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10535217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监护装置,包括基站、院级监护平台、云平台、第一管理控制台、其他院级平台、第二管理控制台、护士站、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所述云平台与基站的电性连接,基站与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无线网络连接,云平台与其他院级平台电性连接,第一管理控制台与云平台电性连接,云平台与院级监护平台电性连接,院级监护平台与第二管理控制台和护士站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线配置移动监护的方法实现病人识别,病人信息可自上而下复制分发到具体的医院、病区,完成了对监护病人的管理;可以远程判断仪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对性能下降的设备进行远程关停处理。
【专利说明】
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病人监护仪产品能检测和管理病人生命体征信号,该仪器中包括传感器、测量电路、算法、应用软件等,这种仪器很好的应用依赖于滤波器等关键部件的设置,以往不断有厂家探索无线移动监护的方法和装置,但在以下情况下一直没能做得很好:小型化、无线信号的稳定性、无线信号漫游切换性能、组网的复杂性、组网的经济型。但是随着3G/4G的发展,使得我这种利用外部无线通信能力的方法缺凸显了优势;以往所有监护仪的数据传输压缩率都不高,我们采用了一种高速编解码、高数据压缩率的技术;首先传到云平台,再复制分发到院级平台,这样可以解决整个网络架构效率的问题,比通常的星形结构及网状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整个系统可在线配置,借助无线以太网的技术,将各个节点按需配置,实现医疗仪器的预期使用场合适应性、将在同一医疗机构、科室使用移动监护仪的人员编入虚拟医院,并转发到该实体医疗结构的服务器;护士站显示病区病人的I秒延时波形及实时报警数据,更好的权衡了病人便利及信息传输的及时有效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监护装置,包括基站、院级监护平台、云平台、第一管理控制台、其他院级平台、第二管理控制台、护士站、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所述云平台与基站的电性连接,基站与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无线网络连接,云平台与其他院级平台电性连接,第一管理控制台与云平台电性连接,云平台与院级监护平台电性连接,院级监护平台与第二管理控制台和护士站电性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移动监护仪和固定监护仪中设有传感器、测量电路、算法和应用软件。
[0006]优选的,所述云平台为服务器集群,由I个Web.Server及η个App.Server组成。
[0007]—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一: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步骤二:临床专科病种数据库建设;步骤三: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步骤四:生物样本库信息系统建设;步骤五: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和预警;
[0008]步骤一:以新一代集成化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应用作为牵引建立数据库,存储在云平台中,建立临床数据库;
[0009]步骤二:按学科病种抽取数据,同时辅助人工数据录入补充,原有数据也可通过自动识别转入数据库,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树状分类和结构化,使医护人员不必要懂得全部控制命令,即可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
[0010]步骤三: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和BI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底层数据向上层展现的分析过程,使移动监护仪和固定监护仪可以进行多种类的数据分析、预测和预警。
[0011]步骤四:收集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样本,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些样本信息与相关的临床、病理、治疗、随访和知情同意等资料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全面,更丰富的数据资源。
[0012]步骤五:在云平台中设计疾病风险模型和风险评估算法,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对健康危险因数进行比对并联分析,分析后的结果和数据通过基站传输给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给医生和监护人员监护提醒。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线上配置移动监护设备,提升设备适应实际的应用场合,比如在病人运动厉害的时候主动提高心电滤波强度以保持基本心率及心律失常的性能;通过在线配置移动监护的方法实现病人识别,病人信息可自上而下复制分发到具体的医院、病区,完成了对监护病人的管理;可以远程判断仪器的性能是否正常,对性能下降的设备进行远程关停处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0016]图中:1_基站;2-院级监护平台;3-云平台;4-第一管理控制台;5-其他院级平台;6-第二管理控制台;7-护士站;8-固定监护仪;9-移动监护仪;10-医生APP。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监护装置,包括基站
1、院级监护平台2、云平台3、第一管理控制台4、其他院级平台5、第二管理控制台6、护士站
7、固定监护仪8、移动监护仪9和医生APPlO;云平台3与基站I的电性连接,基站I与固定监护仪8、移动监护仪9和医生APPlO无线网络连接,云平台3与其他院级平台5电性连接,第一管理控制台4与云平台3电性连接,云平台3与院级监护平台2电性连接,院级监护平台2与第二管理控制台6和护士站7电性连接,移动监护仪9和固定监护仪8中设有传感器、测量电路、算法和应用软件,云平台3为服务器集群,由I个Web.Server及η个App.Server组成。
[0019]—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方法,包括步骤一: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步骤二:临床专科病种数据库建设;步骤三: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步骤四:生物样本库信息系统建设;步骤五: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和预警;
[0020]步骤一:以新一代集成化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应用作为牵引建立数据库,存储在云平台中,建立临床数据库;
[0021 ]步骤二:按学科病种抽取数据,同时辅助人工数据录入补充,原有数据也可通过自动识别转入数据库,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树状分类和结构化,使医护人员不必要懂得全部控制命令,即可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
[0022]步骤三: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和BI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底层数据向上层展现的分析过程,使移动监护仪和固定监护仪可以进行多种类的数据分析、预测和预警;
[0023]步骤四:收集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样本,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些样本信息与相关的临床、病理、治疗、随访和知情同意等资料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全面,更丰富的数据资源;
[0024]步骤五:在云平台中设计疾病风险模型和风险评估算法,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对健康危险因数进行比对并联分析,分析后的结果和数据通过基站传输给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给医生和监护人员监护提醒。
[00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I)、院级监护平台(2)、云平台(3)、第一管理控制台(4)、其他院级平台(5)、第二管理控制台(6)、护士站(7)、固定监护仪(8)、移动监护仪(9)和医生APP(1);所述云平台(3)与基站(I)的电性连接,基站(I)与固定监护仪(8)、移动监护仪(9)和医生APP(1)无线网络连接,云平台(3)与其他院级平台(5)电性连接,第一管理控制台(4)与云平台(3)电性连接,云平台(3)与院级监护平台(2)电性连接,院级监护平台(2)与第二管理控制台(6)和护士站(7)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监护仪(9)和固定监护仪(8)中设有传感器、测量电路、算法和应用软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平台(3)为服务器集群,由I个Web.Server及η个App.Server组成。4.一种移动监护大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步骤二:临床专科病种数据库建设;步骤三:辅助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步骤四:生物样本库信息系统建设;步骤五:疾病危险因素分析和预警; 步骤一:以新一代集成化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商业智能系统的应用作为牵引建立数据库,存储在云平台中,建立临床数据库; 步骤二:按学科病种抽取数据,同时辅助人工数据录入补充,原有数据也可通过自动识别转入数据库,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树状分类和结构化,使医护人员不必要懂得全部控制命令,即可对数据进行快速分析; 步骤三:基于临床数据中心和BI数据的挖掘、分析,实现底层数据向上层展现的分析过程,使移动监护仪和固定监护仪可以进行多种类的数据分析、预测和预警。 步骤四:收集健康和疾病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样本,通过信息系统将这些样本信息与相关的临床、病理、治疗、随访和知情同意等资料结合起来,形成了更为全面,更丰富的数据资源。 步骤五:在云平台中设计疾病风险模型和风险评估算法,利用采集到的数据,对健康危险因数进行比对并联分析,分析后的结果和数据通过基站传输给固定监护仪、移动监护仪和医生APP,给医生和监护人员监护提醒。
【文档编号】G06F19/00GK105893775SQ201610265403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周宏伟, 沃飞
【申请人】深圳市柯林健康医疗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