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器的手指法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26阅读:8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计算器的手指法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的计算器键盘,特别是一种能用五只手指与键盘有规律地配合进行运算的装置。
现有大多数计算器键盘上的按键是小于2.5平方厘米的小方键,数量在二十个以上。在计算器输入数据时,首先要眼帮助确定键的位置,然后按键输入。由于人的生理条件限制,大脑、眼、手不易快速协调工作。这样,大量输入数据时,计算器本身高速、准确的计算优点几乎被使用者输入数据缓慢、易出差错所抵消,使得在作连续加、减运算时工作效率低于算盘。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手指法的计算器键盘,熟悉后可以减少眼看键盘的环节,且手指敲击动作适合人的生理条件特点。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用一只普通薄手套,在其五指指尖部各装一片面积为0.3×1.5厘米的金属薄片作为触头,用五根细导线分别连接各金属片,然后从手套口引出接到逻辑电路中。改进的键盘是A、B、C、D四块面积为6×12厘米的金属板作为键板组成键盘,用四根导线分别接到逻辑电路中。使用者手戴上述手套,当姆指触头接触到A板时,通过逻辑电路作用,此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的键盘上按了一下“0”键。当食指触头接触到A板时,通过逻辑电路作用,此时相当于按了一下“1”键。以此类推,当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A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2”、“3”、“4”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B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5”、“6”、“7”、“8”、“9”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C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M+”、“C”键。当姆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姆指上触头分别接触到D板时,相当于在现有计算器键盘上分别按了一下“+/-”、“%”、“=”、“÷”、“×”键。
装置的键板间做成B板比A板高2毫米,D板与C板高相同,这样可增加接触时的手感。
由于本装置键板面积大、数量少、键板之间高度不一样、操作规律简单。这样,在熟练后就形成大脑想按某一键时,就不需要眼先帮助确定键的位置,然后再按键。而是大脑通过条件反射直接指挥手指去敲击键板,人的这一反应过程适合快速协调动作。达到了不看键盘、进行快速、可靠运算之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键盘和手套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路的逻辑图。
参照图1,一个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形与手指指尖曲面一致的薄金属片,安装在手套的指尖部。五指各金属片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图2中E~I点上。键盘是由A~D四块金属板组成,它们相互绝缘地组装在本装置的上表面。四块板分别用导线连接到图2的A~D点上。图2电路元件装在装置下面。图2中A~D点分别连接RC延时电路,经过非门输出。E~I后是T1~T5非门,分别经过开关管、RC延时电路、非门输出。每一路开关管都经过一个或门受其他四路输出的控制。九路输出和二十个与门连接,他们之间关系的逻辑表达式为Z1=TA·TE Z5=TA·TF Z9=TA·TGZ2=TB·TE Z6=TB·TF Z10=TB·TGZ3=TC·TF Z7=TC·TF Z11=TC·TGZ4=TD·TE Z8=TD·TF Z12=TD·TGZ13=TA·TH Z17=TA·TIZ14=TB·TH Z18=TB·TIZ15=TC·TH Z19=TC·TIZ16=TD·TH Z20=TD·TIZ1~Z20输出分别接有一个模拟开关,模拟开关输出端接到计算器的“0”~“9”、“+”、“-”、“×”、“÷”、“·”、“C”、“M+”、“%”、“+/-”键下面的接触点上。
由于电路一致性强,只举一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当姆指触头接触到A板时,图1中引线A与E接通,此时图2中的A与E点接通。A路中的电容C上电压加到了T1基极,使T1导通并为C提供放电回路。E路上电容C通过开关管和T1放电。当两路上的C都放电到非门的关门电平后,两非门输出均为1态。Z1=TA·TE。所以,Z1为1态,模拟开关接通,接通了“0”键下面的接点,这时就相当于按了一下“0”键。在非门输出1态同时,使F~I路的或门输出也为1态,控制这四路的开关管截止。当姆指离开A板时(长时间不离开状态也不会改变,此时由电源通过A路上的R向T1提供基极饱和电流)T1截止,电源通过两路上R向两C充电。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路C上电压都充到了非门的开门电平,这时非门状态变为0态,Z1也为0态,模拟开关断开。同时,F~I路上的或门输出0态,为开关管提供了一个导通的基极电压。图2中3KΩ电阻为保护非门输入端用。
其他各路工作原理也与A、E路相同。
有时因某种原因会产生1.戴上述手套去拿金属物,造成E~I点任何两个以上点相互接通。由于他们是同电位,非门不会导通。就是由于某种原因有两路以上同时导通,由于这时A~B路输出为0态,二十个与门输出状态仍不变。2.键板A~D任何两点以上被金属物接通,情况和1相同,都不会错误动作。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电路元件选择T1~T5用3DK2,B>60。开关管用3CG21B>30,非门用CC4069B,或门用CC4072B,与门用CC4081B,模拟开关用CC4066B。R=500KΩ C=0.22μf。
权利要求
1.一个有十个以上输入端的计算器的输入方式,其特征是手指法输入。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其装置特征在于a、一只手套的五指指尖部各装有一个导电体作为触头,b、几块金属板作为键板组成键盘,c、手套触头、键板通过电路与计算器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中的计算器手指法键盘,其特征是各触头分别与各键板的不同组合接触,通过电路便输出代表不同的固定数字符和运算符的信号,送到计算器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
2中的计算器手指法键盘,其特征是键板数量为3~9块,面积为20~180平方厘米,各键板之间相互绝缘、高度不同地安装在一起。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器的手指法键盘装置。本装置由四块金属键板和一只指尖带金属触头的手套及逻辑电路组成,与计算器输入键并联使用。手套各触头和各键板接触组合成固定数字和运算符。输入数据时,只要用相应触头接触键板即可。
文档编号G06C7/02GK86208825SQ86208825
公开日1987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86年11月3日
发明者杨建平 申请人:杨建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