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触控面板触控走线,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触摸屏使用touch in cell(tic)结构面板。tic ng(区块性触摸屏异常)在业界为常态性不良,因其va开洞不规则、bc净空的特殊设计,导致在阵列的制程站点中无法有效监控到缺陷进行修补,造成实质上的良率损失。
2、目前在触控面板触控走线中,触控线(cm)1分出两条支线2,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出现tic ng不良,通常是触控线短路引起的。a/p检(即点灯验证)后虽然可以拦检tic ng,但是因tic特殊性,且由于触控线分出支线,想要找到实质性的缺陷进行修补不仅耗时耗力且成功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在触控面板出现tic ng不良时,能够提升修补的成功率,提高生产效益。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所述触控面板分为显示区和扇出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有触控线层和sd层,所述触控线层包括有触控主线以及从触控主线延伸出的触控支线,所述触控主控至少有部分位于扇出区内,所述触控支线位于显示区内,且其中一所述触控支线连接有修补线,所述修补线延伸到扇出区内;
4、在所述sd层内设置有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位于扇出区内,且在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上,所述导电部与修补线和触控主线重叠。
5、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与sd层的其余金属部不相连。
6、进一步地,在所述触控线层和sd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pv。
7、进一步地,所述触控主线包括有横向部和连接在横向部中部的竖向部,所述两条所述触控支线分别连接在横向部的两端,在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上,所述导电部与竖向部重叠。
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9、s1、在触控面板sd层的制程过程中,在扇出区沉积一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sd层的其余金属部不相连;
10、s2、在sd层的顶部覆盖绝缘层pv;
11、s3、在绝缘层pv的顶部沉积触控主线、触控支线和修补线,形成触控线层。
12、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的修补方法,包括有如下步骤:
13、s1、切断其中一所述触控支线与竖向部的连接后,重新对触控面板进行点灯验证;
14、s2、在所述步骤s1中,若点灯验证仍存在异常,则切断另一所述触控支线与竖向部的连接;并通过镭射熔接导电部与修补线和竖向部的重叠部位,使导电部与竖向部和修补线连接。
1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先切断与修补线相连的触控支线与竖向部的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当点灯验证拦检到tic ng时,可直接先对与修补线相连接的触控支线进行镭射切断,然后进行点灯验证,若异常仍在则切断另一根,使用镭射将导电部与竖向部和修补线熔融短路即可完成修补;本结构无需实际定位cm异常缺陷,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开了tic面板在a/p检后难以修补的困境,极大程度降低tic ng概率。
1.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所述触控面板分为显示区和扇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有触控线层和sd层,所述触控线层包括有触控主线以及从触控主线延伸出的触控支线,所述触控主控至少有部分位于扇出区内,所述触控支线位于显示区内,且其中一所述触控支线连接有修补线,所述修补线延伸到扇出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与sd层的其余金属部不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控线层和sd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pv。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触控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主线包括有横向部和连接在横向部中部的竖向部,所述两条所述触控支线分别连接在横向部的两端,在垂直于所述触控面板的方向上,所述导电部与竖向部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