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码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194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越码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汉字编码及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方法。
现有技术中,用于电子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汉字编码已为数不少,其中,声形码有着独特的技术特点,为汉字编码法中的一个分支。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相关的声形码,虽能据其处理中文信息,但存在的缺陷有(1)没有将《新华字典》以及人们日常书写习惯都认同的“点”笔划列入基本笔划,给使用带来不便;(2)一些笔划组合规定了先后顺序,难以轻易掌握;(3)其声码易被人们混淆;(4)以字的结构是否紧密来区分独体字与非独体字,由于结构紧密本身是相对而言的,从而为用户取码造成模糊信息;(5)对于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取码(包括合体字的拆分)亦不尽合理;(6)对不认识的字或是读音不准的字无法打出;(7)特定键的设置不尽合理。
我们知道,随着人们消费层次的提高,个人电脑正进入普及时代。为中国人设计的电脑必须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与活动习惯,平台的汉化与软件的汉化是区别中外电脑操作的最大特点之一,与此同时产生的问题是没有一种汉字输入法象英文输入一样简捷、快速、易学难忘。目前一些应用较多的编码仍存在规则繁琐、难学易忘的缺点,不适于非打字专业人员使用。一套优秀的编码法应当具有的特点包括(1)编码规则简单,能让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2)键面安排象英文字母键盘一样明了。(3)掌握方法后不易忘记,(4)重码少、输入速度快。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超越码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具有易学易记,符合人们书写汉字及笔划顺序习惯以及重码少、输入速度快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编码及其在国际标准健盘上的分布是[Q(氵)点],[W(艹)横],[E(口)竖],[R(土、士)点点],[T点点],[U点撇],[I点折],[O(日、目)点捺],[P(虫、 )捺],[{()],[A(木)撇],[S撇捺],[D撇折],[F撇撇],[G横横],[H横竖],(J横撇],[K横折],[L(小)横捺],[(石)],[Z(扌)折],[X(月)折捺],[C折折][V(女)竖竖],[B竖撇],[N竖折],[M(钅)竖捺]。
上述每一方括号代表一个键位,其中英文字母及“{”、“”符号表示该键在国际通用标准键盘上相应的位置,圆括号中符号为部首代码,汉字为笔划或组合笔划代码名称。具体分布参见附图。
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编码包括单笔键、双笔键和部首键。
单笔键点(Q)、横(W)、竖(E)、撇(A)、折(Z)、捺(P),依“点横竖撇折捺”之顺序设置,分别置于Q、W、E、A、Z、P键位;双笔键以每两种笔划的组合对应一个键,两笔之间无先后顺序之分(如“点横”与“横点”都对应同一键),依“点横竖撇折捺”的先后顺序每一个笔划与其本身及身后的笔划相组合对应一个键区,包括在键盘上从“R”至“O”分别对应“点点”、“点横”、“点竖”、“点撇”、“点折”、“点捺”,从“G”至“L”分别对应“横横”、“横竖”、“横撇”、“横折”、“横捺”、从“V”至“M”分别对应“竖竖”、“竖撇”、“竖折”、“竖捺”,从“F”至“S”分别对应“撇撇”、“撇折”、“撇捺”,从“C”至“X”分别对应“折折”、“折捺”;部首键为提高输入速度,特别设置的部首键有Q(氵)、W(艹)、E(口)、R(士、土)、O(日、目)、P(虫、
)、{()、A(木)、L(小)、(石)、Z(扌)、X(月)、V(女)、M(钅)。本发明还以“V”键为拼音万能键,对读不准音的字击此键选择。
本发明所称的独体字是指有一笔从左贯串至右或是从上贯串至下的字,否则为非独体字。本发明的编码由声码(第一键)和形码(第二、或第二、三、或每二、三、四键)组成,其取码规则是(1)声码部份为第一键,输入汉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读不准音的击“V”键选择,并将Ch、Zh、Sh、N分别归至C、Z、S、L键;(2)形码部份依汉字及笔划书写顺序,输入相应形码;a、对于独体字,依笔划顺序,以每两笔对应一键输入双笔键。如“人”字,先输入拼音键“R”,再击“撇捺”双笔键“S”;又如“天”字,先击“T”拼音键,再按“横横”键“G”即可;b、对于可分为左右、上下、内外两部份的非独体字,先对第一部份(左、上、外)按双笔键输入,当该部份有四笔或四笔以上时,依前四笔输入两个双笔键(即第二、三键),如“鞍”字的第一部份“革”,输入“横竖”、“竖横”两键H、H;该部份只有三笔时,先输入一个双笔键,再输入一个单笔键(第三键),如“彼”字的“彳”,先输入“撇撇”的双笔键“F”,再输入“竖”的单笔键E;该部份只有两笔时输入一个双笔键,如“偏”的“亻”,输入“撇竖”双笔键B;而当该部份只有一笔时,输入一个单笔键,如“旧”字,输入“竖”单笔键E;c、若依上述b规则输入后仍未出现该字,则对上述第二部份(右、下、内)按书写顺序以双笔键输入,直到该字出现,总键数至多四键(含声码);d、对于不能明确区分为上下结构的字依书写顺序先输入两个双笔键,读两键所在笔划为该字第一部份,余下为第二部份,仍依上述规则取码。例如“襄”字第一部份为
余下为第二部份;e、只有一键、二键、三键的字,加击一个空格键即可输入。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国、因、困”的外部“口”与部首键E的“口”不同,后者用于“员、嘴、吧、吊”一类字,前者以“竖折”双笔键N和“横”单笔键W表示。本发明的“V”键主要提供汉字选择,即从显示行中的1至10个汉字中进行选择(至多四键)。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将所有汉字笔划分为点、横、竖、撇、折(包括所有带折的笔划)、捺,并依该六种基本笔划顺序(即点横竖撇折捺之顺序)组合编码,遵循了人们书写汉字及汉字笔划的习惯,结合汉字读音并针对较多声码或声形码中要求读音很准的缺陷而设置“V”键万能帮助码,设计出本发明技术方案。本发明经精心研究,科学设置了编码的键面布局,为用户快速掌握超越码起到积极作用。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为一种超越码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具有易学易记的特点,符合人们书写汉字及笔划的习惯,汉字取码简洁明了,克服了南方口音的用户(使用者)发音下准而难以正确输入的缺陷。本发明采用汉字拼音字母输入国标一、二级共七千余汉字,仅有九十个重码(其中六十多个汉字为非常用汉字),重码率低,输入汉字速度快。


附图是代码在键面的分布。
本发明编码举例(依汉字、声码、形码次序列出)一、左右结构阿 an.暖ao.矮 ahh, 鞍ahh。二、上下结构蔼aw,安ayz,螯agh, 案ayc,三、包围结构房fIJ, 庆QTA,病BTU。
权利要求
1.一种超越码电子计算机汉字输入法,其特征是,编码及其在国际标准键盘上的分布是[Q(氵)点],[W(艹)横],[E(口)竖],[R(土、士)点点]。[T点点][Y点竖],[U点撇],[I点折],[O(日、目)点捺],[P(虫、 )捺],[{()],[A(木)撇],[S撇捺],[D撇折],[F撇撇],[G横横],[H横竖],[J横撇],[K横折],[L(小)横捺],[(石)],[Z(扌)折],[X(月)折捺],[C折折][V(女)竖竖],[B竖撇],[N竖折],[M(钅)竖捺]。上述每一方括号代表一个键位,其中英文字母及“{”、“”符号表示该键在国际通用标准键盘上相应的位置,圆括号中符号为部首代码,汉字为笔划或组合笔划代码名称;本发明取码规则是(1)声码部份为第一键,输入汉字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读不准音的击“V”键选择,将ch、zh、sh、n分别归入C、Z、S、L键;(2)形码部份依汉字及笔划书写顺序,输入相应形码;a、对于独体字,依笔划顺序,以每两笔对应一键输入双笔键;b、对于可分为左右、上下、内外两部份的非独体字,先对第一部份(左、上、外)按双笔键输入,当该部份有四笔或四笔以上时,依前四笔输入两个双笔键;当其只有三笔时,先输入一个双笔键再输入一个单笔键;当其只有两笔时,输入一个双笔键;当其只有一笔时,输入一个单笔键;c、若依上述b规则输入后仍未出字的,则对所述第二部份按书写顺序输入双笔键;d、对于不能明确分为上下结构的字,依书写顺序输入两个双笔键;e、只有一键、二键、三键的字,加击一个空格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汉字编码法,它在国际标准键盘上合理分布,基本代码包括点、横、竖、点点、点横、点竖、点撇、点折、点捺、捺、撇、撇捺、撇折、撇撇、横横、横竖、横撇、横折、横捺、折、折捺、折折、竖竖、竖撇、竖折、竖捺,还包括十八个部首码和一个万能拼音帮助键(V)键。本发明为声形码,具有键面布局明了、易学易记、输入速度快、重码率低的特点,对发音不准者亦可方便输入。
文档编号G06F3/023GK1201176SQ97108089
公开日1998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3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3日
发明者曾正黎 申请人:曾正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