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4341发布日期:2024-04-18 12:30阅读:10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驱动系统检测,尤其是涉及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1、电磁兼容(emc)是指电气设备在相互作用时不产生不可接受的电磁干扰,也不受到其他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对于电驱动系统而言,emc问题同样需要考虑。电驱动系统内部各个部件的电磁辐射和敏感性以及电气接口干扰等因素,均可能导致电磁干扰问题的出现。

2、在电驱动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各部件进行emc测试和评估,以确保整个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能满足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要求。emc发射测试主要包括人体防护,辐射测量和传导测量三种方式,其中人体防护主要用于评估电驱动系统的电磁辐射水平是否对人体产生影响,辐射测量主要用于评估电驱动系统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传导测量主要用于评估电驱动系统对外部电磁场的敏感性。emc抗扰测试主要包括大电流注入以及电波暗室法,主要用于评估电驱动系统的各个构成的电磁场抗干扰能力。

3、在电驱动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各个部件的emc特性,特别是对于电机控制器、电机以及电子控制单元等高功率部件的emc设计需要重点关注。例如,在电机控制器的设计中,需要采用合适的电磁屏蔽措施以降低电磁辐射,同时采用合适的滤波器和保护电路以提高其对外部电磁场的抗干扰能力。

4、此外,在电驱动系统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装配质量对emc性能的影响。例如,接地、接口连接和布线等因素可能会导致emc问题的出现。因此,在电驱动系统的制造和装配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工艺和设备,确保各个部件的连接和布线符合emc标准要求。

5、综上所述,对于电驱动系统而言,emc问题同样需要考虑,包括对各部件的emc测试和评估,以及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措施确保其电磁兼容性能满足相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以实现对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性能指标进行多指标、多维度的分级评价。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4、进一步的,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的差异,制定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级评价标准,根据分级评价标准评价电驱动系统并验证准确性;

5、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t1、采集emc数据:采集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测试项目的emc数据,emc数据包括emi数据和ems数据;

7、t2、emc测试项目分析与评价:分析各测试项目emc数据的差异,确定并赋权分级评价指标,以建立评分函数;

8、t3、确立emc分级评价标准:根据t2分级评价指标及权重确立分级评价标准,并合理确定评价分值;

9、t4、检验分级准确性:对若干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进行分级评价,并检验评价结果,以确定评价方法的正确性。

10、进一步的,所述t1包括以下分步骤:

11、a1、采集emi数据:采集电驱动系统的处于选中辐射发射频率范围的辐射发射数据、利用传导电压法进行测试时的正极端数据、利用传导电流法进行测试时的高压母线端数据,分别得到发射数据与试验限值的差值;

12、a2、采集ems数据:利用大电流注入法和电波暗室法进行抗干扰测试,确定电驱动系统能够通过的等级;

13、a3、存入数据库:把步骤a1中的发射数据与试验限值差值,和步骤a2中抗扰数据和能够通过的等级存入数据库。

14、进一步的,所述t2中,确定并赋权分级评价指标包括以下步骤:

15、s1、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分析各测试项目emc数据的差异,并按照差异度的大小给对应的测试项目赋予贡献量;

16、s2、提取s1中贡献量较大测试项目的特征指标作为分级评价指标;

17、s3、确定不同测试项目的贡献量分布,以及特征指标的所占比重,计算出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

18、s4、综合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评分函数。

19、进一步的,所述s1中数值分析手段包括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决策树;

20、利用数值分析手段对若干变量进行分析,得出每个变量的贡献量gj:

21、

22、式中,j为变量的序列号,k为主成分个数,p为变量个数,为第i个主成分中第j个变量的系数,sj为第j个变量的标准差。

23、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变量包括电驱动系统功率、辐射骚扰、传导骚扰、人体防护测试项目中的频段以及对应的电磁场信号强度、电磁抗扰中的抗扰场强大小以及失效频段。

24、进一步的,所述s3中依据熵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wi,再结合权重计算各级指标的评价分值si:

25、wi=(fi/∑(infj))*(-infj/∑(infj));

26、si=wi*yij;

27、式中,fi为第j项指标对评价结果的贡献度,yij为第i种电驱动系统在第j项指标上的原始数据值。

28、进一步的,所述s4对所有级别指标求和,以构建评分函数s,各电驱动系统根据s分值的比较其电磁兼容性能优劣级别:

29、s=∑si。

30、进一步的,在所述t4中,检验评价结果的手段包括利用正态分布、柯西分布、卡方分布。

31、进一步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且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32、进一步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3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1)本发明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不全面性,进而实现电磁兼容数据的多维度综合评价;

35、(2)本发明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可以为电驱动系统开发与优化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整车与主机厂产品特异化、个性化与基因化趋势

36、(3)本发明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不限于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评价,可以推广至整车电磁兼容评价方法,促进行业内电磁兼容限值标准的制定,为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特征:

1.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的差异,制定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级评价标准,根据分级评价标准评价电驱动系统并验证准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1包括以下分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2中,确定并赋权分级评价指标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数值分析手段包括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决策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变量包括电驱动系统功率、辐射骚扰、传导骚扰、人体防护测试项目中的频段以及对应的电磁场信号强度、电磁抗扰中的抗扰场强大小以及失效频段。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依据熵权法计算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wi,再结合权重计算各级指标的评价分值s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对所有级别指标求和,以构建评分函数s,各电驱动系统根据s分值的比较其电磁兼容性能优劣级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t4中,检验评价结果的手段包括利用正态分布、柯西分布、卡方分布。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处理器通信连接,且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分级评价方法,评价方法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的差异,制定电驱动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分级评价标准,根据分级评价标准评价电驱动系统并验证准确性;评价方法包括:采集EMC数据、EMC测试项目分析与评价、确立EMC分级评价标准、检验分级准确性。本发明有益效果:实现对电驱动系统电磁兼容性能指标进行多指标、多维度的分级评价。

技术研发人员:肖智铎,张广玉,张旭,国晨,王云,张云蕾,侯帅,陈磊,张悦,蒋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汽研新能源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