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手动放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5498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手动放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简易手动放音装置,该装置利用转台与摩擦驱动轮之间的摩擦作用使转台转动而重放所录制的声音。
在现有技术的放音装置中,如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号NO.63-29594)中所述的那样,是利用齿轮机构把驱动轴的驱动力传给唱片,此外还需要一个特殊的装置,例如一个带凸轮装置的操作臂来释放加到唱片上的唱针作用力。
在现有技术的简易手动放音装置中,驱动力由许多齿轮联合传递,而且唱针作用力释放装置很复杂。结果,齿轮运转所产生的噪声使得很难听清重放的声音,而且由于齿轮和轴承的破损而使得这种装置容易损坏。特别是当放音装置是当作玩具用时,操作者是孩子,粗暴操作就在所难免了。此外,由于其使用很频繁,从耐久性角度看,装置复杂的结构不合适。再者,结构复杂还会带来其他如组装麻烦、生产周期长等问题。
本发明的主题是用一简易装置把驱动力从驱动轴传递到唱片並释放唱针作用力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并提供一种手动的声音发生器,这种发生器不易损坏,经久耐用,易于组装,适合批量生产。
基于本发明的简易手动放音装置被装在一个盒子内,转台组件包括唱片和一个由中心轴支撑並在轴线方向上可移动的转台,一个用于扫描唱片上调制纹道(沟槽)的拾音针,一个用普通回弹弹簧偏置的拾音器臂,其作用是使拾音器回到放音的起始位置,一个可使拾音器臂在其上滑动的扬声器,改进包括(a)在转台上位于转台与唱片之间的缓冲装置,它使唱片弹性地落在转台上。
(b)组装在机壳内的唱针作用力和驱动机构,其包括一个驱动轴,轴上带一个可沿其轴或与轴正交的方向上运动的磨擦轮,以至当摩擦驱动轮沿轴向或径向运动时,摩擦驱动轮沿轴向接触并推压转台,由摩擦驱动轮的转动带动转台转动。
在如上所述部署的简易手动放音装置中,当摩擦驱动轮被推向转台时,转台组件就被推向拾音器使得唱片紧靠在拾音器上,唱针作用力也就被加上。这时,即使唱片被朝上推过了头,唱片与转台之间的缓冲装置会把唱片朝转台方向拉。结果,使合适的唱针作用力得以保持。在此条件下,当转动摩擦驱动轮时,这一转动就由于转台下表面与摩擦驱动轮圆周部位间的摩擦而转变为转台的转动,这一转动再被传到唱片而实现放音。一旦摩擦驱动轮加在转台上的推压力放松,唱盘与拾音器的啮合被松开,放音结束。随着唱针作用力的松驰,沿拾音器臂设置的回弹弹簧将拾音器弹回到放音预备位置。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


图1A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1B是图1A中沿A1-A1线的俯视图,图1C是沿B1-B1线剖开的正视图,图2A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案的侧视剖面图。
图2B是沿A2-A2线剖开的俯视剖面图,图2C是沿B2-B2线剖开的主视剖面图。
图3A是本发明第三种实施方案的侧视剖面图,图3B是沿A3-A3线剖开的俯视剖面图。
图1A到1C给出了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
机箱1包括机壳1a、底盘1b和内层平板1C。
如图1A所示,底盘1b是做成中空凹形的,转台组件5包括唱片2,转台3A和一个中心轴4,此组件被装在底盘1b内。内层板1C被连接到底盘1b紧靠凹槽的部位。为了支撑中央轴4,内层板1C和底盘1b分别加工有轴承孔,因此转台组件5是由底盘1b和内层板1c支撑的。这两个轴承孔间距离大于转台3和唱片2厚度之和,因此转台组件5在底盘1b内可沿轴向运动。
在内层板1c上装有拾音器臂7,它的后端旋转铰接地支承在内层板1c上,而在其头部装了一个拾音器6。此外,在内层板1c上还有一个向上突出的限位器17。回动弹簧16与拾音器臂7和内层板1c跨接,使其后部绕在拾音器臂7的支撑部位20。在内层板1c上沿拾音器6的转动轨迹加工有一拾音器孔18。于是,当转台组件5被升起来时,拾音器6就通过这个孔与唱片的上表面接触。在内层板1c与转台组件5之间有一个弹簧15,使转台组件5向下偏置。当然,即使没有弹簧15,当摩擦驱动轮所施加的推压力松开时,转台组件5也会由于其自重而不落到底盘1b的底部。因此,不装这个弹簧的结构也是可采用的。
机壳1a同样被加工成凹形,机壳1a盖在底盘1b上,以包住内层平板1c突出部分和中心轴4的上部。一个具有斜截头圆锥形状的扬声器8被装配在机壳1a内。扬声器8锥体的顶部被加工成水平的平滑面,在机壳1a被固定到底盘1b的情况下,拾音器臂7与其上部顶面平滑地相接触。
在底盘1b的底部加工有一个供摩擦驱动轮用的开口19。带摩擦驱动轮11的驱动轴12由轴承13支撑,以使驱动轴12垂直于中心轴4。在这种情况下,摩擦驱动轮11就正对着这个开口19。轴承13上加工有一引导槽13a,这样使驱动轴12可垂直地朝转台3A方向移动。当驱动轴12移动到引导槽13a的上端时,摩擦驱动轮11的圆周边缘部位就与转台3A的下表面相贴,于是转台组件5就被朝上推。从这一点上来看,如果摩擦驱动轮11的外缘部位和转台3A的底面是由摩擦系数大的材料制成,或者用这种材料包裹的话,则有可能确保这两部分之间更可靠地磨擦啮合。
如图1A所示,转台组件5是由唱片2、转台3A和中心轴4组成。虽然转台3A固定在中心轴4上,但唱片却不是固定在转台3A和中心轴4上的。换句话说,唱片只是通过缓冲弹簧9和一个插在唱片2与转台3A之间的弹簧式单向联动器10而支撑在中轴4上。因此唱片沿轴向是可动的,并能沿与唱片正常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独立转动。此外,唱片2和转台3a与中心轴4啮合方式要使得唱片2与转台3A之间有一定的伸缩间隙。限位器14可防止唱片从转台组件5上脱出。尽管在本实施方案中是用弹簧作缓冲装置,但也可用橡胶构件或气垫来代替弹簧。此外,在本实施方案中,缓冲弹簧9和用以转动传输的弹簧式单向联动器10是分别提供的,但这些构件可以共同使用。另外,通过在唱片2上加工复式调制纹道可获得有益的效果。即,可根据调制纹道起始点与拾音器6间的相对位置,随意选择重放。在本实施方案中,转台3A具有平的侧面而不是锥形的,但考虑到部件的通用性,自然也可采用与第二种方案中转台3B类似形状的转台。另外,从构件的生产实际出发,可以把转台3A和中心轴4做成整体,这种构件亦可采用。
下面描述一下第一种实施方案的操作过程。
首先,为了把摩擦驱动轮11推进到机箱1内,对着地板或类似的东西上推压摩擦驱动轮。由于驱动轴12沿轴承13上的引导槽13a移动而使摩擦驱动轮11通过开口19推入机箱1内。摩擦驱动轮11的外缘紧靠着转台3A的下底面,向上推转台组件5。于是放在转台组件5上面的唱片2靠紧了拾音器6,唱针作用力也就被加上了。因为在转台组件5上有一缓冲弹簧9,所以即使转台组件5被向上推得有点过头,唱片2还会向下缩,以确保合适的唱针作用力。因此,不会划伤唱片2的表面或损坏拾音器6的唱针尖。
如上所述,在摩擦驱动轮11被推压向机壳1的情况下,简易手动放音装置被做成可在地面或类似地方行走从而转动摩擦驱动轮11的装置。由于摩擦驱动轮11的外缘部位与转台3的底面彼此接触,相互间的摩擦把摩擦驱动轮11的转动传给了转台组件5。结果,通过弹簧式单向联动器10使唱片2也转动,于是开始所录制的音响的放音过程。然而,正因为从转台3向唱片2的转动传递是通过一弹簧式单向联动器10来实现的,所以,只要摩擦驱动轮11的转动方向不对,转动的传递就不起作用。因此不能重放所录制的音响,而拾音器6也不会向反方向走。在本实施方案中,摩擦驱动轮11被做成可直接在平面上,如地面或类似的地方,行走,但也可以是通过转动安装在驱动轴12相对两端、且直径比摩擦驱动轮11大的轮子间接地使摩擦驱动轮11转动。
当放音完毕后,把放音装置从地上提起,推压力得以放松。这样,摩擦驱动轮11就从机壳内退出来,也就是说,由于转动组件5的推力或者摩擦驱动轮11的自重使其向下移动。进而,弹簧15的偏置作用或者转台组件5的自重使转台组件5向下落到底盘1b的底部,这时,由于唱片高度下降,使加在唱片2与拾音器6之间的唱针作用力也消失了。一旦解除唱针作用力,拾音器6与调制纹道之间的啮合也就脱开了,在拾音器臂上的回动弹簧16的回弹作用使拾音器6回到放音等待位置。
重复上述操作,就可以任意次地重现所录制的音响。
图2A到2C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其中机壳1a和内层平板1c的结构与第一种方案中的相同。
如图2c所示,在这一实施方案中,转台38是由具有圆锥形圆周表面的截头圆锥形圆盘构成。转台组件5其它方面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案的相同。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相似,在底盘1b的底部开了一个供摩擦驱动轮11用的孔19,带磨擦驱动轮11的驱动轴12由轴承13支撑,所以驱动轴12垂直于中心轴4。这样,摩擦驱动轮11正对着供它用的开口19。在驱动轴12的轴线方向上,开口19的宽度比摩擦驱动轮11的大。换句话说,开口19有足够大的空间允许摩擦驱动轮11沿驱动轴12的轴线方向滑动。此外,一个带把手的手柄21被固定在驱动轴12远离摩擦驱动轮11的一端,弹簧22被安插在摩擦驱动轮11和轴承13之间,远离手柄21,其作用是让驱动轴12总是偏向手柄21。从这点看,如果所加的弹簧把驱动轴12向手柄21相反的方向压紧。那么摩擦驱动轮11在正常情况下将处于唱针作用力松弛的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通过拉动手柄21(在图2c中向左)来施加唱针作用力。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摩擦驱动轮11被安装暴露在机箱的外边,但本发明对这一点并不加限制,摩擦驱动轮11也可以完全包在机箱1里面。
下面描述第二种实施方案的操作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弹簧22的压紧作用,摩擦驱动轮11处在与转台38底面相接触的位置。摩擦驱动轮11在向上推转台组件5,唱针作用力也是加上的。在这种情况下,若拾音器臂7不在放音起始位置,为了一解除唱针作用力就使拾音器臂7回到放音起始位置,需将手柄21推向摩擦驱动轮11,以使摩擦驱动轮11脱离转台3B底平面。结果使转台组件5下降。于是拾音器6从唱片2上离开,并由回动弹簧16的弹力作用使拾音器臂7回到放音起始位置。当手柄21的推力解除后,由于弹簧22的弹力作用,摩擦驱动轮11就会自动地向手柄21方向移动,并紧靠上转台3B。由于转台3B的圆周外围部分是倾斜的,摩擦驱动轮11的推力使斜面向上滑动,转台组件5也就向上朝着内层平板1c移动。换句话说,正是由于这种结构,使驱动轴12沿其轴向的推力被转变为垂直于该轴的轴向的推力。结果使拾音器6压到唱片2上,当转动手柄时,唱片也被转动使录音重放。
图3A和3B所示是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案,机壳1a和内层平板1c结构与第一种方案的相同。
转台3c有一个锥形外缘,而在其下部又被加工成平滑的侧面。还有,转台3c与中心轴40做成一个整体。在中心轴40上,从底部按预定的深度镗了一个孔4b。从底盘10b伸出的一个凸轴4a被装配到孔4b中。转台组件50的其他部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案中的类似。
带有摩擦驱动轮11的驱动轴12由轴承130支撑,此轴被装在壳体10内,其方向与中心轴40平行。轴承130上有一个引导槽130a以便使驱动轴12能沿转台3c的径向移动。此外,在底盘10b上留了一个开口190,以便使摩擦驱动轮11可暴露在壳体10的外面。
下面是对第三种实施方案工作过程的描述。
对着地板或类似的东西推压摩擦驱动轮11,使其朝转台3C移动。那么,带摩擦驱动轮11的驱动轴12就沿着轴承130的引导槽130A向上移动(见图3B)。结果,迫使摩擦驱动轮11与转台3C的锥形侧面接触,使斜面向上滑动从而把转台组件50向上推。其结果是迫使装在转台组件50上的唱片与拾音器6相接触,唱针作用力被加上。与此同时,使摩擦驱动轮11紧紧地与转台3C的平侧面相接触,使两者彼此摩擦相互啮合。接下去的工作过程与第一种实施方案中的相同。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唱片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是通过一种简单形式(如摩擦啮合)来实现的。因此,就可以得到一个简易的手动放音装置。这种装置运转的声音轻且不易损坏。而且,在本发明中,驱动力的传递装置只含一个驱动轮和一转台组件,因此,简易手动放音装置的可生产性极佳。
权利要求
1.一种装在机壳内的手动简易放音装置,包括一个由唱片和转台组成的转台组件,该组件由沿轴向可移动的中心轴支撑;一个用于扫描唱片调制纹道的拾音器;一个用普通弹簧压紧以便使其回到放音起始位置的拾音器臂;以及一个可使拾音器臂在其上滑动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a)一个在转台上位于唱片和转台之间的缓冲装置,用于使唱片弹性地放在转台上;(b)一个组装在机壳内的唱针作用力/驱动机构,包括一个用于支撑磨擦驱动轮的驱动轴,摩擦驱动轮可沿驱动轴的轴向或与其轴正交的方向移动,以使当摩擦驱动轮沿其轴向或径向移动时与转台接触並沿其轴向推压转台,由摩擦驱动轮带动转台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缓冲装置包括从弹簧、橡胶构件或气垫中任选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可移动地支撑在与所述中心轴正交的方向上,以使所述摩擦驱动轮的外缘部位靠紧所述转台的底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转台包括一个带锥形圆周面的圆盘,所述摩擦驱动轮沿其轴向可动地支撑,以使所述摩擦驱动轮的外缘部分相继靠紧所述转台的锥形部分和底面水平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转台包括一个带锥形圆周面的圆盘,而所述驱动轴可动地支撑在所述转台中心方向上,以使所述摩擦驱动轮的外缘部位靠紧所述转台的锥体部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摩擦驱动轮暴露在机壳的外侧,并通过使该摩擦驱动轮在与之相接触的物体的表面上行走来带动其旋转。
7.如大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有一手柄,而所述摩擦驱动轮的转动是通过转动手柄来实现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摩擦驱动轮暴露在所述机箱之外,並通过使其在一个平面上行走而转动。
全文摘要
一种手动简易放音装置,其中摩擦驱动的驱动轴由装在其两端的轴承支撑,该轴承水平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并可在支撑转台组件的中心轴轴向上(垂直)移动。当把摩擦驱动轮压到地板或地面上并在其上行走时,其外缘部位就与转台的下表面相接触,从而通过转台组件使唱片转动。转台组件包括一个置于唱片与转台之间的缓冲弹簧,使得即使在摩擦驱动轮向上移动而推压转台的动作有点过头时,也能保持一个合适的唱针作用力。
文档编号G06F3/02GK1037978SQ8910212
公开日1989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1989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23日
发明者小池荣师, 等 石井 申请人:株式会社阿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