个风扇或者采用大功率的风扇用于推动笔记本电脑内部空气流动,导致笔记本电脑在使用时的噪声较大,影响人员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组件,该散热组件在实现转移散热的基础上,提高了介质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散热功率,减少了风扇的使用,也降低了对风扇的功率要求,大大减少产生噪音的情况。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导热板以及热管,在此风扇的出风口设置有一散热鳍片组,在此散热鳍片组的上表面与导热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热管,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与热源连接;

3、在所述热管的上表面焊接有一内置有腔体的蒸发器,且所述腔体内部填充有冷媒,此蒸发器与一储液器连通,且在蒸发器、储液器的相背侧分别设置有一引管,此两个引管之间连接有一散热回流管,从而将散热回流管与蒸发器、储液器内部连通,且所述散热回流管的上表面分别与一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连接,所述靠近储液器设置的第一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比第二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大。

4、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5、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接触的面积为第二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接触面积的1.5~3倍。

6、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均温板的面积为第二均温板面积的1.2~2倍。

7、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为l型结构。

8、4. 上述方案中,所述导热板与蒸发器之间设置有一安装件,此安装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部、具有安装孔的安装部,此固定安装在导热板上的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之间呈夹角设置。

9、5. 上述方案中,所述夹角为110°~170°。

1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其内置有腔体的蒸发器焊接在热管的上表面,此热管位于散热鳍片组与导热板之间,且蒸发器的腔体内部填充有冷媒,此蒸发器与一储液器连通,且在蒸发器、储液器的相背侧分别设置有一引管,此两个引管之间连接有一散热回流管,从而将散热回流管与蒸发器、储液器内部连通,散热回流管的上表面分别与一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连接,靠近储液器设置的第一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比第二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大,蒸发器内液态冷媒吸热蒸发,气化冷媒在沿散热回流管流动过程中通过回流管、均温板进行转移散热,与第一均温板接触的散热回流管段、与第二均温板接触的散热回流管段之间散热功率不同,从而在两段之间形成压力差,有利于蒸气沿散热回流管中往储液器进行流动,从而提高了散热回流管内介质的流动速度,改善了整体的散热效率,从而大大提高了整体的散热功率,减少了风扇的使用,降低了对风扇的功率要求,从而减少产生噪音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组件,包括:风扇(1)、导热板(3)以及热管(4),在此风扇(1)的出风口设置有一散热鳍片组(2),在此散热鳍片组(2)的上表面与导热板(3)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所述热管(4),所述导热板(3)的下表面与热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温板(8)与散热回流管(6)接触的面积为第二均温板(9)与散热回流管(6)接触面积的1.5~3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温板(8)的面积为第二均温板(9)面积的1.2~2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温板(8)、第二均温板(9)为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导热板(3)与蒸发器(5)之间设置有一安装件(11),此安装件(11)进一步包括固定部(12)、具有安装孔(14)的安装部(13),此固定安装在导热板(3)上的固定部(12)与所述安装部(13)之间呈夹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110°~17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散热组件,包括:风扇、导热板以及热管,风扇的出风口设置有一散热鳍片组,散热鳍片组的上表面与导热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热管,在热管的上表面焊接有一内置有腔体的蒸发器且与一储液器连通,且在蒸发器、储液器的相背侧分别设置有一引管,此两个引管之间连接有一散热回流管,散热回流管的上表面分别与一第一均温板、第二均温板连接,靠近储液器设置的第一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比第二均温板与散热回流管的接触面积大。本技术散热组件在实现转移散热的基础上,提高了介质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散热功率,减少了风扇的使用,也降低了对风扇的功率要求,大大减少产生噪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唐川,黄明彬,王强,余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品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