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9609发布日期:2024-01-06 23:0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


背景技术:

1、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通常包括壳体、屏幕和面框,屏幕置于壳体和面框之间,通常,屏幕的外周会箍一个铝框架,通过将这个铝框架与壳体螺丝连接,从而实现屏幕的固定。此外,在壳体和屏幕之间还会设置一块金属背板,以便于将屏幕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到壳体,从而实现屏幕的散热。但是实际使用时,如果壳体不是金属制成,散热效果其实是较差的,而如果采用金属外壳,会使得笔记本重量增大很多,不利于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其散热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显示屏,其包括碳纤维壳体、屏幕和面框,所述碳纤维壳体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屏幕置于该安装腔中;

4、所述屏幕包括屏幕本体、连接板和连接胶带,所述连接板置于屏幕本体的背面并贴合,所述连接胶带同时粘连屏幕本体和连接板的外部边沿;所述连接板与碳纤维壳体可拆卸连接;

5、所述面框与碳纤维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面框遮挡连接胶带。

6、所述连接板的上下端均设有至少两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碳纤维壳体螺丝连接。

7、所述连接件包括折弯部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抵接屏幕本体,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

8、所述碳纤维壳体上设有与连接件对应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孔型为非圆形;所述安装孔中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形与安装孔的孔型相适配;所述螺丝与螺母螺纹连接。

9、所述安装腔的外周设有走线槽。

10、所述安装腔的腔底设有用于缓冲和导热的条状垫片。

11、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区域镂空设置。

12、所述碳纤维壳体的厚度为0.1-1mm。

13、所述碳纤维壳体包括两层碳纤维层和一层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置于两层碳纤维层之间。

14、所述面框与碳纤维壳体卡扣连接和/或螺丝连接。

15、采用上述方案后,碳纤维壳体具有良好的绝缘和导热效果,无需再单独设置金属背板,即可保证屏幕的散热效果,同时使得显示屏的整体重量得以大幅减轻。通过连接胶带连接屏幕本体和连接板,连接方便,同时粘接在屏幕本体正面边沿的连接胶带,其可以密封屏幕本体和面框之间的间隙。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于装配。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碳纤维壳体、屏幕和面框,所述碳纤维壳体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屏幕置于该安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上下端均设有至少两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碳纤维壳体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折弯部和连接部,所述折弯部抵接屏幕本体,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供螺丝穿过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上设有与连接件对应的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孔型为非圆形;所述安装孔中设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外形与安装孔的孔型相适配;所述螺丝与螺母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外周设有走线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腔底设有用于缓冲和导热的条状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区域镂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的厚度为0.1-1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壳体包括两层碳纤维层和一层金属网层,所述金属网层置于两层碳纤维层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与碳纤维壳体卡扣连接和/或螺丝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屏,其包括碳纤维壳体、屏幕和面框,所述碳纤维壳体上设有安装腔,所述屏幕置于该安装腔中;所述屏幕包括屏幕本体、连接板和连接胶带,所述连接板置于屏幕本体的背面并贴合,所述连接胶带同时粘连屏幕本体和连接板的外部边沿;所述连接板与碳纤维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框与碳纤维壳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面框遮挡连接胶带。本技术可保证屏幕的散热效果,同时使得显示屏的整体重量得以大幅减轻。通过连接胶带连接屏幕本体和连接板,连接方便,同时粘接在屏幕本体正面边沿的连接胶带,其可以密封屏幕本体和面框之间的间隙。此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利于装配。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福,刘世忠,曾宝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奔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