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5176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带数学模型,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计算机进行显示画面的操作过程中,其融合区域所占整体画面比例的大小,直接影响了融合的效果,相对而言,更大的融合区域则可调节的像素点数越多,效果越好,一个优秀的融合算法需要拟合出在该融合区域由于光照的不同而产生的颜色曲线,而融合区域越小,其对算法的要求越严格,近来飞速发展的数字化融合带算法技术,已经开始完善这种需求效果,随着大屏幕投影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且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提高,这是就需要融合带的算法能够较好的对各种形状屏幕拥有适应性,本发明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摸型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这一功能,应时而生,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通过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误差值小于I毫秒;能够较好的对各种形状屏幕的适应性,计算较简单,调整方便,最小可达到单幅画面的12%,相比同类型的其他产品至少25%的融合区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所述该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采用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依次通过补偿、计算、应对、逼近拟合和补偿对网络延迟动态、坐标值输入输出、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矫正曲面、颜色曲线进行计算和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并通过信号复合加强该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计算速率。
[000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网络延迟动态的计算在内,然后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并且其误差值小于0.8秒,大大加强了计算速率。
[000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形位误差整合,再进行计算,以便精确算出坐标值输入输出。
[000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四色矫正法通过应对,实现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
[000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多项式拟合法通过逼近算法,实现矫正曲面。
[00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融合带算法进行拟合,实现颜色曲线。[001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将主机与各分机插值法通过补偿,实现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
[0012]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解决了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项目误差值的精确求解问题,并分别通过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的实施效果,最后,对拟合位置度误差评定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0014]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整体系统框图;
[0016]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融合代数学模型中计算机内部执行拟合逼近算法时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8]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发明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所述该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采用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依次通过补偿、计算、应对、逼近拟合和补偿对网络延迟动态、坐标值输入输出、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矫正曲面、颜色曲线进行计算和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并通过信号复合加强该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计算速率。
[0019]将主机与各分机网络延迟动态的计算在内,然后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并且其误差值小于0.8秒,大大加强了计算速率,将主机与各分机形位误差整合,再进行计算,以便精确算出坐标值输入输出,将主机与各分机四色矫正法通过应对,实现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将主机与各分机多项式拟合法通过逼近算法,实现矫正曲面,将主机与各分机融合带算法进行拟合,实现颜色曲线,将主机与各分机插值法通过补偿,实现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解决了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项目误差值的精确求解问题,并分别通过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的实施效果,最后,对拟合位置度误差评定进行较系统的研究。
[002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采用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依次通过补偿、计算、应对、逼近拟合和补偿对网络延迟动态、坐标值输入输出、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矫正曲面、颜色曲线进行计算和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并通过信号复合加强该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计算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网络延迟动态的计算在内,然后进行补偿,从而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并且其误差值小于0.8秒,大大加强了计算速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形位误差整合,再进行计算,以便精确算出坐标值输入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四色矫正法通过应对,实现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多项式拟合法通过逼近算法,实现矫正曲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融合带算法进行拟合,实现颜色曲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将主机与各分机插值法通过补偿,实现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所述该基于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采用网络同步算法、形位误差、四色矫正法、多项式拟合法、融合带算法和插值法,依次通过补偿、计算、应对、逼近拟合和补偿对网络延迟动态、坐标值输入输出、非线性输入输出曲线、矫正曲面、颜色曲线进行计算和变相线性输入输出曲线,并通过信号复合加强该拟合逼近算法的融合带数学模型的计算速率。本发明通过实现了多台机子同步的播放效果,误差值小于0.8毫秒;能够较好的对各种形状屏幕的适应性,计算较简单,调整方便,最小可达到单幅画面的12%,相比同类型的其他产品至少25%的融合区域,有了很大的提高。
【IPC分类】G06F3/14
【公开号】CN105630451
【申请号】CN201511004265
【发明人】张成学, 孔德斌
【申请人】烟台南山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