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信息数据分析,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交互的文旅信息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模型和数据分析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与优化中,还存在许多挑战。公共文化场所作为一个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经常设计交互文旅信息的传播,如活动参与者的参与度、活动的影响力、参与者的满意度等。现有的技术手段往往无法全面、系统地分析这些因素,导致公共文化场所的管理和优化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公共文化场所的数字模型构建和数据分析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现有的技术手段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往往存在效率低下、精度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公共文化场所管理的优化和提升。
2、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或缺陷:传统的公共文化场所管理方式缺乏对文化活动参与度、影响力、满意度等方面的系统分析和评估,导致文化活动的效果和效益难以量化和优化。此外,公共文化场所的设施和资源配置往往缺乏科学依据,无法有效支持多样化的文化活动需求。现有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未能充分考虑公共文化场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对文化活动综合效益的全面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交互的文旅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2、将公共文化场所的实体信息映射成数字模型,获取映射得到的数字模型中的元素及连接关系;
3、对数字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获取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数据特征信息;
4、基于数字模型的数据特征信息,分别获取文化活动和非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满意度及面向信息分析的稳健性;
5、基于所述文化活动和非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满意度及面向信息分析的稳健性,获得公共文化场所信息数据分析结果,并将所述信息数据分析结果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数据分析结果。
6、进一步地,获得公共文化场所信息数据分析结果,包括:基于所获取的文化活动和非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满意度及面向信息分析的稳健性,构建面向信息分析的公共文化场所效用表达式;
7、基于面向信息分析的公共文化场所效用表达式及面向信息分析的稳健性阈值,构建信息数据分析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
8、基于所述信息数据分析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得到信息分析的最优解;
9、将信息分析的最优解带入面向信息分析的公共文化场所效用表达式,得到信息数据分析结果。
10、进一步地,所述面向信息分析的公共文化场所效用表达式为:
11、;
12、其中,表示公共文化场所的效用;
13、为权重系数,满足;
14、表示参与度,衡量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数量;
15、表示影响力,衡量文化活动对社区的影响;
16、表示满意度,衡量参与者对文化活动的满意程度;
17、表示适应性,衡量文化活动对不同群体的适应程度;
18、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数据分析的目标函数为优化公共文化场所的综合效益,具体为:
19、;
20、其中,表示公共文化场所的效用;表示公共文化场所的运营成本;
21、目标函数旨在最大化公共文化场所的效用与运营成本的比值,以反映公共文化场所的经济效益。
22、进一步地,所述元素包括文化活动参与者和公共文化场所设施;
23、所述文化活动参与者包括活动发起者和活动参与者;
24、当活动发起者作为活动组织方时,称为活动起始节点;
25、当活动参与者作为活动接收方时,称为活动终止节点。
26、进一步地,对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结构特性进行量化分析,以评估设施间的交互和连接模式包括:
27、计算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中元素之间连接的总数;
28、确定公共文化场所中平均每个元素所具有的连接数,即平均元素度;
29、定义为从活动起始节点到活动终止节点的传输路径上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集合,并计算该集合中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数量;
30、定义为与对应的连接集合,包含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之间的直接连接;
31、引入度分布来衡量公共文化场所设施间的连接密集程度,该度分布是和的函数,公式为:
32、;
33、其中:
34、表示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平均度分布;
35、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发送到活动终止节点的传输路径上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之间的连接总数;
36、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发送到活动终止节点的传输路径上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节点数量;
37、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发送到管控中心的传输路径上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之间的连接总数;
38、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发送到管控中心的传输路径上所有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节点数量;
39、进一步地,当活动起始节点经由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发送文化活动到终止节点时,文化活动的传输时延表示为:
40、;
41、其中,
42、表示文化活动的传输时延;
43、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到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上行传输时延;
44、表示从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到活动终止节点的下行传输时延;
45、表示从活动起始节点到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接入排队时延;
46、表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到下一个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平均传输时延。
47、进一步地,当活动起始节点经由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发送文化活动到终止节点时,文化活动的处理时延表示为:
48、;
49、其中,表示文化活动的处理时延;表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处理时延;表示活动终止节点的处理时延。
50、进一步地,当活动起始节点经由公共文化场所设施发送文化活动到终止节点时,文化活动的阻塞率表示为:
51、;
52、其中,表示文化活动的阻塞率;表示活动起始节点的业务接入阻塞概率;表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接入阻塞概率;表示公共文化场所设施的发送阻塞概率;表示活动终止节点的业务接入阻塞概率。
53、进一步地,对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进行数据分析,获取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数据特征信息,包括:执行多次文化活动仿真,文化活动仿真分为实时文化活动仿真和非实时文化活动仿真;每次仿真时,根据文化活动生成各个元素和连接的数据分析参数;
54、基于多次文化活动仿真过程中各个元素和连接的数据分析参数,获取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数据特征信息。
55、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用于交互的文旅信息数据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文旅信息的实体信息映射成数字模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获取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数据特征信息,还能够基于这些数据特征信息,分别获取文化活动和非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影响力、满意度及面向信息分析的稳健性。可以管理更加科学和系统,有助于提高文化活动的组织效率和实施效果。此外,本发明还通过构建面向信息分析的公共文化场所效用表达式和优化目标函数,可以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公共文化场所的社会效益,还能够提升其经济效益。通过量化分析公共文化场所数字模型的结构特性,评估设施间的交互和连接模式,本发明能够为公共文化场所的设施配置和资源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计算文化活动的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和阻塞率,本发明能够进一步优化文化活动的传输和处理过程,提高文化活动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