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13382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地图领域内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作通信行业的信道预设、指挥决策、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场合的集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兵要地志信息及其它各类文字、图像信息于一体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
多年来,我国无论军用、民用基本上使用的地形图均为印刷的纸地图,方便的电子地图则很少应用,而信息量大可视性好的地理信息使用的单位更很少。主要原因是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虽取得了一些进展,有部分专用性地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但在许多领域当中的应用尚处于刚起步发展阶段,特别是在通用性和实用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在三维显示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二种,其一、使用大量的人力由专门的单位进行地图的分层重绘或采用专用的分版图和专用的管理系统进行,因工作量大、专业性强、系统庞大难以普及;其二、利于航空拍照(卫星或飞机),将空中拍摄的地貌照片配合高程信息,进行三维显示,此种方法可视性好,但航拍的照片地域连续性差,每次拍摄由于气候和角度等原因,使照片显示的地貌不同,量化困难,同时没有相当于纸地图的覆盖全国各地的照片,而拍照价格昂贵,不能大面积制作三维电子沙盘,使其难以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纸地图的集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兵要地志信息及其各类文字、图像信息、即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生产容易、成本低廉、便于普及推广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计算机1、数据采集存储器2、网卡3、网卡4、高分辨率监示器5、设备接口板6、TVGA卡7、图像板8、图形处理板9、数据压缩卡10、PC总线11组成。其中计算机1内通过双向PC总线11插接网卡4,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设备接口板6后与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连接,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与外接的绘图机13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TVGA卡7后与外接的显示器14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图像板8后与高分辨率显示器5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图形处理板9后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并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与数据压缩卡10连接,数据采集存储器2内通过PC总线11插接网卡3、并外接显示器15,网卡3、4之间用细缆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本实用新型设备接口板6由地址译码器16、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插头21、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组成。其中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出入端1至8脚通过8根双向数据总线D分别与中断判优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出入端各1至8脚并接、出端9至13脚通过5根管理总线G分别与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和GPIB适配器19入端各9至13脚连接、出入端14至16脚通过3根双向信息交换总线X分别与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和GPIB适配器19出入端各14至16脚连接、出入端18至25脚通过8根双向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入端1至8脚连接、出入端26至33脚通过8根双向数据总线D与PC总线11出入端9至16脚连接、入端34至41脚通过8根控制总线C与PC总线11出端17至24脚连接、入端17脚分别与地址译码器16出端10脚及GPIB适配器19入端33脚并联、出端42脚接电源+V电压端、出端43脚接地端;地址译码器16出入端1至8脚通过双向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入端25至32脚连接、入端9脚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2脚连接、出端11脚接地端、出端12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中断判优器17入端19脚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1脚连接、入端18脚与DMA判优器18出端23脚连接、入端17脚与GPIB适配器19出端34脚连接、入端21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20脚接地端;DMA判优器18入端17脚、出端18脚分别与GPIB适配器19出端35脚及入端36脚连接、入端19、20脚二根中断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6、7连接、入端21脚接地端、入端22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入端3、4、5脚三根中断选通线与PC总线11出端33至35脚连接;GPIB适配器19出入端17至32脚通过双向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与插头21入端17至32脚连接、入端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38脚接地端;插头21出入端1至8脚通过8根双向数据总线D、出入端9至13脚通过5根管理总线G、出入端14至16脚通过3根双向信息交换总线X分别与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的出入端1至8脚、出入端9至13脚、出入端14至16脚连接,PC总线11入端36脚接地端,入端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图形处理板9由接口电路23、图形处理器24、GAL控制器25、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位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D/A转换器31、串行接口32、33、模拟开关34组成。其中接口电路23入端1至24脚通过24根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端38至61脚连接、出入端25至40脚通过16根双向数据总线D与PC总线11出入端62至77脚连接、出端41至72脚通过32根双向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与图形处理器24出入端1至32脚连接、入端73、74脚并接地端、入端75、76脚并接电源+V电压端;图形处理器24出端33至64脚通过32根地址数据复用总线分别与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位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串行接口器32、33的各入端1至32脚并接、出端65至73脚通过9根行列复用地址总线分别与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GAL控制器25的各入端1至9脚并接、入端74、75脚并接电源、出端76、77脚并接地端;GAL控制器25出端11脚与覆盖位面存储器29入端33脚连接、出端12脚与主视频存储器28入端33脚连接、入端10脚与逻辑控制器27出端10脚连接、出端13脚接地端、入端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可编程晶振26出端16脚与D/A转换器31入端56脚连接、出端15脚与图形处理器24入端78脚连接、入端10脚与逻辑控制器27出端15脚连接、出端11、12脚与地端并接、入端13、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逻辑控制器27出端11脚、12脚与地端并接、入端13、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主视频存储器28入端66、6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出端68、69脚与地端连接、出端34至65脚通过32根像素数据总线与D/A转换器31入端1至32脚连接;覆盖位面存储器29出端38至53脚通过16根像素数据总线与D/A转换器31入端33至48脚连接、出端34、35脚与地端并接、入端36、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D/A转换器31入端52、53脚与地端连接、入端54、55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出端49、50、51脚分别通过三色信号线与模拟开关34入端1、2、3脚连接;串行接口32、33的各出端33、34脚接地端、各入端35、36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各出端37脚分别与外接接口A、B端连接;模拟开关34出端4至8脚分别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各1至5脚连接、入端9、10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11、12脚与地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在计算机1中插入了专用图形处理板9、数据压缩卡10,构成了信息的并行处理,提高了对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兵要地志信息及其各类文字、图像信息,即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处理功能。
2、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计算机1中插入了图像板8、连接了数据采集存储器2、网卡3、4等大规模集成器件,实现在纸地图的基础上,构造三维地理信息,特别使通信行业信道预设、指挥决策、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场合形成综合性信息资源库,应用时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因此成本低廉、经济实用。
3、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装置与外接设备连接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精度高,且生产容易,具有广阔的普及和推广应用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接口板6的电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形处理板9的电原理图。
参照图1至3,本实用新型由计算机1、数据采集存储器2、网卡3、4、高分辨率监视器5、设备接口板6、TVGA卡7、图像板8、图形处理板9、数据压缩卡10、PC总线11组成。其中计算机1内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设备接口板6后与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连接,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与外接的绘图机13连接。实施例由计算机1、设备接口板6、以及通过PC总线11构成了扫描输入部分,由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将纸地图以点阵格式扫描转化为数字地图,通过设备接口板6、PC总线11存储到计算机1内,计算机1可对扫描的幅面、分辨率、颜色等进行控制调整。本实用新型设备接口板6由地址译码器16、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插头21、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组成,图2是本实用新型设备接口板6的电原理图,实施例按图2连接线路。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通过8条数据线D、5条管理线G、3条信息交换线X由插头21转接与GPIB适配器19连接,GPIB适配器即为通用设备接口适配器,它能执行IEEE-488接口的全部功能,用来构成控制、监控接口的功能并把命令和数据输入或输出,插头21其作用作为GPIB适配器19和外接彩色扫描仪12之间数据地址复用总线转接的连接插头。8条数据线D形成了双向数据和命令通道,5条管理线G执行总线的各种控制功能,3条信息交换线X提供了协调数据传输的互锁信息交换。计算机1通过PC总线11中的地址总线A、数据总线D、控制总线C与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连接,由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引出的数据总线D、管理总线G、信息交换总线X又分别与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连接,由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入端17脚引入的一根选通线与地址译码器16、GPIB适配器19连接。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其作用通过双向数据总线D在GPIB适配器19和插头21之间的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之间处理数据传输。地址译码器16其作用监控各地址线A,识别何时GPIB适配器19的I/O地址出现在PC总线上并允许对GPIB适配器19进行读写操作。中断判优器17其作用识别何时中断信号已经许可或禁止并相应地让中断信号或阻断由其入端17脚连接的中断优先级判断线与GPIB适配器19连接,以达到对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和GPIB适配器19之间的数据传输选择。DMA判优器18为高速数据存储交换判优器,其作用识别何时数据存储交换许可或禁止,以及最后的高速数据存储交换何时发生,同时还发出高速数据存储交换请求并将认可信号由其入端17脚、出端18脚连接的二根高速数据存储交换选通线输入输出GPIB适配器19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控制。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其作用决定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中I/O端口地址,由PC总线11输出的三个中断选通信号输入其入端3、4、5脚,由其出端1脚输出中断选优控制信号至中断判优器17进行中断选择,由其出端2脚输出口地址选通信号至地址译码器16以提供其它部件的口地址信号,由其出端6、7脚输出的中断控制信号输入DMA判优器18进行高速数据传输选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计算机1采用市售“研华”IPC-610型486工业控制计算机制作;地址译码器16采用市售100170集成块制作;中断判优器17采用市售跳接线和PLS153N型集成块制作,中断线由此板槽边缘连接器上面的两排插脚上的跨接线选择;DMA判优器18采用市售跳线器、74LS126AP和SN7432N型集成块制作,DMA通道是由此板上位于I/O槽边缘的几排插脚上的跨接线选择的;GPIB适配器19采用市售UPD7210型集成块制作,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采用市售Z14ADRS型8位开关制作;插头21采用市售24针插头制作,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采用市售74LS245、DS75160AN、DS75162AN型集成块制作。
本实用新型在计算机1中,通过双向PC总线11插接TVGA卡7后与外接显示器14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插接图像板8后与外接显示器14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插接图形处理板9后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与数据压缩卡10连接。实施例由计算机1、高分辨率监视器5、TVGA卡7、图像板8、图形处理板9、数据压缩卡10及外接显示器14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数据处理及显示部分。其作用对已存储在计算机1中的扫描后的数字地图进行分层处理,使地图层次分明,清晰易读,然后经PC总线11输入到TVGA卡7。TVGA卡7即是计算机1与显示器14之间的显示驱动卡。实施例根据地图的图形要素和彩色特征,将电子地图分为交通、等高线、水系、植被四层,经TVGA卡7输出到外接显示器14上进行显示,同时通过计算机1外接的绘图机13将电子地图上的附加信息进行绘制。图像板8其作用采集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图像信息,包括公路、铁路、居民地、桥梁、湖泊和水库、河流、等高线及植被等地理图像信息,将这些图像信息存储并输入高分辨率监视器5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图形处理板9的作用主要对分层后的电子地图进行噪声去除,断线修补、边缘检测、疏化处理、细化处理等,进一步提高电子地图的清晰度,本实用新型图形处理板9由接口电路23、图形处理器24、GAL控制器25、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位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D/A转换器31、串行接口32、33、模拟开关34组成,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形处理板9实施例的电原理接线图,并按其连接线路。经外接彩色扫描仪12扫描输出的数字地图经设备接口板6输入并存储到计算机1中,计算机1经PC总线11把电子地图通过数据总线D、地址总线A、输入接口电路23,接口电路23其作用为TMS34020与ISABUS(即PC标准工业总线)之间传送数据、指令等作为桥梁,实施例采用市售TMP34094型集成块制作接口电路。接口电路23通过数据地址复用总线把电子地图输入图形处理器24,图形处理器24其作用为高级32位图形微处理集成块,通过编程实现作图的硬件加速,并产生行、列复用地址信号分别输入GAL控制器25、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可编程晶振26其作用通过编程可改变点时钟的频率,产生时钟信号,其输出的串行时钟信号输入图形处理器24入端28脚、输出点时钟信号输入D/A转换器31入端56脚。逻辑控制器27其作用产生主视频存储器28、数据存储器30及外设需要的控制信号,输出的地址控制信号输入可编程晶振26入端10脚,进行编程控制,输出的另一路地址控制信号输入GAL控制器25入端10脚进行图像处理、编程控制。GAL控制器25为专用可编程控制器,其作用是对要进行处理的图形进行编程控制、为主视频存储器28(VRAM)和覆盖位面存储器29(OVERLAY)提供行、列地址。实施例图形处理器24采用市售TMS34020集成块图形处理器制作。GAL控制器25采用市售GAL20V8B-D431J02和GAL20V8B-D515D05型专用集成块制作。可编程晶振26采用市售ICS1516型集成块制作,逻辑控制器27采用市售TPGA A1020型集成块制作。经图形处理器24处理后的图像信号通过地址数据复用总线分别输入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串行接口32、33的各入端1至32脚,主视频存储器28其作用提供桢缓存,使显示的图形即显即存。实施例主视频存储器28(VRAM)采用八块市售D482234LE-70型集成块制作。覆盖面存储器29其作用提供叠加于显示存储器上的显示面,覆盖面上可和底图叠加,可和底图一样作图,形成底图的透明图。实施例覆盖面存储器29(OVERLAY)采用二块市售4218160-60型集成块制作。数据存储器30其作用其一存储程序,其二存放需显示的数据,实施例数据存储器30(DRAM)采用8块市售TC5118160BJ-60集成块制作。串行接口32、33、其作用满足国际通用标准的RS-232接口,可接键盘、MOUSE、也可通过它向自身发送数据,实施例均采用市售SCN2661CC1A28型、MC1488N型、MC1489AP型集成块制作。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面存储器29分别通过像素数据线把图像主视频信号、图像覆盖面信号输入到D/A转换器31入端1至32脚及32至48脚,D/A转换器31其作用将数字像素信号转换为模拟RGB信号输出,并由其输出的电子地图三色视频信号线,即红、绿、兰视频信号线分别输入模拟开关34入端1、2、3脚。模拟开关34其作用于D/A转换器与VGA模拟信号间的切换,在其输出红、兰、绿三色模拟信号、水平信号及同步信号分别输入高分辨率监视器5将经过图形处理后的电子地图高清晰的显示。实施例D/A转换器31采用市售BT459KG110型集成块制作。模拟开关34采用市售QS3383模拟开关制作。高分辨率监视器5实施例采用日本原装EIZO机芯自制加固制作。
本实用新型数据压缩卡10其作用可随时对各种数据进行压缩,以节约存储空间。并由计算机1、TVGA卡7、数据压缩卡10、高分辨率监示器5构成立体地形处理部分。计算机1对存储的数字电子地图输入TVGA卡7处理显示,同时对矢量化后的等高线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取高程数据,输入高分辨率监视器5中可获得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三维立体电子地图。并把三维立体电子地图在屏幕上绘制出来。实施例TVGA卡7采用市售8900C型板,图像板(8)采用TAIWAN VIDEO PLUS型图像板制作,数据压缩卡10采用TAIWAN IMAGE COM型数据压缩卡制作。
本实用新型计算机1、数据采集存储器2、网卡3、4构成地理信息数据库部分,计算机1存储电子地图点阵数据、矢量数据、空间实体的相关信息(图像、声音等),而数据采集存储器2其作用主要存储电子地图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包括公路、铁路、居民地、桥梁、湖泊和水库、河流、等高线及植被等等。还存储地名数据信息、相关图像语音信息、专用符号信息等。数据采集存储器2及计算机1中的信息通过网卡3、4、PC总线11可以方便地进行检索、查询、增加、删除、修改及显示播放等操作,经数据采集存储器2处理后的信息,通过外接的显示器15显示,提供专业部门之间快速传递各类态势信息,供决策使用。网卡3、4其作用加快传递数据的速度,设备组网后可使数据共享,更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的能力。实施例网卡3、4采用市售SC029、SC039型号的以太网卡制作。数据采集存储器2采用“研华”PIC-610工控型集成部件制作,其工作平台为ORACLE7数据库。本实用新型电源+V电压端输出的工作电压为+5V,实施例直接采用计算机1中提供的输出电压。
本实用新型简要工作原理如下利用外接彩色扫描仪12对纸地图进行扫描,通过设备接口板6、计算机1将任意区域的纸地图以点阵格式扫描存储形成数字电子地图。再利用计算机1、TVGA卡7、图形处理板9对形成的数字电子地图进行切割、拼接、分层处理,一般以等高线层、交通层、水系层和植被层进行分层,再通过图形处理板9对分层图进行自动去噪、细化、疏化、补断等工作。利用图像板8采集与地理信息相关的图像信息并进行建库存储供后期使用。利用计算机1存储地图点阵数据、矢量数据,空间实体的相关信息(图像、声音等),利用数据采集存储器2存储空间实体的属性信息,包括公路、铁路、居民地、桥梁、湖泊和水库、河流、等高线及植被等。通过网卡3、4由计算机1对上述信息方便地进行检索、查询、增加、删除、修改及显示播放等操作。数据压缩卡10可随时对各种数据进行压缩,以节约存储空间。再通过TVGA卡7对矢量化后的等高线进行网格化处理获取高程数据,结合数据库中的水系、交通数据,快速运算生成立体感极强的三维电子地图,可在其上进行三维地形表面分析,如地表面积的计算、土石方计算、高程测量、沿地表的距离测量、坡度坡向分析、通视分析、剖面分析和最小邻域分配的计算等等。在高分辨率监视器中进行显示,还可利用计算机1对三维电子地图上进行专用符号及说明文字的标注,并入库存储,还可随时增删、修改。并可进行放大、缩小、平移、旋转、闪烁、大范围快速漫游的操作,因此,对信息有很强的处理功能。
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如下将本实用新型网卡3的元器件安装在一块长×宽为120×110毫米的印制板上,将印制板插入数据采集存储器2的插槽内;将网卡4、设备接口板6、TVGA卡7的元器件安装在长×宽为120×110毫米的印制板上,图像板8安装在一块长×宽为245×110毫米印制板上,图形处理板9安装在一块长×宽为340×110毫米印制板上,数据压缩卡10安装在一块长×宽为205×110毫米的印制板上,然后把印制板均插在计算机1内的PC总线11的插槽内;高分辨率监视器5安置在计算机1的机箱上,按图1、图2连接线路,各部件工作电压直接利用计算机1中的电源输出+5V电压,在计算机1的后面板上安装有设备接口板6与外接彩色扫描仪器12的连接插座、安装有计算机1与外接绘图机13的并行接口、安装有TVGA卡7与外接显示器14的连接插座、安装有数据采集存储器2与外接显示器15的连接插座,以及还安装有图像板8、图形处理板9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的两个连接插座。各部件插座与外接设备之间的连接均通过电缆线连接,至此组装成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一种由计算机(1)、数据采集存储器(2)、网卡(3)、(4)、高分辨率监示器(5)、TVGA卡(7)、图像板(8)、数据压缩卡(10)、PC总线(11)组成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设备接口板(6)、图形处理板(9)组成,其中计算机(1)通过双向PC总线(11)插接网卡(4)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设备接口板(6)后与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连接,计算机(1)通过并行接口与外接的绘图机(13)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TVGA卡(7)后与外接的显示器(14)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图像板(8)后与高分辨率显示器(5)连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串接图形处理板(9)后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并接,通过双向PC总线(11)与数据压缩卡(10)连接,数据采集存储器(2)通过PC总线(11)插接网卡(3)连接、并外接显示器(15),网卡(3)、(4)之间用细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备接口板(6)由地址译码器(16)、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插头(21)、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组成,其中缓冲和数据路径选择器(22)出入端1至8脚通过8根双向数据总线D分别与中断判优(17)、DMA判优器(18)和GPIB适配器(19)出入端各1至8脚连接、出端9至13脚通过5根管理总线G分别与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和GPIB适配器(19)入端各9至13脚连接、出入端14至16脚通过3根双向信息交换总线X分别与中断判优器(17)、DMA判优器(18)、GPIB适配器(19)出入端各14至16脚连接、出入端18至25脚通过8根双向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入端1至8脚连接、出入端26至33脚通过8根双上向数据总线D与PC总线(11)出入端9至16脚连接、入端34至41脚通过8根控制总线C与PC总线(11)出端17至24脚连接、入端17脚分别与地址译码器(16)出端10脚及GPIB适配器(19)入端33脚并联、出端42脚接电源+V电压端、出端43脚接地端;地址译码器(16)出入端1至8脚通过双向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入端25至32脚连接、入端9脚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2脚连接、出端11脚接地端、出端12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中断判优器(17)入端19脚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1脚连接、入端18脚与DMA判优器(18)出端23脚连接、入端17脚与GPIB适配器(19)出端34脚连接、入端21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20脚接地端;DMA判优器(18)入端17脚、出端18脚分别与GPIB适配器(19)出端35脚及入端36脚连接、入端19、20脚二根中断控制信号线分别与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出端6、7连接、入端21脚接地端、入端22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配置开关和跳线器(20)入端3、4、5脚三根中断选通线与PC总线(11)出端33至35脚连接;GPIB适配器(19)出入端17至32脚通过双向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与插头(21)入端17至32脚连接、入端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38脚接地端;插头(21)出入端1至8脚通过8根双向数据总线D、出入端9至13脚通过5根管理总线G、出入端14至16脚通过3根双向信息交换总线X分别与外接的彩色扫描仪(12)的出入端1至8脚、出入端9至13脚及出入端14至16脚连接,PC总线(11)入端36脚接地端、入端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图形处理板(9)由接口电路(23)、图形处理器(24)、GAL控制器(25)、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位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D/A转换器(31)、串行接口(32)、(33)、模拟开关(34)组成,其中接口电路(23)入端1至24脚通过24根地址总线A与PC总线(11)出端38至61脚连接、出入端25至40脚通过16根双向数据总线D与PC总线(11)出入端62至77脚连接、出端41至72脚通过32根双向数据地址复用总线与图形处理器(24)出入端1至32脚连接、入端73、74脚并接地端、入端75、76脚并接电源+V电压端;图形处理器(24)出端33至64脚通过32根地址数据复用总线分别与主视频存储器(28)、覆盖位面存储器(29)、数据存储器(30)、串行接口器(32)、(33)的各入端1至32脚并接、出端65至73脚通过9根行列复用地址总线分别与可编程晶振(26)、逻辑控制器(27)、GAL控制器(25)的各入端1至9脚并接、入端74、75脚并接电源、出端76、77脚并接地端;GAL控制器(25)出端11脚与覆盖位面存储器(29)入端33脚连接、出端12脚与主视频存储器(28)入端33脚连接、入端10脚与逻辑控制器(27)出端10脚连接、出端13脚接地端、入端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可编程晶振(26)出端16脚与D/A转换器(31)入端56脚连接、出端15脚与图形处理器(24)入端78脚连接、入端10脚与逻辑控制器(27)出端15脚连接、出端11、12脚与地端并接、入端13、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逻辑控制器(27)出端11脚、12脚与地端并接、入端13、14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主视频存储器(28)入端66、6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出端68、69脚与地端连接、出端34至65脚通过32根像素数据总线与D/A转换器(31)入端1至32脚连接;覆盖位面存储器(29)出端38至53脚通过16根像素数据总线与D/A转换器(31)入端33至48脚连接、出端34、35脚与地端并接、入端36、37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D/A转换器(31)入端52、53脚与地端连接、入端54、55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出端49、50、51脚分别通过三色信号线与模拟开关(34)入端1、2、3脚连接;串行接口(32)、(33)的各出端33、34脚接地端、各入端35、36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各出端37脚分别与外接接口A、B端连接;模拟开关(34)出端4至8脚分别与高分辨率监视器(5)各1至5脚连接、入端9、10脚与电源+V电压端连接、入端11、12脚与地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理信息处理装置,它由计算机、数据采集存储器、网卡、显示器、TVGA卡、设备接口板、图形处理板、图像板、数据压缩卡、PC总线等部分组成。它利用外接彩色扫描仪扫描将纸地图转换为数字电子地图,并通过计算机处理成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三维立体地理信息。它还具有生产容易、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性能稳定可靠,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用于信道预设、指挥决策、资源与环境管理等许多领域,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G06F19/00GK2304945SQ97222088
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25日
发明者刘渭洁, 肖春晖, 王利民, 陈秋芳, 赵晓峰, 康炳峰 申请人: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