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9830发布日期:2023-11-18 01:1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板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平板散热领域,具体为一种平板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军用平板应用在军事演练、军事行动等特殊场合,需要有严格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对自主可控国产化军用平板需求越来越高。我国一直以来半导体自给率较低,制作工艺距国际一流水平还有差距,目前生产的国产芯片如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功耗较高。

2、由于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等元器件功耗较高,会产生大量热量,容易烧坏平板内部元器件,故需要在平板设置散热器件。现有的军用平板通常使用风扇进行散热,但是风扇工作噪音较大,而且其使用场合环境复杂,需面临高温、淋雨、沙尘等诸多恶劣环境,风扇容易出现损坏,进而使得平板无法散热,严重影响军用平板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目前使用风扇进行散热,而使得平板在恶劣环境下容易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平板散热结构,包括机壳、主板和电池组,以及设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隔热件,设于所述主板和所述机壳之间导热组件,其中:

3、所述机壳上设有散热槽,所述主板设于所述机壳与所述电池组之间,所述导热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机壳上的导热层,设于所述导热层和主板之间的第一导热模块和第二导热模块,所述隔热件设于所述电池组靠近所述主板的一侧,并固定于所述机壳上以使所述电池组与所述机壳之间撑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导热模块、所述第二导热模块和导热层用于将所述主板的热量传导至机壳。

4、综上,根据上述提出的一种平板散热结构,通过在主板和电池组之间设置隔热件,在主板和机壳之间设置第一导热模块和第二导热模块,以将主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至机壳进行散热,同时在电池组和主板之间设有隔热件,防止电池组受热收到损伤。具体为,散热结构包括机壳、主板和电池组,以及设于电池组和机壳之间的隔热件,设于主板和机壳之间导热组件。主板设于机壳和电池组之间,导热组件包括设于机壳上的导热层,设于导热层和主板之间的第一导热模块和第二导热模块,隔热件设于电池组靠近主板的一侧,并固定于机壳上以使电池组与机壳之间撑开预设距离,防止电池组与主板接触受热膨胀,第一导热模块、第二导热模块和导热层将主板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机壳上,并依靠机壳上设有的散热槽进行散热。

5、进一步的,所述主板上设有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导热模块设于发热件和所述地二导热组件之间。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热模块包括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贴于所述第一发热件上,所述第二导热垫贴于所述第二发热件上,以用于传热至第二导热模块。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热模块包括基板、散热组件和热管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热管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基板的两个端面,所述散热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热模块连接,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与所述导热层接触。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基板同一侧的第一散热凸台和第二散热凸台,所述第一导热垫远离所述第一发热件的一侧贴于所述第一散热凸台,所述第二导热垫远离所述第二发热件的一侧贴于所述第二散热凸台。

9、进一步的,所述热管组件包括直型的第一热管和u型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贴合于所述导热层。

10、进一步的,所述机壳背部和四周均设有散热槽。

11、进一步的,所述导热层由多层石墨烯片粘接堆叠而成。

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与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平板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主板和电池组,以及设于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机壳之间的隔热件,设于所述主板和所述机壳之间导热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有第一发热件和第二发热件,所述第一导热模块设于发热件和所述第二导热模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模块包括第一导热垫和第二导热垫,所述第一导热垫贴于所述第一发热件上,所述第二导热垫贴于所述第二发热件上,以用于传热至第二导热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模块包括基板、散热组件和热管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和所述热管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基板的两个端面,所述散热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热模块连接,所述热管组件用于与所述导热层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于基板同一侧的第一散热凸台和第二散热凸台,所述第一导热垫远离所述第一发热件的一侧贴于所述第一散热凸台,所述第二导热垫远离所述第二发热件的一侧贴于所述第二散热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组件包括直型的第一热管和u型的第二热管,所述第一热管和所述第二热管贴合于所述导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背部和四周均设有散热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由多层石墨烯片粘接堆叠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散热结构,包括机壳、主板和电池组,以及设于电池组和机壳之间的隔热件,设于主板和机壳之间导热组件,机壳上设有散热槽,主板设于机壳与电池组之间,导热组件包括设于机壳上的导热层,设于导热层和主板之间的第一导热模块和第二导热模块,隔热件设于电池组靠近主板的一侧,并固定于机壳上以使电池组与机壳之间撑开预设距离,第一导热模块、第二导热模块和导热层用于将主板的热量传导至机壳。本技术通过在主板和电池组之间设置隔热件,在主板和机壳之间设置第一导热模块和第二导热模块,以将主板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至机壳进行散热,同时在电池组和主板之间设有隔热件,防止电池组受热收到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易珊合,楼月,饶素康,胡金贤,欧阳熹,闵小明,敖海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联创通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