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2064发布日期:2024-04-18 12: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屋面排砖。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复杂屋面层出不穷,目前,屋面排砖还是依靠绘图软件进行手动排布,并且只能提供二维布局,过程复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屋面铺砖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管道、电线等)之间有冲突,导致返工和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通过基于屋面结构bim模型建立铺砖bim模型,并将铺砖bim模型与屋面建筑模型、屋面设备机电模进行碰撞检测,有效避免了实际施工中出现管道、电线等冲突问题。

3、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包括:

4、步骤一、建立屋面结构bim模型、屋面建筑bim模型、屋面设备机电bim模型;

5、步骤二、设置面砖铺设规则及面砖排铺参数;

6、步骤三、基于屋面结构bim模型、面砖铺设规则、面砖排铺参数对面砖进行布局、排列,生成铺砖bim模型;

7、步骤四、将铺砖bim模型与屋面建筑bim模型、屋面设备机电bim模型根据标高轴线进行整合,判断是否存在模型空间交叉,若不存在交叉,则基于铺砖bim模型对面砖进行编号,再按照面砖编号进行施工;

8、步骤五、若存在交叉,则调整铺砖bim模型,并重复步骤四的操作直至模型空间不存在交叉。

9、优选的是,面砖铺设规则包括铺砖方向、铺砖起点、避让原则及面砖坡度方向。

10、优选的是,面砖排铺参数包括普通砖尺寸、色块砖尺寸、同色砖灰缝宽度及异色砖灰缝宽度。

11、优选的是,根据铺砖bim模型所获取的面砖编号,基于面砖编号采用切砖装置对面砖进行切割。

12、优选的是,所述切砖装置包括:

13、切割箱,其内设有可抽拉式操作盒以容纳面砖;

14、切割机构,其设于所述操作盒上方以切割面砖。

15、优选的是,所述切割箱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操作盒下方。

16、优选的是,所述切割箱的侧壁上设有操作口、及驱动口,所述驱动口与所述操作口所在的侧壁平行,所述切割箱内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操作口垂直,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

17、所述操作盒包括设于所述操作箱外的驱动块、与所述驱动块可旋转连接的矩形操作框、及两个连接杆,所述操作框可部分穿过所述操作口,两个连接杆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滑轨平行,两个连接杆上共同连接有两个弧形板,两个弧形板靠近所述连接杆的两个端部设置,所述弧形板上设有弧形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操作框与所述操作口垂直的两个边共同设有两个弧形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弧形板所在圆的圆心重合,两个固定板与两个第二滑块一一对应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操作框内设有调节组件以固定不同尺寸的面砖,所述操作框背离所述操作口的边上设有翻转孔;

18、翻转机构,其包括设于所述切割箱外伸缩电机、与所述伸缩电机连接的支架、设于所述支架上的旋转电机、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设有l型的支撑杆,所述转轴依次穿过所述驱动口、所述翻转口并位于所述操作框内,且所述支撑杆位于面砖上方。

19、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框朝向所述操作口的边间隔设有两个盲孔,所述驱动块上间隔贯穿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插设有两个限位杆,当切割面砖时,两个限位杆的端部分别位于两个盲孔内以固定操作框,当需要翻转所述操作框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盲孔分离。

20、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杆上间隔贯穿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其中一个定位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插杆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向上凹陷形成具有内螺纹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下端设有支撑块。

21、优选的是,所述操作框内间隔设有两个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所述操作口垂直,且所述翻转口位于两个承重杆之间,所述操作框与所述操作口平行的两个边中,每个边上均设有两个长条状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承重杆的两侧;

22、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纵板、设于所述纵板上的第一调节板,所述纵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分别一一对应穿过四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定位杆两侧均设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帽以实现对第一定位杆的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板与所述纵板垂直,所述第一调节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内设有第三螺纹杆并通过两个第三螺帽进行固定,所述第三螺杆的端部垂直设有第二调节板。

23、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4、第一、本发明的屋面铺砖方法通过基于屋面结构bim模型建立铺砖bim模型,并将铺砖bim模型与屋面建筑模型、屋面设备机电模进行碰撞检测,有效避免了实际施工中出现管道、电线等冲突问题。

25、第二、本发明通过设置切割箱,实现在切割箱内对面砖进行切割,可有效减少灰尘溢出,减少灰尘对工作环境的污染;本发明通过设置限位杆、固定孔、盲孔在切割面砖时实现对操作框的固定,避免在切割时操作框发生旋转;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孔和插杆、以及设于连接块的伸缩杆,实现切割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大小的面砖,通过设置支撑块、调节杆、第二螺纹杆实现切割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面砖。

26、第三、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杆、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实现所述操作框可进出所述操作口;通过设置第二滑轨、第二滑块、固定板和弧形板实现所述操作框可进行旋转180度以便于将切割的废渣与切割好的面砖分离,通过设置旋转电机、转轴、支撑杆一方面实现驱动操作框旋转,另一方面实现对面砖固定,避免切割完成的面砖脱离操作框;本发明通过设置承重杆、纵板、横板、第一开口、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实现操作框内可容纳不同尺寸的面砖,进一步扩大切砖装置的使用范围。

27、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面砖铺设规则包括铺砖方向、铺砖起点、避让原则及面砖坡度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面砖排铺参数包括普通砖尺寸、色块砖尺寸、同色砖灰缝宽度及异色砖灰缝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铺砖bim模型所获取的面砖编号,基于面砖编号采用切砖装置对面砖进行切割。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砖装置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箱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位于所述操作盒下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箱的侧壁上设有操作口、及驱动口,所述驱动口与所述操作口所在的侧壁平行,所述切割箱内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操作口垂直,所述第一滑轨上滑动设有第一滑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框朝向所述操作口的边间隔设有两个盲孔,所述驱动块上间隔贯穿设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插设有两个限位杆,当切割面砖时,两个限位杆的端部分别位于两个盲孔内以固定操作框,当需要翻转所述操作框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盲孔分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上间隔贯穿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其中一个定位孔内可拆卸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水平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插杆端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对称设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末端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下端向上凹陷形成具有内螺纹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下端设有支撑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框内间隔设有两个承重杆,所述承重杆与所述操作口垂直,且所述翻转口位于两个承重杆之间,所述操作框与所述操作口平行的两个边中,每个边上均设有两个长条状第一开口,两个第一开口分别位于所述承重杆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屋面排砖方法,包括:步骤一、建立屋面结构BIM模型、屋面建筑BIM模型、屋面设备机电BIM模型;步骤二、设置面砖铺设规则及面砖排铺参数;步骤三、基于屋面结构BIM模型、面砖铺设规则、面砖排铺参数对面砖进行布局、排列,生成铺砖BIM模型;步骤四、将铺砖BIM模型与屋面建筑BIM模型、屋面设备机电BIM模型根据标高轴线进行整合,判断是否存在模型空间交叉。本发明通过基于屋面结构BIM模型建立铺砖BIM模型,并将铺砖BIM模型与屋面建筑模型、屋面设备机电模进行碰撞检测,有效避免了实际施工中出现管道、电线等冲突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胡先训,许鸿亮,王震,周冀伟,史红玉,罗运平,彭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