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读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9080发布日期:2023-04-22 09:4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读码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图像采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读码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条码在信息查询(如物流信息、政务信息)、闸机通行、支付等各类场景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相应的,也诞生了各类读码设备,例如在物流领域和支付领域常见的读码设备。读码设备一般包括壳体和上盖,壳体具有便于供操作人员握持的握持段,在握持段的上方的壳体内安装有用于扫描条码的各类功能元件,上盖盖合在壳体上以保护上述的各类功能元件。上述的功能元件一般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和电路板,电路板通过内部预设的程序控制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图像,并对条码进行识别得到相关信息。目前市面上的读码设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上盖与壳体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实现装配,具体的,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插槽,另一端设置有卡槽,上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插槽的凸起,另一端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装配时先将凸起插入叉槽,再将卡块压入卡槽,利用卡块自身的形变来实现卡接固定。这样的卡合方式容易松脱,连接不牢固。

3、2、在实际应用中,读码设备往往容易跟随操作者的车辆远距离移动(容易经历晃动)、使用后被扔在位置上或使用时发生磕碰等,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上述功能元件的牢固性,避免其在使用时因晃动而发生损坏。目前的读码设备中的电路板可能相对壳体发生移位,进而可能发生碰撞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读码设备。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读码设备,包括壳体、盖体、电路板和图像采集单元,所述盖体设置在壳体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所述电路板和图像采集单元均设置于所述容腔内,并且所述电路板和图像采集单元电连接;所述盖体的前端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第一连接柱,所述壳体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第二连接柱,所述盖体的前端通过螺钉穿过通孔并旋紧在螺纹孔内而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盖体的后端与壳体通过卡合结构卡接;所述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定位电路板的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限位板,其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所述限位板包括限位凸起和限位围挡,所述限位凸起靠近第二连接柱设置,所述限位围挡由壳体的后端向第二连接柱延伸;支撑台阶,其包括形成于所述限位凸起上的前支撑台阶和形成于所述限位围挡上的后支撑台阶;抵压板,其形成于所述盖体上,所述抵压板包括前抵压板和后抵压板;其中,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电路板的前端通过限位槽卡入限位凸起,所述电路板的后端及左右两侧与限位围挡抵接,所述前支撑台阶和后支撑台阶支撑在电路板的下表面,所述前抵压板和后抵压板抵压在电路板的上表面。

3、应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利用螺钉将盖体的前端与壳体螺纹连接,盖体的后端通过卡合结构与壳体卡接,可使壳体与盖体连接稳定,避免松动。在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定位结构,利用抵压板和支撑台阶配合,使电路板沿垂直于其表面的方向不发生位移;利用限位凸起与电路板上的限位槽配合,以及限位围挡与电路板的边缘配合,使电路板沿其表面的水平方向不发生位移,进而使电路板稳定。

4、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相适配的避让槽。通过设置避让槽,一方面可以通过避让槽与第二连接柱配合进一步对电路板沿水平方向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可减少整体产品在左右方向上的设计尺寸。

5、可选的,所述前抵压板的位置与前支撑台阶对应,所述后抵压板的位置与后支撑台阶对应。这样设置可使得抵压板与支撑台阶对电路板的施力作用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避免电路板产生形变。

6、可选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钩和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壳体上,所述卡钩设置于盖体上。

7、可选的,所述卡槽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有两根,并且所述卡槽位于两根第二连接柱所在位置的中垂线上。卡槽和第二连接柱采用上述的布置方式,三者可大致形成等腰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可加强电路板相对壳体的稳定性。相对应的,卡钩与第一连接柱也采用上述的布置方式。

8、可选的,所述限位围挡在靠近卡槽处设置有抵推板,所述盖体设置有与所述抵推板相适配的导向板,并且所述导向板设置有第一导向面,所述抵推板在盖体与壳体装配时施力于导向板的第一导向面,以使得卡钩卡入卡槽。通过设置相适配的抵推板和导向板,一方面可在卡钩与卡槽卡合过程中降低装配难度,另一方面可在卡钩与卡槽卡合后使两者卡合的紧固度。

9、可选的,所述盖体的内壁形成有基板,所述导向板和后抵压板均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并且所述导向板和后抵压板之间具有用于避让限位围挡的凹槽。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提高导向板和后抵压板的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折断。

10、可选的,所述限位围挡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盖体设置有与所述间隙相适配的卡板,所述卡板在盖体盖合至壳体时卡入所述间隙。通过卡板和间隙的卡合,增加盖体与壳体的卡接牢固程度。

11、可选的,所述卡板设置有便于卡入所述间隙的第二导向面。

12、可选的,所述壳体内在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单元进行采集图像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钮、弹性臂和支架,所述按钮伸出所述壳体,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按钮固定且另一端抵压在电路板上,所述支架形成于壳体的内壁上并且与弹性臂转动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供支架的上端伸出的避让孔。这样可充分利用容腔内部的空间,减小整体产品的设计尺寸,满足设备小型化的设计趋势。

13、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同的符号或数字,但均表示相同或相似构造或功能的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读码设备,包括壳体(1)、盖体(4)、电路板(2)和图像采集单元(3),所述盖体(4)设置在壳体(1)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所述电路板(2)和图像采集单元(3)均设置于所述容腔内,并且所述电路板(2)和图像采集单元(3)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柱(10)相适配的避让槽(2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抵压板(41)的位置与前支撑台阶(110)对应,所述后抵压板(42)的位置与后支撑台阶(120)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相适配的卡钩(43)和卡槽(13),所述卡槽(13)设置于壳体(1)上,所述卡钩(43)设置于盖体(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3)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二连接柱(10)设置有两根,并且所述卡槽(13)位于两根第二连接柱(10)所在位置的中垂线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围挡(12)在靠近卡槽(13)处设置有抵推板(121),所述盖体(4)设置有与所述抵推板(121)相适配的导向板(44),并且所述导向板(44)设置有第一导向面(440),所述抵推板(121)在盖体(4)与壳体(1)装配时施力于导向板(44)的第一导向面(440),以使得卡钩(43)卡入卡槽(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的内壁形成有基板,所述导向板(44)和后抵压板(42)均形成于所述基板上,并且所述导向板(44)和后抵压板(42)之间具有用于避让限位围挡(12)的凹槽(4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围挡(12)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122),所述盖体(4)设置有与所述间隙(122)相适配的卡板(46),所述卡板(46)在盖体(4)盖合至壳体(1)时卡入所述间隙(12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46)设置有便于卡入所述间隙(122)的第二导向面(46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读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在电路板(2)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控制图像采集单元(3)进行采集图像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按钮(6)、弹性臂(7)和支架(8),所述按钮(6)伸出所述壳体(1),所述弹性臂(7)的一端与按钮(6)固定且另一端抵压在电路板(2)上,所述支架(8)形成于壳体(1)的内壁上并且与弹性臂(7)转动连接,所述电路板(2)设置有供支架(8)的上端伸出的避让孔(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读码设备,包括壳体、盖体、电路板和图像采集单元,盖体设置在壳体上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有容腔,电路板和图像采集单元均设置于容腔内;盖体的前端设置有具有螺纹孔的第一连接柱,壳体设置有具有通孔的第二连接柱,盖体的前端与壳体螺纹连接,盖体的后端与壳体卡接;壳体与盖体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限位凸起、限位围挡、支撑台阶和抵压板,电路板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适配的限位槽,电路板的前端通过限位槽卡入限位凸起,电路板的后端及左右两侧与限位围挡抵接,抵压板和支撑台阶分别抵接在电路板的上下两侧。应用本技术能够保持电路板相对壳体的稳定性,并使盖体与壳体连接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强,方志勇,廖宇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海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