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7305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不停车收费系统、充电收费系统、支付终端以及与所述电子标签绑定的且与所述支付终端无线连接的手机,其中:不停车收费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读卡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栏杆、触发线圈以及摄像头;充电收费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读卡器、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为电动车动力电源充电的充电桩以及对电动车加锁的电子锁。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充电收费系统与电子标签、支付终端的配合,实现充电、停车的智能支付,方便了电动车的运行,电子锁需要手机确认支付充电费用后方可由控制器驱动进行开启,因此其除具有防止使用者对充电费用不予支付的功能外,还具有防盗的功能。
【专利说明】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0002]车辆的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一般是通过读卡器和电子标签的配合,通过支付终端对车辆的停车或公路运行里程的收费,从而实现了不停车通过道闸,达到方便、节时的目的。随着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交通工具,以其节能减排的优点,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电动车的发展,停车场也需要设置为电动车进行充电的充电桩以与之需求相适应。现有技术中并没有ETC技术与电动车的充电收费技术相结合以实现电动车快速便捷的运行的相关报道。同时,车辆被盗事件日益增多,车辆防盗技术也是使用者比较关心的话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以及充电收费系统与电子标签、支付终端的配合,实现充电、停车的智能支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不停车收费系统、充电收费系统、支付终端以及与所述电子标签绑定的且与所述支付终端无线连接的手机,其中:
[0006]所述不停车收费系统包括第一控制器、第一读卡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栏杆、触发线圈以及摄像头,所述第一读卡器、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栏杆、触发线圈以及摄像头均与第一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一读卡器与电子标签通过微波无线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支付终端无线连接;
[0007]所述充电收费系统包括第二控制器、第二读卡器、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为电动车动力电源充电的充电桩以及对电动车加锁的电子锁,所述第二读卡器、第二无线收发模块、充电桩以及电子锁均与第二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读卡器与电子标签通过微波无线连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与支付终端无线连接。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微波的频率为5.8GHz。
[0009]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0]1、本实用新型通过不停车收费系统以及充电收费系统与电子标签、支付终端的配合,实现充电、停车的智能支付,方便了电动车的运行;
[0011]2、本实用新型中电子锁需要手机确认支付充电费用后方可由控制器驱动进行开启,因此其除具有防止使用者对充电费用不予支付的功能外,还具有防盗的功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图。[0013]其中:1、电子标签;2、不停车收费系统;21、控制器;22、读卡器;23、无线收发模块;24、栏杆;25、触发线圈;26、摄像头;3、充电收费系统;31、控制器;32、读卡器;33、无线收发模块;34、充电桩;35、电子锁;4、支付终端;5、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5]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包括电子标签1、不停车收费系统
2、充电收费系统3、支付终端4以及与电子标签I绑定的且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的手机5,其中:不停车收费系统2包括控制器21、读卡器22、无线收发模块23、栏杆24、触发线圈25以及摄像头26,读卡器22、无线收发模块23、栏杆24、触发线圈25以及摄像头26均与控制器21电性连接,读卡器22与电子标签I通过微波无线连接,无线收发模块23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充电收费系统3包括控制器31、读卡器32、无线收发模块33、为电动车动力电源充电的充电桩34以及对电动车加锁的电子锁35,读卡器32、无线收发模块33、充电桩34以及电子锁35均与控制器31电性连接,读卡器32与电子标签I通过微波无线连接,无线收发模块33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微波的频率采用国内采用的5.SGHz0
[0016]工作原理(需要注意的是进闸和出闸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中进闸由于无需收费,因此其并不与支付终端无线连接,此处以出闸的不停车收费系统代替进闸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同时,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例如小区、工业区、写字楼等停车场设计):
[0017]进闸时:电动车进入入闸车道,安装于入闸车道前侧的触发线圈25 (为压感线圈)感应到车辆,触发线圈25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控制读卡器22的天线对电动车内的电子标签I进行唤醒,读卡器22将电子标签I内相关信息(包括使用者信息、车牌号、车型以及与其绑定的手机号码等)进行读取并通过控制器21存储于存储器中,与之同时,控制器21控制摄像头26对车辆进行拍照,当上述完成后,控制器21控制栏杆24开启,允许车辆进入,并同时记录入闸时间。
[0018]充电:电动车存放于安装有充电桩34的停车位后,使用者可操作充电桩34的启动充电按钮,充电桩34将信息发送给控制器31,与进闸相类似,控制器31控制读卡器32的天线对电动车内的电子标签I进行再次唤醒,读卡器32将电子标签I内相关信息进行读取并通过控制器31存储于存储器中,上述完成后,控制器31控制电子锁35打开,由使用者手动锁于电动车上,由于电子锁需要手机确认支付充电费用后方可由控制器驱动进行开启,因此其除具有防止使用者对充电费用不予支付的功能外,还具有防盗的功能,因此,为了安全,一般使用者也不会作弊,同时,也可以通过摄像头对该行动进行监视或拍照。然后,充电桩34启动即可将电动车的充电器连接该充电桩34上进行充电,充满或者使用者自行断电时,记录充电所需费用。
[0019]充电桩34实时监测充电状态,当使用者拔下充电器后,充电桩34通知控制器31充电结束,然后控制器31通过无线收发模块33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将充电所需费用信息发送至支付终端4,支付终端4将该信息发送与电子标签I绑定的手机5进行确认,当使用者点击确认后,电子锁打开,对电动车放行。
[0020]出闸:前期步骤与进闸相似,电动车进入出闸车道,安装于出闸车道前侧的触发线圈25 (为压感线圈)感应到车辆,触发线圈25将信息传送至控制器21,控制器21控制读卡器22的天线对电动车内的电子标签I进行再次唤醒,读卡器22读取该电子标签1,然后与通过控制器21存储于存储器中该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比对,并计算停车时间和停车费用,与之同时,控制器21控制摄像头26对车辆进行拍照,当上述完成后,控制器21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3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将充电所需费用信息发送至支付终端4,支付终端4将该信息发送与电子标签I绑定的手机5进行确认,当使用者点击确认后,栏杆24打开,对电动车放行。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子标签(I)、不停车收费系统(2)、充电收费系统(3)、支付终端(4)以及与所述电子标签(I)绑定的且与所述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的手机(5),其中: 所述不停车收费系统(2)包括第一控制器(21)、第一读卡器(22)、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3)、栏杆(24)、触发线圈(25)以及摄像头(26),所述第一读卡器(22)、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3)、栏杆(24)、触发线圈(25)以及摄像头(26)均与第一控制器(21)电性连接,第一读卡器(22 )与电子标签(I)通过微波无线连接,第一无线收发模块(23 )与支付终端(4 )无线连接; 所述充电收费系统(3)包括第二控制器(31)、第二读卡器(32)、第二无线收发模块(33)、为电动车动力电源充电的充电桩(34)以及对电动车加锁的电子锁(35),所述第二读卡器(32)、第二无线收发模块(33)、充电桩(34)以及电子锁(35)均与第二控制器(31)电性连接,第二读卡器(32 )与电子标签(I)通过微波无线连接,第二无线收发模块(33 )与支付终端(4)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智能支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的频率为.5.8GHz。
【文档编号】G07B15/06GK203588315SQ20132053637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0日
【发明者】边晓燕, 陈惠芳 申请人:肇庆全商联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