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08919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及键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机键盘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利用五种笔划的双笔划组合码进行汉字输入已属现有技术,但存在下列不足之处(1)现有技术把汉字笔划归类为横、竖、撇、捺、折五种基本笔划,尤其将点归类入捺,不符合汉字及其书写实际,有碍于识字和写字(未见有以捺代点之字),甚至会导至汉字编码和输入错误。(2)诸种“两笔码”,皆借助笔划码,使用现有键盘的字母或数字作为键码,而这两类键码与汉字都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无法建立字与码的对应关系。(3)诸种“两笔码”的键盘布局未能实现码与键、键与指的对应关系,致使汉字输入操作十分困难。(4)92110227.5文的“两笔码”中,把各种两笔划组合定义为“两笔字”是个错误(凡字必具备音、形、义三性),以15种双笔划组合取代25种组合,不仅要熟记双笔划组合表,而且使重码率大大提高,其键盘布局根本不与指法配合。(5)现有的“两笔码”都属于音、形码,往往因发音不准而难于确立汉字代码的不可易性,将导至汉字编码和输入错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建立二笔码键盘和使用二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把汉字笔划归类为点、撇、横、竖、折五种基本笔划,直接使用其基本笔形作为笔划代码;实现汉字与键码对应,达到“见字识码”;实现字与码、码与键、键与指对应,使汉字输入技术简单易学;使用25个键码进行汉字编码,降低重码率,提高汉字输入速度;在键盘上开辟标点符号区,在汉字输入状态下,能输入全部常用标点符号,免去现有技术中需转换状态,寻找标点符号之苦;确立汉字代码不可易性,给出汉字编码的方法,保证汉字编码准确无误,实现任何汉字包括繁体字的编码和输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不采用现有的汉字笔划归类,提出把汉字笔划归类为点、撇(含捺)、横、竖(含竖钩)、折(含折钩)五种基本笔划,更符合汉字及书写实际,有助于引导正确书写汉字。点、撇、横、竖、折这五类基本笔划,可以构成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汉字,也可以拆成这五类基本笔划。
本发明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笔划代码,提出直接使用五类基本笔划的基本笔形作为五类基本笔划的代码,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为建立字与码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见图1,图1中表示出五类基本笔划的名称、代码和笔形。
本发明为了确立汉字代码的不可易性,首先确立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码的不可易性。利用直角坐标系讨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结果,证明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包含相同笔划的排列,必有、且只有25个结果。因此,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具有不可易性。见图2,在图2中表示出利用直角坐标系讨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结果。本发明用特定符号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表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的25个结果,并定义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码。
本发明定义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的含义是P代表主笔,笔序为先;P′代表次笔,笔序为后。PP′表示主笔P与次笔P′排列,主笔P在前,次笔P′在后。主笔P和次笔P′都同时取值于五笔划码。书写要求主笔P用全角符号,写在正位;次笔P′用半角符号,写为脚标。根据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的含义,给出25个二笔划排列码的名称。见图3,图3表示出25个二笔划排列码的名称。
为了实现字与码对应、码与键对应,本发明定义现有键盘打字区的25个键码为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键码。
为了在汉字输入状态下能同时输入标点符号,本发明特地在键盘的右下打字区划出5个键位作为标点符号区,并定义这5个键位的键码为特定符号On(n=1,2,3,4,5)。
本发明定义键码On(n=1,2,3,4,5)的含义是O表示标点符号区,n表示标点符号区的键位。O不取值,n取值于数字1,2,3,4,5。书写要求O用全角字符,写在正位;n用半角数字,写为脚标。根据On(n=1,2,3,4,5)的定义,本发明给出其名称,见图4,图4表示出标点符号区键码名。
在定义键码的基础上,为了实现键与指对应,本发明以主笔P划区,以次笔P′定位,对键盘的键区键位进行了精心布局(实质上是键码布局);划左上区为点笔区,右上区为撇笔区,左中区为横笔区,右中区为竖笔区,左下区为折笔区,右下区为标点符号区。次笔P′的笔划码皆由中区向左右两侧张开,以配合指法,也便于记忆。这样,食指管点(丶)、撇(丿)两键位,中指管横(一)键位,无名指管竖(丨)键位,小指管折( )键位,键位的布局完全与指法相配合。键位定义图(键码图)见图5,图5表示出键位定义图(键码图)。本发明同时给出键盘的键区键位名称,见图6,图6表示出键区键位名称。
利用上述定义的二笔划码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说明如下五类基本笔划可以构成任何一个汉字,任何一个汉字都可以拆为五类基本笔划并顺序循环排列,都可以用一个或多个二笔划排列码来表示。每个汉字的笔划顺序循环排列不可易,因此利用上述键码进行汉字编码,汉字代码具有不可易性。该取码方法一,用键码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进行汉字编码,每字最少取一码,最多取四码。取码方法二,按汉字笔划顺序循环排列取笔定码,从首笔开始,每取二排列笔划为一码,排先者为主笔,排后者为次笔。当需要尾笔与首笔排列之码时,尾笔为主笔,首笔为次笔,形成二笔划排列码。
汉字编码方法(1)笔划数不大于8划的汉字编码方法①笔划数为2、4、6、8划的汉字,按方法二,取完全部二笔划排列码,组成该字字码。②笔划数为1、3、5、7划的汉字,按方法二,取完全部二笔划排列码后,再取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2)笔划数大于8划的汉字编码方法这类汉字一般有五种结构。不同结构的汉字,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法。①单体结构汉字(如“扁”),按方法二,取前三个二笔划排列码,再取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②左右型结构汉字(如“被”),分左、右两部按方法二取码。左部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首码和次码;右部也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第三码和尾码。当左部(或右部)笔划不大于3划时,左部(或右部)只取一码,右部(或左部)取三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③上下型结构汉字(如“雹”),分上、下两部按方法二取码。上部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首码和次码;下部也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第三码和尾码。当上部(或下部)笔划不大于3划时,上部(或下部)只取一码,下部(或上部)取三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④左中右结构的汉字(如“绷”)分左中右三部按方法二各取一码,依次作为该字的前三码。再取该字的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⑤上中下型结构的汉字(如“鼻”),分上中下三部按方法二各取一码,依次作为该字的前三码。再取该字的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汉字编码见图7,图7表示出汉字编码例子。
汉字词组编码汉字词组按所含字数多少,分为二字词、三字词、四字词和多字词(含字数5个以上)。(1)汉字词组编码方法方法一,词组中各汉字按取码方法二取码,每词组取四码。方法二,“字取一码”,是指取该字首笔与尾笔的二笔划排列码。“字取二码”,是指取该字之首笔、次笔的二笔划排列码为首码,再取该字的尾笔、首笔的二笔划排列码为尾码。(2)汉字词组具体编码方法①二字词编码每字取二码,首字的两码作为词组的首码、次码;末字的首码作词组的第三码,末字的尾码作为词组的尾码。②三字词编码前二字各取一码,末字取二码,依次组成词组码。③多字词编码前三字各取一码,末字取一码,依次组成词组码。汉字词组编码见图8,图8表示出词组编码例子。
标点符号编码本发明使用键码On(n=1,2,3,4,5)进行标点符号编码,单标点符号取1至2码,双标点符号取4码。常用标点符号编码,见图9。常用标点符号代码,见图1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新的优越的技术特征(1)本发明把汉字笔划归类为点、撇、横、竖、折五种,直接使用此五类基本笔划的基本笔形作为其代码,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为建立汉字与键码的对应关系奠定基础。(2)本发明利用直角坐标系讨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必有、且只有25个结果,证明二笔划排列结果具有不可易性,为二笔划排列码和汉字代码皆具有不可易性奠定基础。(3)本发明定义特定符号PP′(P=丶,丿,一, 丨, ;P′=丶,丿,一,丨, )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码,又定义键码为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丨, )因键码即为二笔划排列码,从而把字与码、码与键的对应关系建立了起来,使汉字编码和汉字输入操作极为简便。(4)本发明提出“汉字笔划顺序循环排列取笔定码”的取码方法,汉字代码显然具有不可易性,实现了字与码对应。(5)本发明使用25个键能对任何汉字包括繁体字进行输入,并能配合指法操作,重码率极低。(6)二笔码属纯形码,任何一个汉字代码只与其笔划、笔序有关,而与其字音、字义无关,不会因字音移、字义异而动摇汉字代码的不可易性,保证了汉字编码和输入的准确。(7)本发明结合指法对键码进行了精心布局,实现了键与指对应,结合字与码、码与键对应,使汉字编码和汉字输入操作极为简捷。(8)该键盘设立专用标点符号区,五个常用标点符号一码即可输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欲输入标点符号,要转换状态,寻找标点符号之苦。(9)本发明给出了一整套汉字编码方法,简单,易学,易于普及。本发明所具有的这些新的优越的技术特征,显然是现有技术所没有的。


图1,五类基本笔划的名称、代码和笔形图2,利用直角坐标系讨论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结果图3,25个二笔划排列码的名称图4,标点符号区键码名图5,键位定义图(键码图)图6,键区键位名称图7,汉字编码例子图8,词组编码例子图9,常用标点符号编码图10,常用标点符号代码
权利要求
1.一种二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键盘,其特征是(1)把汉字笔划归类为点、撇(含捺)、横、竖(含竖钩)、折(含折钩)五种基本笔划;并使用此五类基本笔划的基本笔形丶,丿,一,丨, 作为其代码;(2)点、撇、横、竖、折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必有且只有25个结果,定义25个特定符号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丨, )为点、撇、横、竖、折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码,P代表主笔,排在先,P′代表次笔,排在后,并定义键码为PP′(P=丶,丿,=,丨, ;P′=丶,丿,=,丨, );(3)又定义5个特定符号On(n=1,2,3,4,5)作为汉字标点符号的代码;(4)依上述定义的二笔划码及标点符号代码,以如下方式排列在键位上把键盘打字区30个键位,划分为6个键区,每区5个键位,左上区为点笔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 右上区为撇笔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 左中区为横笔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 右中区为竖笔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 左下区为折笔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 右下区为标点符号区,从左到右5个键位布置5个键码O1、O2、O3、O4、O5;利用上述键盘并利用上述键码能编码输入任何汉字包括繁体字、词组和标点符号;
2.一种二笔码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其特征是(1)汉字编码输入方法一使用25个PP′(P=丶,丿,一,丨, ;P′=丶,丿,一, 丨, )键码对任何汉字包括繁体字进行取码,每字最少取一码,最多取四码;(2)汉字编码输入方法二按汉字笔划顺序循环排列取笔定码,从首笔划开始,每取二排列笔划为一码,排先者为主笔,排后者为次笔,当需要尾笔与首笔的二笔划排列码时,尾笔为主笔,首笔为次笔,形成二笔划排列码;依据上述方法,具体输入取码方法分别为(1)笔划数为2、4、6、8划的汉字,取完全部二笔划排列码,组成该字字码;(2)笔划数为1、3、5、7划的汉字,取完全部二笔划排列码后,再取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3)笔划数大于8划的单体结构汉字,取前三个二笔划排列码,再取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4)笔划数大于8划的左右型结构汉字,分左、右两部,左部取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首码和次码,右部也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第三码和尾码;当左部(或右部)笔划数不大于3划时,左部(或右部)只取一码,右部(或左部)取三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5)笔划数大于8划的上、下型结构汉字,分上、下两部,上部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首码和次码,下部也取前二个二笔划排列码,作为该字的第三码和尾码;当上部(或下部)笔划不大于3划时,上部(或下部)只取一码,下部(或上部)取三码,依次组成该字字码;(6)笔划数大于8划的左中右型结构汉字,分左、中、右三部各取一码,依次作为该字的前三码,再取该字的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7)笔划数大于8划的上中下型结构汉字,分上、中、下三部,各取一码,依次作为该字的前三码,再取该字的尾笔与首笔排列码作为该字尾码;汉字词组编码输入取码方法(1)方法一,词组中各汉字按汉字编码方法二取码,每词组取四码;(2)方法二,“字取一码”是指取该字首笔与尾笔的二笔划排列码,“字取二码”是指取该字之首笔与次笔的二笔划排列码为首码,再取该字的尾笔与首笔的二笔划排列码为尾码;依据上述词组取码方法,依字数不同分别取码输入方法为(1)二字词取码方法是,每字取二码,首字的两码作为词组的首码、次码,末字的首码作词组的第三码,末字的尾码作为词组的尾码。(2)三字词取码方法是,前二字各取一码,末字取二码,依次组成词组码;(3)四字词编码方法是,每字取一码,依次组成词组码;(4)多字词取码方法,前三字各取一码,末字取一码,依次组成词组码;使用键码On(n=1,2,3,4,5)进行标点符号编码,输入的方法是(1)单标点符号取码句号取码O1,顿号取码O2,逗号取码O3,分号取码O4,冒号取码O5,感情号取码O1O1,省略号取码O2O2,问号取码O3O3,间隔号取码O4O4,连接号取码O5O5,破折号取码O4O1,着重号取码O1O4;(2)双标点符号取码横书单引号取码O1O3和O3O1,横书双引号取码O2O3和O3O2,括号取码O1O2和O2O1,双书名号取码O2O4和O4O2,单书名号取码O3O4和O4O3,竖书单引号取码O2O5和O5O2,竖书双引号取码O1O5和O5O1。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将汉字笔划归类为点、撇、横、竖、折五种基本笔划,并用其基本笔形作为代码。五类基本笔划的二笔划排列必有、且只有25个结果,定义符号P
文档编号G06F3/023GK1119301SQ95101279
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业林, 杨羽, 杨晓 申请人:杨业林, 杨羽, 杨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