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3826发布日期:2023-08-04 02:27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


背景技术:

1、以汽车车窗为例,传统的汽车车窗,其夹层玻璃结构通常为两层钢化玻璃中间夹一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真空和高温高压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构成一体的复合玻璃;由于玻璃和有机聚合物中间膜都不具备导电特性,不能将电子器件应用于汽车玻璃上,因此在这种结构限制下无法满足汽车车窗信息化、智能化的需求。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智能化要求的提升,逐渐有厂家考虑将透明显示介质与车窗玻璃相互融合,在不完全影响传统车窗玻璃功能的同时,实现静态或动态图像的透明显示,利用车窗玻璃的大尺寸显示特性,为乘客乘车提供更优质、更具科技感的乘车观赏体验,实现汽车车窗的信息化智能化;然而,现有的智能汽车车窗通常只有触控和显示功能,其功能较为单一,难以完全满足用户需求,导致市场竞争力较差。

3、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集成片,以及应用该集成片的智能夹层玻璃和智能车窗,以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所述多功能集成片上设置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触控显示区、光伏区和通信区;

4、所述多功能集成片包括透明基材层,其中,

5、所述触控显示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上层叠设有透明显示层;

6、所述光伏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光伏电池组件;

7、所述通信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天线组件。

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两者分别结合于所述透明基材层的两侧,所述透明显示层结合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材层的一侧。

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该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依次结合于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透明显示层结合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的一侧。

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上成型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通道,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上成型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通道,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和所述第二导电通道交错布置呈网格状。

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为纳米金属层、碳纳米管层、石墨烯层、金属网格层中的至少一种。

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透明显示层为调光膜、显示膜、透明显示面板、调光膜与显示膜复合构成的多层结构、调光膜与透明显示面板构成的多层结构中的一种。

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触控显示区占所有功能区域面积的占比大于或等于60%。

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电池组件为非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15、以及:

16、一种多功能智能夹层玻璃,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集成片,还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多功能集成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

17、以及:

18、一种多功能智能车窗,该多功能智能车窗采用上述的多功能智能夹层玻璃。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多功能集成片划分出多个功能区域,通过触控显示区的触控层和透明显示层能够实现触控、调光、显示功能,通过光伏区的光伏电池组件能够实现太阳能供电功能,通过通信区的天线组件能够实现导航定位、信息交互功能,由此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一体化,从而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两者分别结合于所述透明基材层的两侧,所述透明显示层结合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远离所述透明基材层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该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依次结合于所述透明基材层的同一侧,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透明显示层结合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上成型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电通道,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上成型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电通道,所述第一导电通道和所述第二导电通道交错布置呈网格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层为纳米金属层、碳纳米管层、石墨烯层、金属网格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层为调光膜、显示膜、透明显示面板、调光膜与显示膜复合构成的多层结构、调光膜与透明显示面板构成的多层结构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区占所有功能区域面积的占比大于或等于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组件为非晶体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中的一种。

9.一种多功能智能夹层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集成片,还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多功能集成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

10.一种多功能智能车窗,其特征在于:该多功能智能车窗采用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多功能智能夹层玻璃。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多功能集成片、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所述多功能集成片上设置有多个功能区域,包括触控显示区、光伏区和通信区;所述多功能集成片包括透明基材层,其中,所述触控显示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上层叠设有透明显示层;所述光伏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光伏电池组件;所述通信区中的所述透明基材层上结合有天线组件;所述多功能集成片应用于夹层玻璃及智能车窗。本产品能够实现多种功能一体化,从而增加产品附加价值,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火,陈春明,彭颖杰,徐欣欣,姜锴,潘克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诺菲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