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675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换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的系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把表示2N个灰色等级的N比特信号(N为2以上的整数)变换或表示2M个灰色等级(M为满足N>M≥1的整数)的M比特信号的显示系统。
在先有技术中,曾经要求把二种显示装置如CRT(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及LCO(液晶显示)装置与一台个人计算机相联接。这种连接构成示于图2中,图中,个人计算机20的输出分别通过D/A变换器22及LCD控制装置23与CRT显示装置21及LCD显示装置25相连接。由这二种显示装置由显示的灰度等级是互不相同的。举个例子来说,CRT显示装置21能显示64种灰度,而LCD显示装置只能显示16种灰度。个人计算机20对于显示装置的每个象素向输出线供给6比特信号。这个6比特信号表示CRT显示装置25的64种灰度等级。这样,就要求在每个象素只显示16种灰度级的LCD显示装置上显示出64种灰度级。为此,LCD控制装置23将对应于每个6比特信号生成4种比特信号。4比特信号表示LCD装置25中的一个象素的16种灰度级。LCD装置25中每4个象素用来显示上述的4个4比特信号,其结果是,如果个人计算机20提供的一个信号的尺寸为320×200象素(点),那么,CRT显示装置21上有320×200点,而LCD装置25上则有640×400点。上述的控制装置在与第5,059,962号美国专利对应的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得到了披露。

图1中标有参考数字1、2、3、4、5、6、7、8、9、10、12、21及25的方框表示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控制装置。由于本发明中也采用了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算法,因此,对于怎样从对应于CRT显示装置21中的一个象素的1个6比特信号产生出用于LCD显示装置25的4个4比特信号,我们将在后面作详细说明。
本发明旨在解决使用把图象显示在LCD装置25上的算法时产生的问题。假定CRT显示装置21的Dx点数为320点,Dy点数为200点。由于CRT显示装置21中显示的每一个象素在LCD装置中要用4个象素来表示,因此,要求LCD装置25在x方向上有640个点,在y方向上有400个点,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
CRT显示装置21所显示的图象的宽高比固定为A∶B。决定着水平扫描线之间的间距的CRT显示装置21的电子束垂直扫描速度被控制成这样,即在二条水平扫描线上重复显示相同的水平方向上的图象点。也就是说,在CRT显示装置21的尺寸B内将显示200×2即400根水平扫描线。这种控制通过调整CRT偏转电路的电容、线圈及电路来进行。与CRT显示装置形成对照的是,LCD装置的象素间的间距在其被制造时决定。在大多数场合下,LCD装置25显示的图象的宽高比C∶D与CRT显示装置21的图象显示区域的宽高比A∶B不同。这样,与CRT显示装置21上显示的图象相比,LCD装置中显示的图象在垂直方向被压缩或者扩展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尝试了使用如图3中所示的那种水平方向上有640个点、垂直方向上有480个点的LCD装置,以期用与CRT显示装置相同的宽高比(A∶B=E∶F)在显示图象。640×480点的LCD装置中的间距与640×400点的间距相等。为了实现A∶B=E∶F,每隔5个水平图象行便插入亦即加入一个水平图象行,然后将与紧邻的前一行图象相同的图象重复地显示在加入的行上。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也发现了由加入图象行而产生的问题。
在说明这个新问题之前,先说明一下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算法。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这个问题是由于使用了这种算法以及加入了图象行这二者共同产生的。
参照图1,如上所述,方框1,2,3,4,5,6,7,8,9,10,12和21为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中的方框。该专利申请中的算法的目的是响应于CRT显示装置21中的一个象素(如象素(0,0))的一个6比特信号为LCD装置25中的一个区域14A中的4个象素产生出用于显示出4个图象点的4个4比特信号。
控制装置12产生显示装置21的象点(如0,0)的灰度信号如101010(10制中的42),并将此二进制值存入寄有器1中。接下来,控制装置12通过连线2将这个二进制值101010的高4位(即M位)移至低4位。这里,通常把寄存器4的高2位置为“00”。增加这二个高位“00”的理由以后再讲述。此外,控制装置12将连线3上的灰度信号101010中的高频(dither)表的表5,6,7,8中选择一个表。表的数量为2N-M个,本实施例中准备了4张表。这里,N为2以上的整数。如用x和y表示低2位,则由于x=1及y=0,表7将被选中。各表中存贮了4个亦即P×Q个(P、Q满足P×Q≥2N-M)校正值,每组校正值分别与下面将要讲述的显示装置25的每个区域14A,14B,14C中4个点相对应。校正值用10进制值来表示,0对应于二进制的00000,1对应于二进制的00001,这些二进制值将被存贮在表中。校正值可以为+15~-15范围内的任意值,但是为真实起见,最好取+3~-3这一范围,校正值通过5比特可以表示为+15~-15,负值用2的补码来表示。
来自表7的5比特输出被进行符号扩展,再被加上一个最高位。比方说,表中的校正值为正1时,00001将被存贮在表中,再通过符号扩展再加上一个“0”,其结果使得送位加法器9中的输入为000001。表中的校正值为-1时,存入表中的将是11111。通过符号扩展再加上一个“1”,其结果是使6比特的“111111”供给加法器9。这样,由于加法器的一个输入为6个比特,因此,在寄存器4中要象前面所述的那样加上二个“0”。
为了给LCD装置25的区域14A的点(0,0)产生灰度信号,控制装置12把在表7的左上角的校正值00000中加入比特“0”后形成的000000送入加法器9中。接下来,控制装置12使加法器9工作,对二个输入进行加法运算。表示表7的左上角的校正值0的“000000”与2+M比特的“001010”进行加法运算,生成的合计值为001010。控制装置12将这一合计值001010送往判断装置10。当合计值大于15(二进制值为001111)时,判断装置10将在输出线上形成15(二进制值为001111);当合计值小于0(二进制值为000000)即为负时,判断装置10将在输出线上生成0(二进制值为000000);而15≥合计值≥0时,则把合计值的低四位送至输出线。为了进行上面的判断,对合计值的高二位进行判断。亦即,如合计值的最高位为1,则表示合计值为负如合计值的高2位为01,则表示合计值比15大;而如果合计值的高2位为00,则表示15≥合计值≥0。由于左上角的校正值的合计值为01010,表示这个值的4个比特位1010被作为显示装置11的区域14的点(0,0)的灰度信号送入LCD装置25中,这样,灰度为10(即二进制值1010)的点(0,0)被显示了出来。
对于CRT显示装置21的象点行0上的第二个象点(1,0),控制装置12对此进行同样的灰度级变换,生成LCD装置25的区域14B的象点(2,0)及(3,0)的灰色信号,并将这些象点显示出来。同样,也对CRT显示装置21的象点行0上的第3个象点(2,0)及后续象点进行灰度变换,再显示在LCD装置25的区域14C及后续区域内的二个象点上,这样,就能在显示灰度等级数和显示象点数不同的显示装置21及25上显示出相同的图象。另外,也可以不使CRT显示装置21进行显示操作而只使LCD装置25进行显示动作,或者相反,使LCD装置25不显示,而只让CRT显示装置21显示。
LCD装置25的第2行上的象点的灰度信号也以上述方式产生。此时,使用左下角的校正值0和右下角的校正值-1来产生LCD装置25的第1行上的象点(0,1)及(1,1)的灰度信号。
这样,在如图3所示的640×400点(宽高比为C∶D)LCD装置25上能显示出与CRT显示装置21相同的图象。但是,宽高比C∶D与CRT显示装置21的宽高比A∶B却不相同。因此,为了在如图3所示的640×480象点的LCD装置上显示出宽高比为E∶F(=A∶B)的图象,每隔5个水平行就加入一个水平行。图11至14表示加入水平行之后的结果。在这里附图11至14中,左边的4×4象点矩阵表示图1中的高频矩阵表5-8,中间的图象为日本专利申请63-236291号中生成的640×400点的LCD装置显示的图象,右边的图象为加入亦即插入新行产生的640×480象点的LCD装置的图象。
虽然表中的校正值及(M比特)值的和被显示在LCD装置的各个图象上,但由于(M比特)值被视为定值,因此图11-14中只是示出了校正值。
因使用表5,6,7和8以及增加水平行产生的新问题如下2×2象点的四个表5,6,7和8被称作高频振荡矩阵,用于显示根据图1中的寄存器1的x和y位(其M-N比特)指定的4种灰度。人眼在观察2×2的高频象点图案时,会把这2×2个象点视为一个单一的象素。
根据上述的观点来对图11-14中央的象点图案进行评价时,我们会发现由于全部这些处于中央的象点图案中任何2×2个象点的灰度等级和为相同的值,因此这些中间象点图案对人眼会施加一种自然并且平缓的灰度等级。也就是说,图11中央的象点图象中任何2×2象点矩阵的灰度等级的和均等于-2,同样,图12中这个和值为-1,图13中为0,图14中为+1。
但是,当增加或者说插入图11-14的右侧象点图案中所示的,与紧邻的上一象点行1相同的象点行2时,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与残留部分具有不同的灰度等级的图象行右图12-14所示的场合下将被人眼所观察到。
参照图11,右侧的象点图象中的相邻的二个象点行0和1、1和2、2和3、3和4的灰度等级和均等于-8,亦即,全部的和都相等。其结果是,增加了象点行2之后的右侧象点图象在人眼看来还是一个具有平缓的灰度的图象。
考察图12-14中的二个象点行1和2的灰度等级和时会发现,这二个象点行1和2的和值与剩下的相邻二个象点行0和1、2和3、3和4的和值分别不同。这样,在人眼看来,这二个象点行1和2就会变成一个与其余部分具有不同的灰度的图象行。这样的图象行将使显示图象的质量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显示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分别表示2N种灰度级的N比特信号转换成表示2M种灰度级的M比特信号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每个N比特信号分成处于高位的N比特和处于低位的N-M比特的装置,2N-M个分别存贮着满足P×Q≥2N-M的P×Q个修正值的表,使用上述的N-M比较选择出一个上述的表的装置,用于检侧上述的选中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互不相同的装置,把上述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进行交换而生成上述的选中表的校正表的装置,把一个N比特信号中的M位与上述的选中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而形成第1组P×Q个M比特信号,再把下一个M比特信号的M位与上述的校正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从而形成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的装置,以及将上述的第1及第2组M比特信号供给具有2M个灰度级的显示装置的装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显示系统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接收上述的第1及第2组P×Q个M比特信,并将这些信号显示在2个图象行中,然后将与第2个图象行中的图象相同的图象显示在一个增加的图象行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分别表示2N种灰度级的N比特信号转换成表示2M种灰度级的M比特信号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每个N比特信号分成处于高位的N比特和处于低位的N-M比特,2N-M个分别存贮着满足P×Q≥2N-M的P×Q个修正值的表,使用上述的N-M比较选择出一个上述的表,检侧上述的选中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互不相同,把上述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二组校正值进行交换而生成上述的选中表的校正表,把一个N比特信号中的M位与上述的选中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而形成第1组P×Q个M比特信号,再把下一个N比特信号的M位与上述的校正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从而形成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以及将上述的第1及第2组M比特信号供给具有2M个灰度级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上述的的表中的上述第1组修正值是排列在上述的表的水平方向上第1行中的P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修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的水平方向上第2行中的P个校正值。
另外,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方法中,上述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为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上的第1列中的2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校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上第2列中的2个校正值。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方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是表示各种显示装置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象点数及宽高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产生的象点图案的示意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产生的象点图案的示意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产生的象点图案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图8中的流程图产生的象点图案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其他的表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11,表示用先有技术生成的象点图案。
图12,表示用先有技术生成的象点图案。
图13,表示用先有技术生成的象点图案。
图14,表示用先有技术生成的象点图案。
符号说明1.寄存器,4.寄存器,5.表,6.表,7.表,8.表,9.加法器,10.判断装置,12.控制装置,21.CRT显示装置,25.LCD装置。
附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4中的流程表来说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工作情况,操作从象素位置(0,0)开始。首先,控制装置12使寄存器1至4、x计数器27、y计数器28及y计数器35复位。由于在此时要增加或者说插入LCD装置25的水平行,因此,控制装置12使寄数列判断电路29、行图案发生电路36以及比较电路37工作。本发明解决了因高频表6,7和8产生的上述问题。假定与CRT显示装置21中的象素行0及1中的所有象素对应的6比特信号为101010。这个6比特信号由诸如个人计算机20等的数据处理装置供给。
操作A操作从方框41开始。在方框42,控制装置12把与CRT显示装置21中的象素位置(0,0)对应的6比特信号即101010存入寄存器1中,并且选择一个高频表即表7。接下来,操作进入方框43。在这一步,判断有没有必要增加水平行(即图5右侧的图象图案中的第2行)。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则操作进到方框47。如答复是肯定的,则操作进到方框44。在方框44,判断高频表7的上部二个值的和(即+1)与下部的二个值的和(即-1)是否相等。比较电路31执行方框44中的操作。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操作进入方框47。如判断结果为否,则操作进入方框45。在方框45中,判断这个6比特信号是不是用于CRT显示装置21的奇数列。方框45中的操作由奇数行判断电路29来进行。如果判断结果是肯定的,则操作进到方框46。但这时的象素位置(0,0)处于偶数列中,因此判断结果是否定的,操作进入方框47中。方框47执行上述的加法器9及判断装置10的操作。这样就产生出了图5右侧的图案中的区域14A上部的2个象素的灰度等级0和1。
操作B接下来,按上面的方式生成图5右侧的图案中的区域14B的上部(第0行个的)2个象素的灰度等级x计数器27被增至数值1。然后,控制装置12将处于位置(1,0)上的象素的6比特信号101010存入寄存器1中,然后操作由方框41开始。在方框42中,选择高频矩阵7,然后进入方框43。在这一方框中的判断结果为真。接着,在方框44中,将表7上部的二个值之和(即+1)与该表下部的二个值的和(-1)进行比较。由于方框44中的判断结果为“否”,操作进至方框45。在该方框中,判断6比特信号是不是用于CRT显示装置21的奇数列。由于此时的象素位置(1,0)为奇数列。因此方框4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奇数列判断电路29产生用于使交换电路32工作的输出信号。操作进入方框46,在这一步,如图5中所示的那样将表7上部的二个值0及+1与下部的二个值0及-1进行交换。接下来,操作进行至方框47,产生出图5右侧的图案的区域14B的上部的二个(第0行上的)象素的灰度等级0及-1。
操作C产生图5右侧的图案中区域14C的上部二个象素的灰度信号时,x计数器的值先进到2。然后,控制装置12将CRT显示装置21的象素位置(2,0)上的6比特信号101010存入寄存器1中。然后执行与操作A相同的操作。但在这种情况下,方框45中的判断结果为“否”,因此在方框46中对表中的值不进行交换。然后,再产生区域14C上部的二个象素的灰度信号0及+1。
动作D产生图5右侧的图案中区域14D的上部二个象素的灰度信号时,x计数器27进至值值。然后,控制装置12将CRT显示装置21中的象素位置(3,0)处的6比特信号存入寄存器1中。然后再执行与操作B同样的操作。但是,此时的方框45中的判断结果为“是”,因此将在方框46中对表7中的值进行交换。接着再产生出区域14D的上部二个象素的灰度等级0及-1。
就这样,个人计算机等数据处理装置20提供的用于CRT显示装置21的第0象素行上的象素的6比特信号被依次存贮在寄存器1中,然后依次用图4中的算法进行处理,形成LCD装置25的第0象素上的象素的灰度级信号。将这些灰度信号送入LCD装置25的数据驱动电路38中就能在第0行上显示出图象。
用于LCD装置25的第1行上的象素的灰度信号是按下列方式产生的。由于与CRT显示装置21的第0行上的象素对应的6比特信号被用来为LCD装置25中的二行0和1中的象素产生灰度信号,因此,与CRT显示装置21的第0行上的象素对应的上述6比特信号将再次用图4中的算法依次地进行处理。但是此刻使用表7和7A中下部的二个值来产生LCD装置25中第1行上的象素的灰度信号。也就是说,对于偶数区域14A及14C,使用表7下部的二个值0及-1;而对于奇数区域14B及14C,则使用与上述的值0及-1交换后的(表7A中的)0及+1。
接下来,在图5右侧的图案中的第1行之后增加一个第2行。为此,在从数据驱动电路38把LCD装置25中第1行上的象素的灰度信号供给LCD单元(即象素)的时候,门驱动行1和2同时被门驱动电路39所激励。y计数器35、行图案发生电路36及比较电路37就是为了执行上述的操作而设置的。
y计数器35最初被复位至“0”,然后在控制装置12的控制下进至数值1、2、3、等等。首先,控制装置12把表示下一个新增行的值1、6、11等存入行图案发生电路36中,比较电路37将y计数器35的值与行图案发生电路36的值进行比较。如果这两个值相等,比较电路37则向门驱动器39中送入一个信号。门驱动器39在比较电路37未送来信号时将与y计数器35同步地依次激励象点行。如果门驱动器39在准备激励第1行时比较电路37送来信号的话,门驱动器39将对这个信号作出响应,同时激励二行(1及2)。这样,在第2行上就能同时显示出与第1行相同的图象。接下来,再以上述的方式为LCD装置25中的第3行及第4行产生出灰度级信号。
从“人眼会把个高频振荡图象中的2×2个象素视为单一的象素”这一观点来评价图5右侧的完成图案时,我们会发现二个相邻行即第0和1行、第1和2行、第2和3行、以及第3和4行的灰度级的和是完全相同的。全部的和均为“0”。使用表7的图13中所表明的问题在于第1及第2行的灰度级值之和(-8)与其他和值不同,这样,在人眼看来,会有多个2×2高频象点的第1及第2行表现为一个具有不同的灰度级的图象行。三如图5中清楚地所示的那样,依靠本发明可以完全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使用表6和表8及本发明的算法而生成的象点图案示于图6及图7中。图6和图7右侧的图案中第1及第2行的灰度值(即-4及+4)均与其余的其他相邻两行之和相等;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不使用本发明的算法的图12及图14中的第1、2行之和(即-8和0)与其他的和值不同。也就是说,借助于本发明,图12及14中所示的问题已被解决。
增加或者说插入水平行时产作的问题在进行垂直列追加时也会发生。附图中虽然没有包含表示追加或者说插入垂直列时的问题的示意图,但是,本技术领域内的熟练人员从图12至14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的认识。
图8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算法用于解决出现具有与其余图象不同的灰度级的垂直象点图象这一问题。图8中的算法除了以下几点之外与图4中的算法大致相同在方框63中判断是否应该为了把水平方向上的640象点扩展成980象点而增加或者插入垂直列,方框64判断高频表中左侧的二个值之和是否等于右侧的二个值之和。方框65则判断6比特信号是不是CRT显示装置21中的奇数行上的信号,而方框66则将在左侧的二个值与右侧的二个值交换,生成诸如图9中的表6A所示的校正表。
接着,比较电路31把表左侧的二个值的和与右侧的二个值的和进行比较。交换电路32则把左侧的二个值与右侧的二个值进行交换。
首先,控制装置12使寄存器1及4、x计算器27、y计算器28以及x计数器33复位。接着,由于要进行垂直象点行或者称象点列的增加或者称插入,因此控制装置12使奇数行判断电路30、列图案发生电路34以及递交电路40工作。
图9中下方所示的用于LCD装置25的图案是表示加入一个象点列2之后形成的图案。图9中使用了表6。第2列与第1列具有相同的图象象点。在第1列之后插入第2列这一操作x计数器33、列图案发生电路34以及比较电路40来执行。为此,第1列的灰度信号被送入数据驱动电路38,第1列的灰度信号被复制到后面的第2行,结果使得在LCD装置25的第2列上显示出与第1列具有同样的灰度级的象点。为了执行这个插入操作,控制装置12首先将与第1列对应的值1存入图案产生电路34中。x计数器33则从0分别进至1,2,3……。比较电路40将x计数器33的值与列图案发生电路34的值加以比较,并在二者相等时将信号送入数据驱动电路38,从而在第2列上显示出与第1列具有相同的灰度级的象点。
下面使用图8中的算法来说明产生图9下部的图案的操作。先产生第0列及第1列的灰度级信号,再插入第2列。在处理第0列和第1列期间,由于在方框65中产生的判断结果为“否”,因此,表6将被使用。也就是说,奇数行判断信号30并不向交换电路中送入激励信号。在对与CRT显示装置21对应的第1行上的6比特信号进行处理时,在方框65,奇数行判断电路30将使交换电路32工作,而该交换电路32则在方框66将表6右侧的值(0及-1)与左侧的值(0及0)进行交换。这样,在LCD装置25的第2及第3行上将显示出如图9下部的图案所示的灰度级。重复执行这些操作,就能产生出图9下部的图案中第4-7行的灰度级信号。
从图9下部的生成图案中可以看出,含有多组2×2高频点的第1和第2列的灰度级之和(-2)与其他的相邻二列即第0及第1列、第2和第3列、第3和第4列的灰度级的和值是相等的。因而“第1及第2列被人眼视为一个具有不同灰度级的列”这一问题能完全解决。
虽然在上面实施例中使用了2×2的表,但是,只要满足P×Q≥2这一关系的任何P×Q表都可以使用。作为另一个例子,图10中示出了3×3的矩阵表。为了执行方框46中的数据交换操作,表81中A,B及C行上的值象图10中所示的那样进行交换,从而生成表82。另外,为了执行方框66中交换操作,表83中A,B及C列中的值被互相交换,从而生成表84。
正如上面所述的那样,本发明解决了因增加水平行或者垂直列而出现具有不同的灰度级的图象行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把分别表示2N种灰度级的N比特信号转换成表示2M种灰度级的M比特信号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每个N比特信号分成处于高位的N比特和处于低位的N-M比特的装置,·2N-M个分别存贮着满足P×Q≥2N-M的P×Q个修正值的表,·使用上述的N-M比较选择出一个上述的表的装置,·用于检测上述的选中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互不相同的装置。·把上述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进行交换而生成上述的选中表的校正表的装置,·把一个N比特信号中的M位与上述的选中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而形成第1组P×Q个M比特信号、再把下一个M比特信号的M位与上述的校正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从而形成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的装置,以及·将上述的第1及第2组M比特信号供给具有2M个灰度级的显示装置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中所示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接收上述的第1及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显示在2个图象行中,然后将与第2个图象行中的图象相同的图象显示在一个增加的图象行中。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表中的上述第1组修正值是排列在上述的表的水平方向上第1行中的P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修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的水平方向上第2行中的P个校正值。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为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上的第1列中的2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校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上第2列中的2个校正值。
5.一种用于把分别表示2N种灰度级的N比特信号转换成表示2M种灰度级的M比特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每个N比特信号分成处于高位的N比特和处于低位的N-M比特,·生成2N-M个分别存贮着满足P×Q≥2N-M的P×Q个修正值的表。·使用上述的N-M比较选择出一个上述的表,·检测上述的选中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互不相同,·把上述的第1组校正值与第2组校正值进行交换而生成上述的选中表中的校正表,(10)把一个N信号中的M位与上述的选中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而形成第1组P×Q个M比特信号、再把下一个N比特信号的M位与上述的校正表中的校正值分别相加从而形成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以及·将上述的第1及第2组M比特信号供给具有2M个灰度级的显示装置。
6.如权利要求5中所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显示装置接收上述的第1及第2组P×Q个M比特信号,并将这些信号显示在2′个图象行中,然后将与第2个图象行中的图象相同的图象显示在一个增加的图象行中。
7.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表中的上述第1组修正值是排列在上述的表的水平方向上第1行中的P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校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的水平方向上第2行中的P个校正值。
8.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表中的第1组校正值为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的第1列中的2个校正值,而上述表中的第2组校正值则是排列在上述表中垂直方向上第2列中的2个校正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把分别表示文档编号G06F3/147GK1073027SQ9211316
公开日1993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3日
发明者朝田茂树, 早田真幸, 安田浩明 申请人: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