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29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汉文输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能输入简体字文章、繁体字文章和简体字与繁体字混合存在的文章的汉文输入装置。
中文汉字是由根据中国政府的汉字简化政策制订的主要在中国大陆使用的简体字和主要在中国台湾以及住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侨中使用的繁体字组成。对由这样两类汉字作成的汉语文章,在已有的汉文输入装置中都是分别用简体字专用变换机或繁体字专用变换机来作成简体字的汉文或繁体字的汉文。由拼音输入来得到简体字的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62-75757“汉语输入装置”中有介绍。
但上述汉文输入装置中,在作成简体字文章或繁体字文章时,往往必须使用两种专用设备,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不仅不能作出简体字和繁体字都包含的文章,用简体字作成的文章也只能在以简体字为主的中国大陆使用。因而对使用繁体字而不应用简体字的例如华侨来说,就无法充分地利用这些装置。与此相反,只能输入繁体字的汉文输入装置,在中国大陆又不适用。因此,在无论哪种情况下,已有的汉文输入装置的使用范围都受一定的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只利用一种设备而能作成简体字文章、繁体字文章以及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有的文章,并且在已作成的汉文中可以将简体字变成繁体字,或者相反将繁体字变成简体字。
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如

图1中方框图所示,它是由下列各单元组成具有用来输入汉字变换信息的输入键和用来执行各种指令操作的多个命令键的输入单元1;
存储有许多简体汉字的简体字词典单元2;
存储许多繁体汉字的繁体字词典单元3;
通过按压输入单元1中的命令键,选择简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简体字词典单元2读出,选择繁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繁体字词典单元3读出,选择简体字/繁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简体字词典单元2/和繁体字词典单元3两者读出,而相对各词典单元2、3来变换读出端的词典变换单元4;
接收由输入单元1输入的汉字转换信息,由经词典变换单元4变换读出端的词典单元读出对应于汉字转换信息的汉字的读出单元5;
显示所读出汉字的显示单元6;
从读出的汉字中选择所希望的汉字来认定做为输入的汉字的认定单元7;
存储由输入认定的汉字构成的文章的文章存储单元8。
历来为写作简体字文章或繁体字文章都必须分别使用输入简体字和输入繁体字的两种汉文输入装置,但如果用本发明的汉文输入装置,由于借助一台设备即可分别作简体字输入、繁体字输入以及简体字和繁体字混合输入,因而能够作成简体字文章、繁体字文章以及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有的汉字文章。而且,因为还可将所作成的文章中的简体字变换成繁体字,或者由繁体字变换成简体字,从而可在采用中国语系汉字的地区广泛使用。
附图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3为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图4为说明第一实施例时所使用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
图5为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
图6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
图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该图中,10为设有输入拼音、区位、部首等的输入键以及为执行各种指令的多个命令键的输入单元的键盘。11为存储有许多简体汉字的、由只读存储器(ROM)构成的简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2为存储许多含有异体字的繁体汉字的、由ROM组成的繁体字变换词典单元。图4中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说明简体字和含有异体字的繁体字之间的关系。13为变换处理单元,当按压键盘10的简体字输入模式选择键(图中未示出)时,由简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1读出简体字;当按压键盘10的繁体字输入模式选择键(图中未示出)时,由繁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2读出繁体字;当按压键盘10的简体字/繁体字输入模式选择键(图中未示出)时,由简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1和繁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2两者读出简体字或繁体字;相对简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1和繁体字变换词典单元12转换读出端。虽然可将上述各输入模式选择键分配为键盘10的功能键是较理想的,但也可用其他键代用,而且还可将其组合指令构成键操作。同时变换处理单元13还执行读出单元的功能,例如,在由键盘10输入拼读信号时,对被转换的词典单元进行检索,来读出与该拼读信号相应的候选汉字。然后,操作人员操作键盘10中的变换键(图中未示出),来对所读出的候选汉字进行选择,对其做为输入加以确认。14是作为文章存储设备的缓存器,用来存储已认定的输入汉字。15是用来显示从键盘10输入的拼读等信息、从变换词典单元11、12读出的候选汉字及作出的文章等的显示装置,由CRT、LCD等部件组成。16为根据存储在ROM(图中未示出)中的程序对各部件单元间进行控制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7是输入控制单元,将由键盘10输入的例如拼读数据暂存入拼音存贮区18,同时为认定在各输入模式选择键中哪一个输入模式选择键正被按压,而将所选择的输入模式存储到输入模式存储寄存器19中。20则为打印输入认定的文章的打印机。
下面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来对第一实施例的工作进行说明。但输入模式初期设定为拼音输入。
首先,CPU16对输入控制单元17发出接收来自简体字模式输入键、繁体字模式输入键、简体字/繁体字模式输入键以及文字输入键的输入指令。接到上述指令后,输入控制单元17在输入模式设定键被压下时(步骤30),即将所按压键的输入模式存进输入模式存贮寄存器19(步骤31)。CPU16使显示单元15显示输入模式存储寄存器19中保存的内容(输入模式),并通知操作员已经接收到输入模式选择键的输入信号,同时并告知,以后就将按这一输入模式进行汉字变换处理。接着判断是否执行了拼音输入,即判断文字输入键是否已被按压过(步骤32),当已执行了拼音输入时,输入控制单元17即将从键盘10输入的拼音数据存入拼音存储区18(步骤33)。在拼音数据输入结束后,按压键盘10中的变换键(图中未示出)(步骤34),此时CPU16检测拼音存储18是否存储有拼音数据(步骤35),如存储有拼音数据,则查询输入模式存储寄存器19中所设定的是哪一种输入模式(步骤36),并按照输入模式存储寄存器19中所设定的输入模式进行与读出拼音相对应汉字的变换。也就是说变换处理单元13根据输入模式存储寄存器19中所存储的输入模式,选择进行对简体字词典单元11检索(步骤37),还是对繁体字词典单元12检索(步骤38),或者是对简体字词典单元11和繁体字词典单元12两者检索(步骤39)。如果在步骤34中没有按压变换键,则就转移到其他例如编集处理(步骤40)。但如在步骤35中没有拼音数据,则就要执行例如显示差错等的差错处理(步骤41),并返回到步骤30。
对词典单元11,12进行检索,如存在有与拼音数据相对应的汉字(步骤42),就在显示单元15中显示这些候选汉字(至少一个以上)。这时由按压键盘10的变换键来选择所希望的汉字,所选择出的汉字即被确认做为输入(步骤43)。如果在步骤42中不存在与拼音数据相对应的汉字,即执行例如显示差错的差错处理(步骤44)。
这样,此第一实施例即能分别对简体字变换词典11的读出、繁体字变换词典12的读出、简体字变换词典11和繁体字变换词典12两者的读出进行转换。
下面对第二实施例加以说明。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图中与图2相同的组成部分,仍然标以同一记号,不再加以说明。21为简体字/繁体字转换表,对同义词分别存储相应的简体字和繁体字(包括异体字),在把由上述各种输入方法输入的作汉字转换用的信息转换为汉字时,将参照此转换表。22为范围控制单元,当按压键盘10中的范围指定键(图中未示出)时,指定显示单元15的屏幕上所显示的由简体趾 或繁体字组成的汉文的范围。而且范围控制单元22还同时从文章缓存器14读出所指定范围内的汉文。23为范围存储区,用以存储由范围控制单元22所指定的范围。24是作为汉字转换装置的转换控制单元,在按压键盘10中的作为将简体字转换为繁体字的第二命令键的简体字→繁体字转换键(图中未示出)时,范围控制单元22就将由文章缓存器14读出的汉文中的简体字顺次转换成繁体字。当按压键盘10中的作为将繁体字转换成简体字的第三命令键的繁体字→简体字转换键(图中未示出)时,范围控制单元22则将由文章缓存器14读出的汉文中的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而且被指定范围由文章缓存器14读出,把由转换了的简体字或繁体字组成的文章重新存入与在文章缓存器14中被读出的范围相同的范围内。25为对显示单元15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单元。
下面对照图6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在作简体字→繁体字或繁体字→简体字转换处理时,将以下面说明的执行和早先同样的范围指定操作为前提。就是说由按压键盘10的范围指定键来指定对已作成的汉字所要进行汉文转换的范围(步骤50),通过CPU16的作用,从文章缓存器14读出所指定范围内的汉文。范围指定与通常的文字处理装置中的区间指定同样处理,即借助移动光标来由光标的位置指定区间的起始点和终点。
以这一前提来说明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特点的汉字字体变换处理。
首先,操作人员由按压键盘10的简体字→繁体字转换键或繁体字→简体字转换键来输入将已作成的汉文变换成简体字或者变换成繁体字的指令。据此,输入控制单元17将指令的内容传送给CPU16,CPU16判断该指令是作简体字变换还是作繁体字变换(步骤51),并对变换控制单元24发出进行所需变换的指令。在步骤51中,当指定进行简体字变换时,变换控制单元24向范围控制单元22请求指定范围内的汉文,接到这一请求后,范围控制单元22参照范围存储区23的指定区域,从文章缓存器14中首先取出1个字符(步骤52)。并将取出的字符通过CPU16送到变换控制单元24。变换控制单元24即对简体字/繁体字变换表21进行检索,将所取出的一个字符变换为简体字同义词(步骤53)。这时要判断是否存在有多个候选字(步骤54),在有多个候选字时即等待操作员发出选择指令(步骤55)。假如没有应该变换的简体字,也就是说在作简体字变换前,作成的汉文中存在的都是简体字,变换控制单元24判断不需作简体字变换,即命令范围控制单元22取出下一个字符。在最先取出的一个字符变换成简体字后,范围控制单元22即将取出的字符更新为被变换的简体字,并再重新存入文章缓存器14中(步骤56)。在步骤54不存在多个候选汉字时,即转移到步骤56。接着,范围控制单元22查询范围存储区23中有否需要下一步变换的字符(步骤57),当存在需要下一步变换的字符时返回到步骤52,重复上述字体变换操作,直到不存在需要下一步变换的字符时,繁体字→简体字的操作即告结束。
此外,在步骤51中,如不是作简体字变换时,也就是说指定由简体字向繁体字转换时,与上述同样,变换控制单元24向范围控制单元22请求指定范围内的汉字,范围控制单元22由文章缓存器14中取出一个字符(步骤58),将取出的字符变成繁体字同义词(步骤59)。如图4的简体字/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所示那样,在由简体字向繁体字变换时,有一个简体字变成多个繁体字的情况。因此在作变换时,要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候选字(步骤60),在具有多个候选字时,CPU16使显示单元15显示这多个候选字,等待操作人员发出选择指令(步骤61)。操作人员从多个候选字中选取一个所希望的繁体字后,变换控制单元24就认定该被选取的繁体字做为所输入的字,将取出的字符更新为所选定的繁体字,重新再存入文章缓存器14中(步骤62)。但如果在步骤60中没有多个候选字时,就前进到步骤62。接着,范围控制单元22查询范围存储23中有无下一步需要变换的字符(步骤63),如有下一步需要变换的字符时,即返回到步骤58,重复简体字→繁体字变换操作;如没有再需要变换的字符时,简体字→繁体字变换即告结束。
因而,如果采用第二实施例,就能在指定范围内的汉文中汇总地将简体字变换成繁体字,同样亦可相反地将繁体字变换成简体字。
权利要求
1.一种汉文输入装置,其特征是由下列单元组成具有用以输入汉字转换信息的输入键和用以进行各种指令的多个命令键的输入单元;存储有许多简体汉字的简体字词典单元;存储有许多繁体汉字的繁体字词典单元;通过按压输入单元的命令键,选择简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简体字词典单元读出,选择繁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繁体字词典单元读出,选择简体字/繁体字输入模式时从简体字词典单元和繁体字词典单元两者读出,相对各词典单元转换其读出端的词典转换单元;接收由输入单元输入的汉字转换信息,从借助词典变换单元变换其读出端的词典单元读出与汉字转换信息相应汉字的读出单元;显示被读出汉字的显示单元;从被读出汉字中选择所希望汉字来认定所输入汉字的认定单元;存储由输入认定汉字组成的文章的存储单元。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汉文输入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通过按压输入单元的第一命令键,在对由显示单元所显示的简体字和/或繁体字所组成的汉字文章指定其范围的同时,从文章存储单元读出指定范围内的汉字文章的范围指定单元;在按压第二命令键时,将所读出的汉文中的简体字顺序变换为繁体字,在按压第三命令键时,将读出的汉文中的繁体字顺序变换为简体字,并将变换前的简体字替换成变换后的繁体字或将变换前的繁体字替换成变换后的简体字,再重新存入文章存储单元的汉字变换单元。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汉文输入装置,其特征是简体字词典单元和繁体字词典单元由作为微处理机内的调用专用存储区的ROM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汉文输入装置,其特征是简体字词典单元和繁体字词典单元由在同意词中的分别与简体字和含异体字的繁体字对应的存储简体字/繁体字的词典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能混合输入简体和繁体字的汉文输入装置,为了克服历来必须分别利用两台装置来构成简体字文章或繁体字文章的缺点,设置了简体字词典、繁体字词典以及对此两词曲的读出进行转换的词典转换设备,用它就能混合输入简体字和繁体字,并且在完成文章后还可汇总进行文章中的简体字到繁体字以及反过来由繁体字到简体字的变换。
文档编号G06F3/023GK1035014SQ8810853
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87年11月14日
发明者小仓秀隆, 铃置裕介 申请人:夏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