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韵式全音节同步输入电脑健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369阅读:10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声韵式全音节同步输入电脑健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输入键盘的领域。
在这一领域中迄今尚无一种既能快速输入汉语文字又易普及的键盘。现有的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键盘的输入方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直观式汉字键盘和分解式键盘。前一类在计算机自动排版设备上有所应用,它的特征是一键一字,整个键盘有几千个键,优点是直观,看到字键就能打出相应的汉字,缺点是打字员要经过长期的专门训练,而且键盘收字数量受到许多限制,没有标准的排列规则,难以记忆,另外键盘面积大,设备笨重,使用不便。分解式键盘分为笔划部首分解式和汉语拼音定字式两种。笔划部首分解式把每个汉字按笔划或部首分解为若干部分,用罗马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编码,但是汉字笔划、部首的分解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公认的规则,特别是笔划分解往往出于主观约定,在理解上因人而异,每次按键前需思考,按键次数多,思考时间长,因而速度较慢。拼音定字式按照每个汉字的拼音再加上区别码元来处理同音字问题,但是重码现象难以避免,再说通用的英文键盘用来打汉语拼音时键位排列不合理,每个汉字的编码码元多,一次只能击键输入一个码元,因而速度不快。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几种键盘的缺点,创造一种既能快速输入汉语文字又易普及的键盘。
本发明是根据陈明远、管汀路设计的汉语速记盘声韵组合符号并时打字的原理,把电脑键盘分为声、韵母两大键区,用广大群众习惯的汉语拼音声、韵母顺序排列字母键位,可同时按声、韵母键通过逻辑电路用转换方式打出完整的音节,用拼音编码方式或者拼音与显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输出相应的汉字。本键盘在外形上采用二级台阶式并用彩色标志键区,当然也可用黑白或纯色标志键盘。声母位于键盘左部,由左手四指操作(拇指主管最常用功能键),从食指到小指方向按以下顺序排列键位,即
韵母位于键盘右部,由右手五指操作,从拇指到小指方向按以下顺序排列键位,即
声母中的“h,k,g”与“x,q,j”互补,因而分别共用一键,六个声母只用三个键,即前面提到的
,当它们后面紧随的韵母是“i”或“ü”时,通过逻辑电路分别自动转换成“x”、“q”和“j”;当它们后面紧随的韵母是“a”、“o”、“u”或“e”时,则以同样方式分别转换成“h”、“k”和“g”。声母中的“sh,ch,zh”是用
键分别与
键通过逻辑电路转换而成的。韵头“i,u,ü”在音节之首时通过逻辑电路分别自动转换成“y,w,yu”。汉语拼音中的全部韵母是由韵头、韵腹、韵尾(总共11个)通过逻辑电路转换而成的。法、德、西、意和拉丁语这五种西方语言中的特殊字母,是通过它们所对应的基本字母与附加的基本符号分别用逻辑电路转换而成的,例如,法语、意大利语中的“è”就是用韵母键
和声调键
通过逻辑电路转换而成的。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接口方式,既可用拼音编码方式,也可用拼音与显示选择相结合的混合方式。这里共分三类第一类是占总词汇量3%的多音节词,直接用拼音编码方式转换为相应的几个汉字。第二类是占总词汇量86%左右的双音节词,如果操作员能肯定该双音节词无同音词的,可直接用拼音编码方式转换为相应的两个汉字;如果操作者能判断出该双音节词在同音词中是最常出现的,可直接用拼音编码方式转换为汉字;如果操作者不能确定其是否最常出现词,用拼音与显示选择相结合的混合方式提取(这种情况为数很少,但由于双音节词的同音词一般只有两个,极个别情况下可有三个,因此在拼音输入后显示选择非常简单,极易实行。第三类是占总词汇量11%左右的单音节词,其中,几十个必须记住的最常用字(必然名列同音节字之首)直接输入音节后转换为汉字(这几十个最常用字可以通过编成几句话很容易地记住),其中有几个最高频度字只需输入声母即可直接提取,例如“的”,输入“d”即可转换为汉字,名列1100多个音节之首且操作员能记住的常用字,在先后输入音节和声调编码后转换为汉字;如记不住先依次输入音节和声调,待其显示后再选择提取;其他汉字85%可依次输入音节、声调和附加码作为唯一字显示后提取,只有15%需显示后在二至四个同音字中选择提取。
本发明作为电脑键盘,不仅可以输入汉语文字,还可以开音节同步输入英、法、德、西、意、拉丁六种西方语言中的任何一种语言文字以及上述七种语言的标点符号。本发明在数字键位的安排上是有特色的左手自食指向小指主管5,4,3,2,1,右手自食指向小指主管0,6,7,8,9,这种安排的优点是使用时较全部字集中在一侧或十个数字按序排列更为方便。
本发明根据人手的形状和触觉特点提出了二级台阶式三维键盘的新颖外形设计,并根据中国人手的平均大小设计了键盘大小、键位数、键大小以及键与键之间的距离。在二级台阶三维键盘上每个台阶有两排键位,故四排键位均位于台阶的边上,比四级台阶式四排键位更便于触觉,同时也使拇指指位处在最合适的水平上,从而为初学者提供了很大方便。本发明根据汉语声、韵母的习惯排列顺序可用彩色标志键盘各区,以便初学者迅速识别键区和掌握键位。这与现有技术中的彩色标键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在设计中,键盘上的声母区和韵母区是用两种、四种或六种不同的颜色标记的(这两大区可以分为总共四个区或六个区,每个区可以包括功能键,也可以不包括功能键)。
汉语拼音方案是统一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全国至少有三亿人曾在学校正式学习过这个方案,本发明在键盘上体现汉语拼音声、韵母的习惯排列,符合他们的语言心理,因此,既符合普及要求,也比通用英文键盘更便于实际操作。目前的计算机输入键盘,无论是数字编码还是字母编码式的,都受结构上的限制,一次只能打入一个码元,本发明在结构上有根本性的改变,可以声、韵母同时按键,一次输入一个音节即一串码元,从而使输入速度大大提高。
图1是本发明的键位排列示意图。
键盘根据手指的使用习惯可分为左右对称的两大部分,每大部分又分为两个台阶和一个小三角区。左三角区位于左台阶的右下角下方,右三角区位于右台阶的左下角下方,两个三角区呈对称。每个台阶有两行,每行有四个编码键和一个功能键,左右两大台阶按手的习惯使用原则构成约30°的角度。左右两个对称的三角区底部紧邻,每个三角区内有三个键,左三角区内是三个常用功能键,右三角区内是三个韵头键,分别由左右拇指主管。左右对称的三角区、第一级台阶和第二级台阶,分别处在三个不同的平面上。第一级台阶较三角区平面高0.7厘米,第二级台阶较第一级台阶高0.7厘米,键分方键和长键两种,但四角圆滑。根据中国人手的平均大小设计键的大小,方键应为1.3×1.3厘米2,长键应为1.5×1.8厘米2,键间距应为0.6厘米,键位数为46个,键盘大小(左右两键最大跨度)应为28厘米,故键盘底板不宜小于28×16厘米2,但也不宜太大。由此可计算出,台阶区的面积应为9.4×3.6厘米2,三角区边长应为3.4厘米,两个紧邻三角区之顶间跨度应为7.0厘米,离第一台阶左、右下角尖各为约0.5厘米。三对对称区分别用两种、四种或六种颜色标记,但也可用黑白或纯色标记。
全音节同步输入后的编码必须按“声母→韵头→韵腹→韵尾”这一固定顺序排列,另外,紧接下去还要考虑“声调→附加码→首位字提取或显示选择→结束”这一顺序。这两大过程应该是一个连续过程,整个顺序都要通过逻辑电路来实现。实现这一顺序的最好方式是下面这种安排,设11个阈门
一般的两键组合,采用逻辑电路,技术人员在实现时应无困难。例如
互补键的转换是这样进行的声母键
与韵头
同时按键时分别成为ji,qi,xi和ju,qu,xu;后面紧随
及其复合韵母且同时按键时,分别成为g,k,h。例如
韵头键i(y)和u(w)出现在声母之后分别成为“i”和“u”,出现在声节之首时分别成为“y”和“w”;韵头键ü出现在“n”和“l”之后仍为ü,出现在音节之首时为“yu”,例如
西文键的转换有下列情况
同时按键分别成为w,j,q,x,y,g,β,但“j,q,x”也可分别由声调符号“-,′,ˇ”表示
同时按键分别成为“ae,oe,ü,
,i;
同时按键分别成为
,é,è,
;
同时按键成为
同时按键成为í;
同时按键成为隔音符号“,”。例如
其他键的安排如下单独按键键上半部标什么编码,就是什么编码;标点符号键,常用标点符号键
直接按键,非常用标点符号键,先按
,再按所需键;数字键先按
,再按所需数字键,需返回字母键时按
键;选择键先按
,再按数字键,但在
保持开启状态时,不需先按
,直接按数字键即可;首位字键提取或选取同音字中第一位汉字的特殊编码键。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是一种中文信息处理输入键盘,它的技术特征是把键盘分为声母和韵母两大键区,可同时按声、韵母键通过逻辑电路用转换方式输入完整的音节,用拼音编码方式或者拼音与显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输出相应的汉字。
2.按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是用广大群众习惯的汉语拼音声、韵母顺序排列键位。
3.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互补声母共用一键。
4.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韵母键区按韵头、韵腹、韵尾三个小键区依次排列,并体现在逻辑电路的设计中。
5.按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每一键可通过转换表示两个码元。
6.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可以开音节同步输入几种罗马字母的西方语言。
7.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是一种同时输入码元的方法。
8.按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是左手主管声母键,右手主管韵母键。
9.按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左手拇指主管的几个键位表示最常用功能键。
10.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是采用符合人手形状和触觉特点的二级台阶式键盘。
11.根据权项1所说的键盘,其特征在于用彩色标志键区,也可用黑白或纯色标志键区。
专利摘要
声韵式全音节同步输入电脑键盘。本发明属 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输入键盘的领域。在这一领 域中迄今尚无一种既能快速输入汉语文字又易普 及的键盘。本发明的特征是把键盘分为声、韵母 两大键区,用广大群众习惯的汉语拼音声、韵母 顺序排列字母键位,可同时按声、韵母键通过逻 辑电路用转换方式打出完善的音节,用拼音编码 方式或者拼音与显示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输出相应 的汉字。在外形上采用二级台阶式并用彩色、黑 白或纯色标志键区。本发明可用作普及型快速输 入汉语电脑键盘。
文档编号G06F3/023GK85100588SQ85100588
公开日1985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陈明远 申请人:陈明远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