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插头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0860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件插头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件插头座,特别是这样的插件插头座采取对策以免擦伤插件表面并保持插入的插件。
把触片构件组装在用电绝缘合成树脂制成的插座体上,该插座体具有插件插入空间,并使上述触片构件的触点弹性接触在插入该空间的插件的外部触点上,以便接通电路,这样制成的插件插头座是人们早就知道的。图21是大致表示现有的这种插件插头座的主视图,在该图中,100为插座体,101为插件插入口,102…为必要数目的触片构件组装在插座体100上的触点,通过插件插入口101可以从外面看到多个触点102。即上述多个触点102…经常伸向插座体100上的插件插入空间。另一方面,图22表示在图21所示的插件插头座上使用的插件C(如集成电路插件等),在插件C表面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110上,按规定的花样加工必要数目的外部触点112。插件C的多个外部触点112…与上述插件插头座的多个触点102…相配对,当从上述插件插入口101把插件C插入插件插入空间时,多个触点102…弹性接触在多个外部触点112…上。
但是,对于用图21说明的插件插头座而言,当把图22的插件C插入它的插件插入空间,或者从插件插入空间拔出插件C时,由于触片构件的弹力作用,它的触点102经常与插件C的表面相摩擦,因此,在插件C的表面带上图22所示的擦伤113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由实公平7~33401号等公报提出了采取对策改进插件插头座的方案,试图使插件不带擦伤。该公报所记载的插件插头座,在插座体和收纳该插座体内的滑板之间,介置了一种机构,当插件的顶端把滑板推向里头时,在插座体的内部,使滑板向接近触片构件触点的方向移动。据此,在插入或拔出插件时,由于触片构件的触点不接触插件表面,因而插件表面不会被擦伤。另外,该公报也记载了使插入插座体内的插件保持在它的位置上的措施。
但是,上述公报所记载的旨在防止擦伤插件表面并使插入插座体内的插件保持在它的位置上的措施,是使不同于滑板的构件介于滑板和插座体之间,它们均增加了部件的数目,使结构复杂,因而受到廉价制作插件插头座这一规则的制约。
在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这样的插件插头座,即设法改进收纳于插座体内的滑板和插座体的结构,不用别的构件,就能采用前面列举的措施。防止擦伤插件表面并使插入插座体的构件保持在它的位置上。
涉及权利要求1的发明是这样的一种插件插头座滑板组装在具有插件插入空间的插座体上,并且能够在插座体前部的初始位置和插座体后部的推入位置之间沿插件的插拔方向滑动;该滑板常常在插件拔出方向上获得能够弹出的弹压;在该滑板上,设置有止档部,它伸向插件插入空间,止挡插入该空间的插件的前端,并向插件插入方向移动,触片构件保持在插座体上,它具有与插件表面外部触点相配对的触点,与此同时,该触片构件具有弹性,可使其触点常常伸向插件插入空间,触点位置控制机构介于触片构件与滑板之间,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它使触片构件所具有的触点抵抗触片构件的弹力退到插件插入空间外,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它又允许触点依靠触片构件的弹力伸向插件插入空间。
作为这种结构,由插入插件这一动作带动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到推入位置,由拔出插件这一动作带动滑板依靠弹压从推入位置滑到初始位置。而且当滑板沿插件插入方向或插件拔出方向在初始位置和推入位置之间的位置滑动时,由于触点位置控制机构的作用,触片构件的触点退到插件插入空间外,因而插件表面不与触点摩擦便能把插件插入或拔出插件插入空间。另外,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由于触点位置控制机构的作用,允许触点依靠触片构件的弹力伸向插件插入空间,因而触点伸向插件插入空间后,插件与触点摩擦,或被插入插件插入空间,或从插件插入空间拔出。
因此,通过适当确定触点伸向插件插入空间的时间以及在插拔途中、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对向触点的时间,触点便不与外部触点形成区域以外的插件表面摩擦了。
涉及权利要求2的发明的插件插座体,限定触片构件上触点的形状和上述触点位置控制机构的具体结构。即涉及权利要求2的发明,其触片构件的前端被弯成山峰一样的形状,该触片构件从插件插入方向一侧的插座体的端部沿插件拔出方向延伸出来,并且该“山峰”的顶部被加工成触点;触点位置控制机构包括外伸平台、压条板、开口,上述外伸平台的加工方法如下把加工触片构件的平板切开并使一边向上翘起,以便使外伸平台从倾斜部 开始向插件的拔出方向突出,其中的倾斜部比上述“山峰”的顶部更靠近触片构件的根部;上述的压条板设置在滑板上,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它与上述外伸平台重迭,阻止外伸平台依靠触片构件的弹性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上述开口设置在滑板上靠近上述压条板的地方,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它允许上述外伸平台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
作为这种结构,当滑板在初始位置和推入位置之间沿插件插入方向或插件拔出方向滑动时,滑板的压条板与触片构件的外伸平台重迭,阻止该外伸平台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因而触点不会伸向插件插入空间,对插件而言,其表面不与触点摩擦便被插入插件插入空间,或从插件插入空间拔出。另外,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上述触点位置控制机构允许触片构件的外伸平台通过滑板的开口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因而触点伸向插件插入空间后,插件与触点摩擦,或被插入插件插入空间,或从插件插入空间拔出。
因此,与涉及权利要求1的发明所述的情况一样,通过适当确定触点伸向插件插入空间的时间以及在插拔过程中、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对向触点的时间,触点便不与外部触点形成区域以外的插件表面摩擦了。
涉及权利要求3的发明的插件插头座,限定采用旨在适当确定触点接触插件的时间的结构。即涉及权利要求3的发明,在插件插入过程中,当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未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时,外伸平台与滑板的压条板继续维持重迭状态,当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时,则滑板的开口与外伸平台相对应。
作为这种结构,在插件插入过程中,当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未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时,滑板的压条板与外伸平台的重迭状态保持不变,因而触点不会与外部触点形成区域以外的插件表面摩擦。而且在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域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后,外伸平台通过滑板的开口靠近插件插入空间。因而触点与上述外部触点形成区域接触。另外,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这种结构的插件插头座,当把插件从插件插入空间拔出时,触点也不与外部触点形成区域以外的表面摩擦。
涉及权利要求4的发明的插件插头座限定采用如下结构随着插件的插入和拔出,滑板在推入位置被锁住或者该闭锁状态得以解除。
即涉及权利要求4的发明的插件插头座在滑板上设置有臂、头部、止挡部、卡合爪,在插座体上设置有导向面、开口、卡合部。上述臂在滑板上以单悬臂状态受到根部的支撑,并具有伸向插件插入方向的弹性;上述头部位于该臂的前端,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可伸向插件插入空间;位于该头部的前端向上的倾斜面为止挡插件的前端的止挡部;上述卡合爪也设在头部上。由于插件的作用,当滑板从初始位置向推入位置推移时,上述卡合爪也一起滑动,上述导向面阻止头部被插件按下并设置在插座体上;与此同时,当头部与导向面邻接,滑板达到推入位置时,上述开口则允许头部的卡合爪在插件的作用下,克服臂的弹力而落入其中,并使插件的前端越过头部;上述卡挡部则在插件拔出方向上止挡落入该开口的上述卡合爪。另外,与权利要求5有关的发明是这样一种插件插头座滑板、臂、头部和卡合爪是用合成树脂加工成为一体的。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由于行件的作用,当滑板从初始位置推到推入位置时,通过臂设置在该滑板上的头部的卡合爪钩住插座体的止挡部,因而滑板被锁在推入位置上。于是,即使滑板在插件拔出方向上受到被弹出的弹压,它也不会因此被弹回到初始位置,所以,在插件插入空间内,插件也保持插入状态。另外,在滑板处于上述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当拉动插入插件插入空间的插件使之沿插件拔出方向移动时,在插件前端从上述头部上方后退的时刻,由于臂的弹力作用,该头部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因而卡合爪脱离卡合部,闭锁状态得以解除,由于弹力的作用,滑板沿插件拔出方向弹出而回到初始位置。
再者,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则赋予臂以合成树脂特有的弹性,而且不需要由别的构件构成旨在锁住滑板的装置以及旨在解除闭锁状态的装置。
涉及权利要求6的发明插件插头座使插入插件插入空间的插件保持在其位置上。
即涉及权利要求6的发明是这样一种插件插头座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平面状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当卡合爪钩在卡合部上时,头部依靠臂的弹力弹压在插件上,插件则在该弹力的作用下夹压保持在头部和盖板之间。
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插件用与臂的弹力相称的力量,压在头部和盖板之间,保持在插入插件插入空间的位置上。另外,隔板作为补强插座体的要素而发挥作用,因而提高了插座体的强度。
涉及权利要求7的发明的插件插头座,其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平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该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在上述隔板上,加工有触片构件的“山峰”能够出入的开口。涉及权利要求8的发明的插件插头座其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平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该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在上述隔板上,形成有与头部形成松配合的开口。
在具有用隔板补强的插座体的插件插头座上,采取了旨在防止擦伤插件表面并使插入插座体的插件保持在其位置上的措施。
涉及权利要求9的发明为多极插件插头座,它具有多个触片构件。如果采用这种结构,则能与在外部触点形成区形成多个外部触点的插件相对应。


图1是大致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的插件插头座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插座体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正向视图。
图4是滑板的平面图。
图5是图4的V向视图。
图6是沿图4的VI~VI线放大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4的VII~VII线放大的剖视图。
图8是沿插件插头座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从背面看到的插件插头座的平面图。
图10是说明触点位置控制机构的斜视图。
图11是说明触点位置控制机构的斜视图。
图12是插件未插入时的剖视图,表示臂和头部等部分所处的状态。
图13是插件未插入时的剖视图,表示触点位置控制机构所处的状态。
图14是插件未插入时的说明图,表示开关装置所处的状态。
图15是插件未插入时的说明图,表示另外的开关装置所处的状态。
图16是插件插入时的剖视图,表示臂和头部等部分所处的状态。
图17是插件插入时的剖视图,表示触点位置控制机构所处的状态。
图18是插件插入时的说明图,表示开关装置所处的状态。
图19是插件插入时的说明图,表示另外的开关装置所处的状态。
图20是大致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插件插头座的主视图。
图21是大致说明以前的插件插头座的主视图。
图22插件的斜视图。
如图1所示,插件插头座包括插座体1、滑板4和盖板7。
如图1所示,插座体1横跨在中间断开的左右边框11、12之间,并与隔板13成为一体,它具有这样的结构能够在该隔板13的表面和背面分别形成插件插入空间S1和滑板收容空间S2。如图2所示,在上述隔板13上,设置有许多小的开口14,并前后排成两列,后述的触片构件25的“山峰”a能够出入这些开口14,与此同时,在这些开口队列的两侧也分别设置有开口15、15。另外,正如图9、图12及图16所示出的那样,在插座体1上,下壁17自插件插入方向A一侧的端部(前端部)向插件拔出方向B一侧(后方)伸出来。而且在上述下壁17上,设置有开口18、18和卡合部19、19,其中卡合部19、19是由上述开口18、18的后壁面形成的。这样的插座体1,用具有电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加工并使之成为一体。
盖板7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在它的左右两个端部设置有多个脚栓71,通过把脚栓71插入插入槽21(参照图1、图4、图9)而与插座体1组装在一起,其中插入槽21设置在插座体1的规定部位上。这样一来,正如图12~图14及图16~18所示出的那样。通过把盖板7组装在插座体1上,便形成了插件插入空间S1,该空间S1位于插座体1一侧的平板状隔板13和盖板7一侧的与隔板13相对的平面72之间,并且插件插入口M开在插座体1的后端。在本实施形态的插件插头座中,在盖板7上加工有四根凹入条73,这样,插件C插入这些凹入条73与上述隔板13之间的空隙时就不会摇摇晃晃了(参照图16~图18)。再者,盖板7兼有屏蔽板的作用。因此,在本盖板7上设有接地端子74。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钩扣41、41立在滑板4的左右两端,通过把这些钩扣41、41扣在导向部22、22上(如图8所示),滑板4便保持在插座体1上,而且滑板4收纳在上述隔板13背面的滑板收容空间S2内,如图2所示,上述导向部22、22是在插座体1上隔板13的左右端部加工而成的。此外,扣在上述导向部22、22上的钩扣41、41,可以在导向部22、22的前后位置前后滑动,直至被中间断开的边框11、12挡住为止。在图9中,用符号L表示了中间断开的边框11、12前后两侧的间隔。而且钩扣41、41移至后方象图8一样挡在边框11、12上,此时滑板4的位置被当作是初始位置。
另外,在滑板4上设有一对弹簧支架42、42,如图12和图16所示,用螺旋簧形成的弹簧体24、24分别介于上述弹簧支架42、42和设置在插座体1一侧的弹簧支架23、23之间,由于这些弹簧体24、24的作用,滑板4经常获得弹向插件拔出方向(即初始位置一侧)B的趋势。
更进一步说,滑板4是用合成树脂制造的,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设置有臂43、43。如图6所示,在臂43的前端具有头部44,而且在该头部44上设有卡合爪45。具体地说,利用在滑板4的规定部位设置“コ”字形,臂43便加工而成了,它在滑板4上以单悬臂状态受到根部46的支撑,并向插件插入方向延伸。头部44从臂43的前端向斜上方延伸并与臂43成为一体,卡合爪45则在头部44的下端加工而成。而且头部44具有前端朝上的斜面47,该斜面47成为止挡插件C前端的止挡部48。滑板4、臂43、头部44和卡合爪45为一体化的合成树脂的成型体。
如图12所示,当滑板4处于初始位置时,由于臂43的弹力作用,头部44与上述隔板13的开口15形成松配合并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此时,头部44和卡合17央在盖板7和插座体1的下壁17之间并能前后自由滑动。此外,当插件C的前端推动头部44的止挡部48、使得滑板4抵抗弹簧体24、24的弹力而向插件插入方向A推移(滑动)时,如图16所示,卡合爪45在下壁17的上表面即导向面17a上滑动,当该卡合爪45达到开口18的位置时,在插件C前端的作用下,头部44沿箭头e的方向按下,由此,卡合爪45落入开口18中。这样一来,由于卡合爪45落入开口18中,以前被头部44挡住的插件插入空间S1得以打开,在头部44和盖板7之间形成空隙S3,通过该空隙S3,插件C的顶端便可越过头部44。此外,由于弹簧体24的作用,滑板4在插件拔出方向B上获得弹压,因而在插件拔出方向B上,落入开口18的上述卡合爪45扣在卡合部19上。当卡合爪45扣在卡合部19上时,滑板4所处的位置为推入位置。而且越过头部44的插件C的前端被上述弹簧支架挡住,由此定位,此时,头部44凭借臂43的弹力弹压在插件C上,插件C则在该弹簧力的作用下,保持在头部44和盖板7之间。
其次,正如图4所示出的那样,在滑板4上,设置有开口49,它排成前后两列。其中开口49的前一部分比后一部分宽。另一方面,在插座体1上,从其前端安装有多个触片构件25。这些触片构件25,具有与插件C的外部触点112相配对的触点26,并具有弹性,可使它的触点26经常弹压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如图10、图11、图13、图17所示,触片构件25从插件插入方向A一侧的插座体1的端部沿插件拔出方向B延伸出来,它的顶部被弯成山峰一样的形状。触片构件25的“山峰”a的顶部被加工成上述触点26。而且触片构件25的“山峰”a能够出入在上述隔板13上形成的小开口14。另外,外伸平台28是这样加工而成的,即把加工触片构件25的平板切开并使一边向上翘起,以便使外伸平台28从倾斜部分27开始向插件的拔出方向B突出,其中倾斜部27比上述“山峰”a的顶部更靠近触片构件25的根部。而且由上述开口49、压条板51、触片构件25的上述外伸平台28构成了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其中压条板51在插件插入方向A一侧靠近开口49的地方。
该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介于触片构件25和滑板4之间,当滑板4处于初始位置时,正如图10和图13所示出的那样,压条板51与外伸平台28重迭,阻止外伸平台28凭借触片构件25的弹性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S1的方向移动。另外,当滑板4沿图11的箭头A的方向从初始位置滑到推入位置时,外伸平台28随即靠近开口49,当整个外伸平台28靠近开口49时,在触片构件25的弹力作用下,外伸平台28便可通过上述开口49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S1的方向移动了。
在本实施例的插件插头座中,外伸平台28通过开口49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S1的方向移动的时机,可按如下方法确定。即在插件插入过程中,当插件(用图22作过说明)C的外部触点形成区110未达到对向触片构件25上触点26的位置时,外伸平台28与滑板4的压条板51继续维持重迭状态,而当插件C的外部触点形成区110达到对向触片构件25上触点26的位置时,则滑板4的开口49靠近整个外伸平台28并与外伸平台28相对应。
本实施例的插件插头座为具有多个触片构件25的多极插件插头座,对于每一个触片构件25,它们均设置有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因此,正如图20所示出的那样,从外部通过插件插入口M看不到触点26。
为了检查插件是否插入,在本插件插头座上,装设有两种开关装置91、92。如图9、图15及图19所示,其中的一个开关装置91包括安装在插座体1上的一对常开触片构件93、94在滑板4上形成的凹进去的动作部52。此外,如图14及图18所示,另一个开关装置92具有安装在插座体1上的一对常开触片构件95、96,山形部97在内侧的触片构件96上弯曲形成,并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另外,这些开关装置91、92配备在没有设置上述臂43和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的地方。
下面参照图12~图19说明插件插头座的作用。
当弹簧体24推动滑板4并使之处于初始位置时,头部44象图12那样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压条板51象图13那样与外伸平台28重迭,触片构件25的触点26退出插件插入空间S1,开关装置92的一个触片构件96的山形部97象图14那样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另一个开关装置91的一个触片构件94象图15那样靠在滑板4的动作部52上。
如图16~图18所示,当把插件C从插件插入口M插向插件插入空间S1时,到插件C的前端被头部44的止挡部48止挡为止,压条板51象上述图13那样保持着与外伸平台28的重迭状态,触片构件25的触点26退出了插件插入空间S1,因而触点26不会摩擦插件C的表面。
插件C的前端被挡在止挡部48上之后,由于插件C的前端推动止挡部48,因而滑板4随着插件C的插入而向推入位置滑动。此时,滑动的卡合爪45支撑在下壁17的导向面17a上,因而头部44不会被插件C按下去。而且插件C的外部触点形成区110(参照图21)达到触片构件25上触点26的位置以后,外伸平台28通过滑板4的开口14沿图17的箭头f的方向靠近插件插入空间S1,因而触点26与上述外部触点形成区110(参照图21)相接触。
另外,在插件C的作用下,当滑板4从初始位置推至推入位置时,如图16所示,由于插件C越过头部44,因而上述头部44沿箭头e的方向被按下,它的卡合爪45落入插座体1的开口18中而扣在止挡部19上。滑板4处于闭锁状态。此时,头部44凭借臂43的弹力弹压在插件C上,插件C则在该弹力的作用下,夹压保持在头部44和盖板7之间,因而轻易地拔出插件C是不可能的。
另外,当滑块4推至推入位置时,如图19所示,在动作部分52的推动下,开关装置91的一个触片构件94弹压在另一个触片构件93上。与此同时,如图18所示,开关装置92的一个触片构件96,其山形部分97被插件C按下,弹压在另一个触片构件95上。这样一来,通过开关装置91、92是否闭合,就能判定插件C是否插入插件插入空间S1了。
在滑板4处于上述闭锁状态的情况下,当拉动插入插件插入空间S1的插件C使之滑插件拔出方向B移动时,在插件C的前端从上述头部44的上方后退的时刻,由于臂43的弹力作用,该头部44回归到原来的位置,因而卡合爪45脱离止挡部19,闭锁状态得以解除。因此,在弹簧体24的弹力作用下,滑板4回到初始位置。此外,当插件C的外部触点区110在滑板4的作用下,推回到不对向触点26的位置时,在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的作用下,压条板51与外伸平台28重迭,因而外伸平台28远离插件插入空间S1,触点26向插件插入空间S1外后退。因此,在拔出插件C时,触点26也不会与插件表面摩擦。在这种情况下,压条板51由于在触片构件25的倾斜部27上滑动并重失在外伸平台28上,因而不必担心压条板51挡住外伸平台28。
还有,肖滑板4回到初始位置时,开关装置91、92一同打开,表明插件C从插件插入空间S1中拔了出来。
按本发明制作的插件插头座,当插件插入或者拔出时,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以外的表面可以不与触片构件的触点相摩擦,因而不会擦伤插件表面。再者,为了不让插件表面与触片构件的触点相摩擦,这样的机构不是别的构件,而是设置在滑板上,因而不需要为该机构添置多余的部件,部件数量得以削减。并且使滑板中锁紧在推入位置的机构和解除锁紧的机构可以滑板主体和滑体座分配设置,为了构筑该机构,由于可不采用别的构件,因而与原来相比,减少了部件的数目。相应地使结构简化了。因此,本发明的插件插头座比原来的价格便宜。
权利要求
1.一种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滑板保持在具有插件插入空间的插座体上,并且能够在插座体前部的初始位置和插座体后部的推入位置之间滑插件的插拔方向滑动;该滑板常常在插件拔出方向上获得能够弹出的弹压;在该滑板上,设置有止挡部,该止挡部伸向插件插入空间,止挡插入该插件插入空间的插件的前端,并向插件插入方向推移;触片构件保持在插座体上,该触片构件具有与插件表面的外部触点相配对的触点,与此同时,该触片构件具有弹性,使其触点常常伸向插件插入空间地弹压;触点位置控制机构介于触片构件与滑板之间,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使触片构件所具有的触点抵抗触片构件的弹力退到插件插入空间外,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它又允许触点凭借触片构件的弹力伸向插件插入空间。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件插头座,触片构件的前端被弯成山峰一样的形状,触片构件从插件插入方向一侧的插座体的端部沿插件拔出方向延伸出来,并且该“山峰”的顶部形成触点;触点位置控制机构包括外伸平台、压条板、开口,其中上述外伸平台是这样形成的把加工触片构件的平板切开并使一边向上翘起,以便使外伸平台从倾斜部开始向插件的拔出方向突出,其中的倾斜部比上述“山峰”的顶部更靠近触片构件的根部;上述压条板设置在滑板上,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与上述外伸平台重迭,止挡外伸平台凭借触片构件的弹性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上述开口设置在滑板上靠近上述压条板的地方,随着滑板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允许上述外伸平台向接近插件插入空间的方向移动。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在插件插入过程中,当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未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时,外伸平台与滑板的压条板继续维持重迭状态,当插件的外部触点形成区达到对向触片构件触点的位置时,则滑板的开口与外伸平台相对应。
4.一种如权利要求1、2、3的任一项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在滑板上设置有臂、头部、止挡部、卡合爪,上述臂在滑板上以单悬臂状态受到根部的支撑,并具有伸向插件插入方向的弹性;上述头部设置于该臂的前端,当滑板处于初始位置时,可伸向插件插入空间;上述止挡部为位于头部的向上的倾斜面,止挡插件的前端;上述卡合爪也设在上述头部。在插座体上设置有导向面、开口、卡合部,由于插件的作用,当滑板从初始位置向推入位置推移时,上述卡合爪也一起滑动,上述导向面阻止头部被插件按下;当头部邻接导向面,滑板达到推入位置时,上述开口则允许头部的卡合爪在插件的作用下,克服臂的弹力而按入其中,并使插件的前端越过头部;上述卡合部的作用是在插件拔出方向上,卡合落入该开口的上述卡合爪。
5.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滑板、臂、头部和卡合爪是用合成树脂加工成为一体的。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当卡合爪钩在卡合部上时,头部凭借臂的弹力弹压在插件上,插件则在弹力的作用下夹住保持在头部和盖板之间。
7.一种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在上述隔板上,形成触片构件的“山峰”能够出入的开口。
8.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插件插入空间由位于平板状隔板与装在插座体上的盖板的与上述隔板相对的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其中隔板组装在插座体上,在其背面形成滑板收容空间,在上述隔板上,形成有与头部形成松配合的开口。
9.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插件插头座,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触片构件,属多极插件插头座。
全文摘要
在插座体1上,设置有用插件C的前端推动、从初始位置滑向推入位置的滑板4。在插座体1上,设置有触点位置控制机构8,当滑板4处于初始位置时,使触点26退至插件插入空间S1外,当滑板4达到推入位置时,使触点26伸向插件插入空间S1。当滑板4处于初始位置时,滑板4的卡合爪脱离插座体1的卡合部。当滑板4达到推入位置时,滑板4的卡合爪钩在卡合部上,并在该位置锁住滑板。
文档编号G06K7/00GK1159669SQ96123299
公开日1997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14日
发明者草壁俊人, 兼子嘉广 申请人:星电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