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9245发布日期:2024-02-02 20:57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分屏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双屏分屏器支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弹簧作为支架伸缩的弹力来源,弹性夹持安装在主体支架上,另一种是直接采用磁吸的方式粘在电脑的屏幕上;以上两种结构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弹簧的力度会随着拉伸的尺寸变大,弹力变大,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感差,同时上下受力不均,支架夹不紧,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屏幕因受到支架较大的力,容易破屏,第二种结构方式,需要把磁铁粘在电脑的屏幕上,不利于拆卸,安装非常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全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构造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显示屏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架和/或与外部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件;所述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的可形变的过线件,所述过线件上设置有供所述显示屏过线的过线通道。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过线件包括条状本体,所述条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条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所述过线通道,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沿条状板体长度方向并排的开槽。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条状本体的同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两排所述开槽,且两排所述开槽分别位于所述条状板体的侧表面的左右两端。

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两排所述开槽互不连通。

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条状本体弯曲时,所述阻尼转轴穿过所述条状本体的弯曲区域。

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阻尼转轴为合页阻尼转轴。

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合页阻尼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合页。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显示屏控制板的第二安装位以及与所述显示屏控制板对应的数据接口和/或显示控制按键。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位为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位为第二安装槽且位于相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位、所述支撑架和与外部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件。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双屏分屏器结构,应用时,通过阻尼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安装显示屏,显示屏走线可以通过过线通道进行,并依靠过线件的形变来保护走线,依靠自带支撑架或者是支架连接件外接支架的方式来进行使用,该种形态的双屏分屏器可以解决现有双屏分屏器存在的夹持不稳定等问题,同时还可以进行方便的折叠收纳,具有较佳的便携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显示屏的第一安装位;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架和/或与外部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件;所述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连接的可形变的过线件,所述过线件上设置有供所述显示屏过线的过线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件包括条状本体,所述条状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条状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所述过线通道,另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沿条状板体长度方向并排的开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本体的同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两排所述开槽,且两排所述开槽分别位于所述条状板体的侧表面的左右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开槽互不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本体弯曲时,所述阻尼转轴穿过所述条状本体的弯曲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为合页阻尼转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阻尼转轴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合页。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安装显示屏控制板的第二安装位以及与所述显示屏控制板对应的数据接口和/或显示控制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位为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位为第二安装槽且位于相应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位、所述支撑架和与外部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通过阻尼转轴转动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安装显示屏的第一安装位;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支撑架和/或与外部支架连接的支架连接件;可折叠双屏分屏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连接的可形变的过线件,过线件上设置有供显示屏过线的过线通道;通过阻尼转动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安装显示屏,显示屏走线可以通过过线通道进行,并依靠过线件的形变来保护走线,依靠自带支撑架或者是支架连接件外接支架的方式来进行使用,该种形态的双屏分屏器可以解决现有双屏分屏器存在的夹持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佰嘉优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