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送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9701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币送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于兑换机或售票机、找钱机、或者自动售货机等的游戏机内并使用在支付硬币时的硬币送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该种硬币送出装置,一般采用如图13及图14所示的、使用在圆周方向等间隔地配置了多个硬币接收孔84的被称作转盘83的圆盘状旋转体的转盘方式(参照实公平4-45084号公报等)。
该转盘方式的硬币送出装置B,是将以无秩序堆积状态收容在被设于上述转盘83上方的料斗80内的多枚硬币CN、CN…、从其最下部的硬币起依次送出的装置。
即,当由电动马达82的旋转驱动使设于料斗底面81下方的转盘83沿箭头方向转动时,硬币CN、CN陷入各硬币接收孔84、84…内,当陷入各硬币接收孔84内的硬币CN靠近硬币送出口85时,该硬币CN潜入转盘83下方,并且被未图示的轨道导向且移动到送出口并向外部送出。
转盘方式的硬币送出装置B,对于其直径比对应于硬币接收孔84内径稍小的硬币,能顺利地进行高速送出,但不能可靠地送出除此以外大小的硬币或厚度不同的硬币。
因此,例如,在制造两种使用相互不同尺寸的硬币的游戏机时,就必须制造对应于各个硬币尺寸的两种硬币送出装置,实在是不合理。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技术背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仅对应于一种尺寸的硬币,而可以对应于不同尺寸的硬币,且能尽可能加宽允许范围的硬币送出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目的,用以下的该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表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没有使用以往的转盘,而使用能容纳多枚硬币的滚筒状旋转体,使该滚筒状的旋转体绕上下旋转,就是说在其旋转时将单个的硬币拾起,并在上方位置将该拾起的硬币向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侧方放出。
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容纳多枚硬币的状态围绕上下旋转的滚筒状旋转体、沿上述旋转体的圆周壁内面保持单个硬币的一个至多个硬币接受部、使被保持于该硬币接受部的硬币位于因旋转体的旋转而上升的硬币上升位置并将硬币向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方向侧方放出的机构。
根据本发明,由于不限定一种被支撑于硬币接受部的硬币尺寸,所以能使用多种硬币,具有被用于内装多个对应于硬种数的硬币支付装置的找钱机、或所使用的硬币尺寸不同的游戏机等多种机器本体上的广泛的通用性。
上述的硬币释放机构,最简单的结构,是可以采用将硬币接受部朝向滚筒状旋转体的前方、即朝向开口面且稍稍向下倾斜,并当随着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硬币靠自重下落时被引导到倾斜的硬币接受部的结构。由于在这样简单结构的情况下,限制了硬币释放高度的位置,所以最好设置硬币按压机构,以便使硬币不仅仅被保持在硬币接受部,而即使在随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硬币被提升时,也不因自重而落下地约束保持硬币。
在设置了硬币按压机构的情况下,当在规定位置解除硬币按压时,则硬币因自重而向下方落下,但也可以在其解除位置、即硬币下落位置以从滚筒状旋转体内向滚筒状旋转体外过度的方式设置流槽状的硬币接受部件,也可以把将要解除硬币按压之前扣击硬币的硬币扣击部件设置在滚筒状旋转体的上方,并且用硬币按压机构的弹力对硬币施加向滚筒状旋转体外飞出的力。
具有这样的硬币按压机构及作为硬币释放机构的上述硬币扣击部件的硬币送出装置,由于能以将硬币约束的状态使滚筒状旋转体旋转,所以能使装置的动作速度尽可能地快。
上述硬币按压机构,最好由沿圆周壁外面配置且能向滚筒状旋转体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可动板、设于该可动板的一端且移动于开设在圆周壁上的圆弧状长孔内的硬币按压用凸起、对该硬币按压用凸起向硬币按压方向施加持续力而起作用的施力部件、设于可动板另一端的可动板操作用凸出部构成。为了使这样的硬币按压机构发挥作用,在环状前面板上,设有允许所对应的可动板的端部移动的缺口部,并在环状前面板的对向面,设有相对地按压上述可动板操作用凸出部并将硬币按压用凸起保持于硬币按压解除位置的区域、和解除上述按压并将硬币按压用凸起保持于硬币按压位置的区域。由于采用了这样的结构,能可靠地实施硬币的自动按压及按压的解除。
另外,将硬币按压解除位置,最好设定在滚筒状旋转体上部。可以在比捡拾硬币位置高的位置释放硬币,是因为能起到提升机的功能。
滚筒状旋转体,也可以是整体成形体,但最好是将多片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与环状前面板和在周边具有与传动齿轮噛合的齿的环状后面板组合装配而形成,且环状前面板被多个带槽辊子所支承,而后面板、通过与连结于驱动马达的上述传动齿轮噛合而使滚筒状旋转体旋转。根据这样的结构,不存在穿过滚筒状旋转体内部的旋转轴,由于可以有效地利用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的两侧,即硬币送出装置的前方及后方,所以易于进行例如与硬币储存罐的连结。另外,在用接受硬币下落的流槽状的部件作为硬币放出机构时,也容易进行其设置。并且简化了传递驱动马达的驱动力的齿轮结构,可进一步实现装置整体的小型化。
另外,最好将滚筒状旋转体的硬币放出侧圆周边缘的直径设定为比对向面侧的圆周边缘直径大。根据这样的结构,在使用作为硬币释放机构的硬币扣击部件时,能够将硬币杂暗暗皑皑比较高的位置放出。另外,由于圆周壁内面相对于滚筒状旋转体的下部向一侧倾斜,所以容易进行单个硬币的拾起,提高装置整体的动作效率。
另外,滚筒状旋转体的旋转轴,最好为水平,但根据情况也可以为倾状。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上图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3是上图的后视图。
图4是上图的侧视图。
图5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从滚筒状旋转体内侧说明硬币按压机构按压硬币之前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从上图的滚筒状旋转体外侧的说明图。
图7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从滚筒状旋转体内侧说明硬币按压机构按压硬币时的动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从上图的滚筒状旋转体外侧的说明图。
图9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没有按压硬币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通过硬币送出装置上部状态的说明图。
图10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从滚筒状旋转体外侧说明硬币释放(解除硬币按压及扣击硬币)前的说明图。
图11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从滚筒状旋转体外侧说明硬币释放(扣击硬币及解除硬币按压)时的说明图。
图12是在实施例的硬币送出装置中,从滚筒状旋转体外侧说明硬币释放(解除硬币按压及扣击硬币)后的说明图。
图13是以往的转盘式硬币送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14是上图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图1是从本发明的硬币送出装置A的前方,即,硬币被释放侧看的立体图,硬币送出装置A,其背面侧与容纳了无秩序堆积状态的多个硬币的硬币储存罐T连结。
该硬币送出装置A,由安装了驱动马达M的机箱C和安装了滚筒状旋转体1的前面板P组合而成。
图2是从内侧看将安装了滚筒状旋转体1等的前面板P、从滚筒状旋转体1的机箱C拆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其后视图,图4是其侧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滚筒状旋转体1,其前方侧被3个带槽的支承用辊子31、32、33支承,并且其后方侧与连结于驱动马达M上的齿轮34噛合,以此沿上下被旋转驱动。41、42、43是上述带槽的支承用辊子31、32、33的旋转轴,其一端被支撑在前面板P上,另一端被支撑在机箱C的后面板(省略图示)上。
在上述前面板P中央部设有窗孔19,从该窗孔19将硬币向硬币送出装置A外放出。如图所示,该窗孔19,其下边缘位于滚筒状旋转体1的前面开口下边缘的上方,并在滚筒状旋转体1的内部容纳着一定数量的硬币CN…。
而且,滚筒状旋转体1,是6个同样形状同样大小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2B…与环状前面板3、及在圆周边缘具有与连结在上述驱动马达M上的齿轮34噛合的齿4a、4a…的环状后面板4装配而成。该装配,是凸出设置在各圆周壁构成片2A…的对应于环状前面板3侧边缘部上的定位片29a、29a、和凸出设置在对应于环状后面板4的侧边缘部上的定位片29c以及螺钉固定部29d、与环状前面板3或环状后面板4锁合,并通过螺钉固定而跨在两环状前后面板3、4之间进行安装,并且各圆周壁构成片2A、2B在两环状前后面板3、4之间沿圆周方向被等间隔配置,这样形成滚筒状旋转体1。
在上述环状后面板4的外面上,固定着介于硬币储存罐T之间的硬币供给量调整部件28,为了使滚筒状旋转体1圆滑地转动且得到预期的功能,调整从硬币储存罐T向滚筒状旋转体1供给的硬币CN…的数量。
在上述各圆周壁构成片2A、2B…上,在朝向滚筒状旋转体1的旋转方向的前端,设有螺旋弹簧用挂钩部5,并且另一端朝内侧稍微弯曲且立起地形成比硬币CN的厚度高度低的硬币接受部6,并且在中间部设有朝向斜前方弯曲的圆弧状长孔7。另外,在各圆周壁构成片2A…的硬币接受部6与圆弧状长孔7的前面板侧的一端之间、且位于环状前面板3附近的位置,设有将硬币CN的一部分露出圆周壁外的小窗孔8。
另外,在各圆周壁构成片2A…上,设有将硬币CN按在硬币接受部6上且将其约束保持并且当硬币CN位于滚筒状旋转体1内上部时解除上述按压的硬币按压机构10。
该硬币按压机构10,由沿圆周壁构成片2A…的外面配置且能向滚筒状旋转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的可动板11、设于该可动板11的一端并在开设于圆周壁构成片2A…的圆弧状长孔7内移动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作为用于将该硬币按压用凸起12沿硬币按压方向施加常压的作为施加压力部件的螺旋弹簧13、设于可动板11另一端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构成。
上述可动板11,以将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一部分向外侧冲压所形成的旋转支撑轴9为中心、沿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外面向滚筒状旋转体1的前后方向转动。上述螺旋弹簧13,如图2等所示,其一端挂在可动板11上,另一端挂在后方的圆周壁构成片2B…的螺旋弹簧用挂钩部5上。
并且,在环状前面板3上,设有允许与其对应的可动板11端部移动的缺口部3a,而在环状前面板3的对面,设有相对地按压上述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且将硬币按压用凸起12保持在硬币按压解除位置的区域51、及解除上述按压并将硬币按压用凸起12保持在硬币按压位置的区域52。上述按压区域51、具体化为缺口圆环状体,由于是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滑动接触的部位,所以为了保证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的圆滑地滑动接触而被形成为平滑面,并且用摩擦系数小且耐磨性优越的合成树脂制成。
上述按压解除区域52,被设在对向面上部,并在按压区域51与按压解除区域52之间,形成沿旋转方向下坡状的第1凸轮面53及上坡状的第2凸轮面54。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依次通过按压区域51、第1凸轮面53、按压解除区域52、第2凸轮面54返回到按压区域51,以此使硬币按压用凸起12自动地从硬币按压解除位置向硬币按压位置移动,并从该硬币按压位置向硬币按压解除位置返回。
在滚筒状旋转体1的上方,如图2及图9~图12所示,设有用于将硬币CN向硬币送出装置A的前方放出的硬币释放机构20。该硬币释放机构20,由在滚筒状旋转体1的上方、被支撑在前后两面板之间的旋转轴22、扣击与该旋转轴22垂直且从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小窗孔8露出的硬币CN的硬币扣击部件21、设于上述旋转轴22的一端部且与环状后面板4的齿4a、4a…噛合的齿轮23构成。另外,上述硬币按压用凸起12也构成该硬币释放机构20的一部分。并且,上述齿轮23与环状后面板4的齿数比,被设定为1∶6,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小窗孔8,在通过硬币释放机构20的下方时,硬币扣击部件21的前端部进入小窗孔8。
图中44是被固定在驱动马达M的驱动轴上的蜗杆,环状后面板4圆周边缘上的齿4a、4a…与和该蜗杆44噛合的中间齿轮同轴的齿轮34噛合,当驱动马达M旋转时,上述齿轮34绕图1中的顺时针转动,以此使滚筒状旋转体1向逆时针转动。
下面,如图5~图12所示,从滚筒状旋转体1外侧或内侧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硬币送出装置A的动作状态,如上所述,当随着驱动马达M的旋转、滚筒状旋转体1转动时,被容纳在滚筒状旋转体1下部的多枚硬币CN、CN…当中,有一枚硬币CN被捡拾到硬币接受部6,并被运往上方。图5是从滚筒状旋转体1内侧所看到的这个状态,图6是从外侧看的状态。此时,对应于上述硬币接受部6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通过位于与环状前面板3相对向的按压区域51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被按压,处于从硬币CN离开的硬币按压解除位置。
然后,当随着滚筒状旋转体1的转动、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开始通过第1凸轮面53时,对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的按压力逐渐减弱,而由螺旋弹簧13的力、可动板11向环状前面板3方向滑动且硬币按压用凸起12沿圆弧状长孔7开始向环状前面板方向、即硬币按压方向移动。并且,如图6及图7所示,当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经过第1凸轮面53的行走方向中央部时,开始向硬币按压方向移动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与硬币CN接触,并且由螺旋弹簧13的弹簧力将硬币压住。下一个圆周壁构成片2B、2C…也按次序,由硬币接受部6捡拾到硬币,硬币按压用凸起12动作并将硬币CN压住。
图9是用于说明没有抓住硬币CN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E通过硬币送出装置A的上部、即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E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通过按压解除区域52的状态的图,由于不存在硬币CN,硬币按压用凸起12沿圆弧状长孔7最大限度地移动并移动到接近环状前面板3的位置。另外,比该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E先行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D,其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被第2凸轮面54按压并使可动板11向环状后面板4方向移动,使硬币按压用凸起12位于硬币按压解除位置。
图10~图12是按压了硬币CN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从通过硬币扣击部件21的轴杆22下方的途中到通过后的示意图,当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开始通过硬币扣击部件轴杆22的下方时,硬币扣击部件21旋转,并如图10所示位于露出硬币CN的小窗孔8的上方。在该状态下,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还在按压解除区域52,且正好是刚要进入第2凸轮面54之前。
然后,滚筒状旋转体1再稍微转动,如图11所示,在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开始通过第2凸轮面54的同时,硬币扣击部件21向下转动,并进入小窗孔8,强力击打硬币CN,但该图11所表示的是其刚要击打前的状态。
滚筒状旋转体1从该状态再稍微转动,随着该转动逆向旋转的硬币扣击部件21进入小窗孔8,并强力击打硬币CN,将被按压约束在硬币按压用凸起12上的硬币CN从被约束状态解脱出来,并向下方落下。此时,由于用硬币按压用凸起12向硬币按压方向的力仍然起作用,所以该力对下落之前的硬币CN,起着作为使硬币CN向滚筒状旋转体1侧方飞出的力的作用。该刚飞出后的硬币CN,如图11的点划线所示。
其后,当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被按压以便与第2凸轮面54接触时,就使可动板11向环状后面板4方向移动,并使硬币按压用凸起12移动到硬币按压解除位置。
图12是表示硬币CN被释放后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及硬币释放机构20的示意图,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到达第2凸轮面54的行走方向中央部,且可动板11向环状后面板4方向滑动,并且硬币按压用凸起12开始向环状后面板4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结束了扣击硬币CN的硬币扣击部件21从小窗孔8退出,并开始朝上转动。
从该状态开始,当滚筒状旋转体1进一步转动时,和该图所示的先行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F一样,通过第2凸轮面54且突入在按压区域51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被按压,可动板11继续向环状后面板4方向滑动,并且硬币按压用凸起12移动到环状后面板4附近。该状态被保持到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到达前一个第1凸轮面53为止。
并且,随后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B、2C…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与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同样地动作,通过对应于该动作、硬币释放机构的动作,从该硬币送出装置A不断地放出硬币CN、CN…。
(生产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硬币送出装置,由于被支撑于硬币接受部的硬币的尺寸没有被限定为一种,所以能对应尺寸不同的数种硬币,可以用于内装对应币种数的多数硬币支付装置的找零机,或使用的硬币尺寸不同的游戏机等多种主机。
权利要求
1.一种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容纳多枚硬币(CN)(CN)…的状态绕上下旋转的滚筒状旋转体(1)、沿所述旋转体(1)的圆周壁(2)内面保持单个硬币(CN)的一个至多个硬币接受部(6)、在使被保持于该硬币接受部(6)的硬币(CN)位于通过滚筒状旋转体(1)的旋转而上升的硬币上升位置,将硬币(CN)向滚筒状旋转体(1)的旋转方向侧方放出的释放机构(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滚筒状旋转体(1)的圆周壁(2)上,设有将硬币(CN)按压在硬币接受部(6)上且将其约束保持、并且当硬币(CN)位于滚筒状旋转体(1)内上部时解除所述按压的硬币按压机构(10),还设有在解除硬币按压时动作的硬币释放机构(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状旋转体(1),由圆周壁(2)与环状前面板(3)、及在圆周边缘具有与传动齿轮(34)噛合的齿(4a)(4a)…的环状后面板(4)装配而成,环状前面板(3)被多个带槽辊子(31)、(32)、(33)支承,并且环状后面板(4)与连结于驱动马达(M)上的传动齿轮(34)噛合,用以使滚筒状旋转体(1)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状旋转体(1)的圆周壁(2),由多个圆周壁构成片(2A)(2B)…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按压机构(10),由沿滚筒状旋转体(1)的圆周壁(2)外面配置且能向滚筒状旋转体(1)的前后方向移动的可动板(11)、设于该可动板(11)的一端并在开设于圆周壁(2)上的圆弧状长孔(7)内移动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用于将该硬币按压用凸起(12)沿硬币按压方向持续施加力的施力部件(13)、设于所述可动板(11)另一端的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构成,在所述环状前面板(3)上,设有允许所对应的可动板(11)的端部移动的缺口部(3a)、在环状前面板(3)的对向面上,设有相对地按压所述可动板操作用凸部(14)且将硬币按压用凸起(12)保持在硬币按压解除位置的区域(51)、及解除所述按压并将硬币按压用凸起(12)保持在硬币按压位置的区域(52),并且硬币按压解除位置被设定在滚筒状旋转体(1)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按压机构(10),被设在各旋转体圆周壁构成片(2A)(2B)…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币释放机构(20),由设于滚筒状旋转体(1)上方的硬币扣击部件(21)、在用该硬币扣击部件(21)击打硬币时对硬币(CN)给予向滚筒状旋转体(1)外飞出力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硬币送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状旋转体(1),其硬币(CN)放出侧圆周边缘的直径,被设定为比对向面侧的圆周边缘直径大。
全文摘要
一种硬币送出装置,使用不仅对应一种尺寸的硬币、而是能对应不同尺寸且尺寸在允许范围内的硬币的滚筒状旋转体。在容纳多枚硬币(CN、CN)…且绕上下旋转的滚筒状旋转体(1)的圆周壁(2)内面上,设有硬币接受部(6),并设有将硬币(CN)按压在硬币接受部(6)上的硬币按压用凸起(12)。硬币按压用凸起(12)随着滚筒状旋转体(1)的转动而动作,按压硬币(CN)并将其约束保持在圆周壁(2)内面上,在上部高度位置解除按压硬币。在要解除硬币按压状态之前,硬币扣击部件击打硬币(CN),而通过硬币按压用凸起(12)对硬币(CN)施加力,将硬币(CN)向滚筒状旋转体(1)侧方、即硬币送出装置(A)前方飞出地送出。
文档编号G07D9/04GK1486475SQ01821957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19日
发明者槙忠则, 忠则 申请人:高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