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解锁笔记本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纹解锁笔记本,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解锁笔记本,包括笔记本体,所述笔记本体包括前封面与所述前封面对应的封底,所述前封面与封底间设置若干内活页;还包括用于保持前封面、封底合上锁紧状态的连接锁紧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指纹控制单元,所述指纹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指纹信息与主控制电路内的预置指纹信息匹配时,主控制电路解除连接锁紧机构对前封面与封底的锁紧状态。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对笔记本的保密及保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
指纹解锁笔记本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笔记本,尤其是一种指纹解锁笔记本,属于笔记本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利用笔记本能够记录一些重要的事情或待办事项,为了确保笔记本内记录的事项不被别人看见,达到对确保记录事项的有效保密,一般可采用机械式密码锁或其他形式的密码锁,通过密码锁防止笔记本被别人打开。但机械式密码锁容易被破解或容易被物理破坏,难以有效实现保密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结构紧凑,能有效实现对笔记本的保密及保护,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0004]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指纹解锁笔记本,包括笔记本体,所述笔记本体包括前封面与所述前封面对应的封底,所述前封面与封底间设置若干内活页;还包括用于保持前封面、封底合上锁紧状态的连接锁紧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指纹控制单元,所述指纹控制单元包括主控制电路以及与所述主控制电路连接的指纹传感器;指纹传感器采集的当前指纹信息与主控制电路内的预置指纹信息匹配时,主控制电路解除连接锁紧机构对前封面与封底的锁紧状态。
[0005]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封底侧边的侧面封板,所述侧面封板的一侧边与封底连接,侧面封板的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封板,所述连接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
[0006]所述指纹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连接壳体,所述控制连接壳体固定在前封面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内设有与固定锁扣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的活动锁扣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
[0007]所述固定锁扣呈U型,前封面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嵌置的封面锁孔,所述封面锁孔的贯通前封面;活动锁扣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内;活动锁扣包括用于与固定锁扣接触的斜面以及用于穿入固定锁扣内的锁死接触体。
[0008]所述指纹传感器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上,侧面封板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
[0009]所述控制连接壳体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主控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
[0010]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封底侧边的侧面封板,所述侧面封板的一侧边与前封面的外侧壁连接,所述侧面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
[0011]所述指纹控制单元包括控制连接壳体,所述控制连接壳体固定在封底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内设有与固定锁扣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的活动锁扣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与主控制电路电连接。
[0012]所述固定锁扣呈U型,控制连接壳体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嵌置的壳体锁孔,所述壳体锁孔的贯通控制连接壳体;活动锁扣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内。
[0013 ]所述控制连接壳体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与主控制电路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
[0014]所述指纹传感器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上,侧面封板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
[00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固定锁扣呈U型,通过固定锁扣与活动锁扣之间的接触配合,能够实现并保持前封面与封底之间的锁紧状态,使得内活页的无法正常使用;通过主控制电路、指纹传感器以及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活动锁扣运动,并与固定锁扣与活动锁扣间的分离,从而能打开前封面,正常使用内活页;通过指纹传感器获取身份信息,使用方便,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信息,通过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能够输出报警信息,确保笔记本在锁紧状态下的不被非法移动,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锁扣与活动锁扣接触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锁扣锁死固定锁扣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2]图7为实施例2中活动锁扣锁死固定锁扣的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前封面、2-内活页、3-指纹控制单元、4-指纹传感器、5-封面锁扣、6-固定锁扣、7-可充电电池、8-主控制电路、9-活动锁扣、10-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1-弹簧、12-封底、13-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14-侧面封板、15-连接封板、16-锁扣运动导向轨、17-斜面、18-控制连接壳体、19-锁死接触体以及20-壳体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5]为了能有效实现对笔记本的保密及保护,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包括笔记本体,所述笔记本体包括前封面I与所述前封面I对应的封底12,所述前封面I与封底12间设置若干内活页2;还包括用于保持前封面1、封底12合上锁紧状态的连接锁紧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指纹控制单元3,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主控制电路8以及与所述主控制电路8连接的指纹传感器4;指纹传感器4采集的当前指纹信息与主控制电路8内的预置指纹信息匹配时,主控制电路8解除连接锁紧机构对前封面I与封底12的锁紧状态。
[0026]具体地,前封面I形状以及尺寸与封底12相适配,内活页2位于前封面I与封底12之间,内活页2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配合形式安装在前封面I与封底12上,具体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0027]为了能够确保内活页2上记录内容的保密性,通过连接锁紧机构保持前封面I与封底12之间的合上锁紧状态,此时,位于前封面I与封底12之间的内活页2不能被打开或观看,达到有效保密的目的。主控制电路8内预置指纹信息,在主控制电路8内预置指纹信息的过程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通过指纹传感器4能采集当前的指纹信息,当前的指纹信息与预置指纹信息匹配,则认为当前指纹信息对应的身份可以观看内活页2的内容或能使用内活页2,主控制电路8通过解除连接锁紧机构对前封面I与封底12的锁紧状态,在解除了对前封面I与封底12的锁紧状态后,能够使用内活页2,保证正常的使用。主控制电路8可以采用本技术领域常用的微处理芯片,主控制电路8对指纹传感器4采集当前指纹信息的处理过程以及当前指纹信息与预置指纹信息的比对过程均为本技术领域人员所熟知,此处不再赘述。
[0028]下面通过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对连接锁紧机构与主控制电路8的具体配合过程进行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1、封底12侧边的侧面封板14,所述侧面封板14的一侧边与封底12连接,侧面封板14的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封板15,所述连接封板15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6;
[0031]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连接壳体18,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前封面I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内设有与固定锁扣6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6的活动锁扣9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与主控制电路8电连接。
[0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侧面封板14位于前封面I以及封底12的侧边,通过侧面封板14的高度与前封面I与封底12之间的距离相适配,连接封板15上设置一个或两个固定锁扣
6ο当前封面I合在封底12上,利用侧面封板14能封闭前封面I与封底12对应的侧边,此时,连接封板15可以覆盖在前封面I上,从而利用侧面封板14以及连接封板15将前封面1、封底12围合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整体,所述相对封闭是指前封面I以及封底12两端的区域可以封闭或不封闭的状态。
[0033]为了便于将指纹控制单元3安装在笔记本内,通过将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前封面I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靠近前封面I内表面的侧边边缘,前封面I的内表面是指邻近封底12的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呈长条形,为了与固定锁扣6配合,控制连接壳体18内设置活动锁扣9,通过活动锁扣9与固定锁扣6间的配合能够将侧面封板14以及连接封板15与前封面I保持锁紧状态,无法使用内活页2。而在需要正常使用内活页2时,则主控制电路8通过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使得活动锁扣9与固定锁扣6之间分离,此时,即可通过打开前封面I,使用内活页2。
[0034]所述固定锁扣6呈U型,前封面I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6嵌置的封面锁孔5,所述封面锁孔5的贯通前封面I;活动锁扣9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16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18内;活动锁扣9包括用于与固定锁扣6接触的斜面17以及用于穿入固定锁扣6内的锁死接触体19。
[00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锁扣6呈U型,封面锁孔5允许固定锁扣6嵌置。在固定锁扣6压入封面锁孔5内后,活动锁扣9利用斜面17与固定锁扣6的端部接触,随着固定锁扣6的不断压入,固定锁扣6能推动活动锁扣9在控制连接壳体18内运动,活动锁扣9运动后,能使得固定锁扣6进一步下压进入控制连接壳体18内;而当固定锁扣6的端部位于活动锁扣9的斜面17的下方时,活动锁扣9的锁死接触体19能够进入固定锁扣6的U型空间内。利用锁死接触体19与固定锁扣6之间的接触配合,能避免固定锁扣6从封面锁孔5中退出,保持前封面I与封底2之间的锁紧状态。
[0036]具体实施时,斜面17为向下倾斜,锁死接触体19与斜面17间直接接触。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可以采用电磁阀或电机等能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驱动形式,当活动锁扣9的锁死接触体19插入固定锁扣6内后,通过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后,能使得活动锁扣9与固定锁扣6分离,实现解除前封面I与封底2之间的锁紧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采用电磁阀,电磁阀的阀杆上设有弹簧11,在固定锁扣6与斜面17接触并继续下压的过程中,利用弹簧11的作用,能够使得活动锁扣9的锁死接触体19插入固定锁扣6内,此时,不需要电磁阀通电工作,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采用其他驱动形式时,只要使得满足活动锁扣9与固定锁扣6之间的配合过程即可,具体不再赘述。
[0037]所述指纹传感器4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18上,侧面封板14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4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 13。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7,可充电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8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8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
[003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纹传感器4凸出在控制连接壳体18上,通过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 13能使得指纹传感器4露出,从而能够方便实现指纹的采集。在指纹控制单元3供电工作时,除可充电电池7外,还可以采用锂电池等其他供电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可以采集加速度信息,当前封面I与封底2处于锁死状态时,当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加速度值超过主控制电路8内的预设加速度值时,主控制电路8会通过报警单元进行报警,和/或通过无线通讯电路向外部的终端传输报警信息,避免能感知在前封面I与封底2处于锁死状态下的非法移动。报警单元可以包括报警指示灯、蜂鸣器或扬声器等,无线通讯电路可以采用WIFI模块、红外电路、蓝牙模块等形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再赘述。外部的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等,在终端接收到报警信息后,能够快速判定是否存在非法移动等情况,确保笔记本的安全可靠。
[0039]实施例2
[0040]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1、封底12侧边的侧面封板14,所述侧面封板14的一侧边与前封面I的外侧壁连接,所述侧面封板14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6;
[0041]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连接壳体18,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封底12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内设有与固定锁扣6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6的活动锁扣9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与主控制电路8电连接。
[0042]所述固定锁扣6呈U型,控制连接壳体18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6嵌置的壳体锁孔20,所述壳体锁孔20的贯通控制连接壳体18;活动锁扣9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16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18内。
[0043]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7,可充电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8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8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
[0044]所述指纹传感器4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18上,侧面封板14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4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 13。
[0045]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侧面封板14与前封面I的侧边固定,指纹控制单元3的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封底12上,封底12的内表面是指邻近前封面I的表面。固定锁扣6固定在侧面封板14上,为了能够与活动锁扣9配合,在控制连接壳体18上设置壳体锁孔20,固定锁扣6插入壳体锁孔20后与活动锁扣9的具体配合过程,可以参考实施例1的说明,具体不再赘述。
[0046]在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封底12上后,为了能与控制连接壳体18相适应,可以调整内活页2的形状或尺寸。主控制电路8、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信电路的具体作用以及配合过程均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0047]本实用新型固定锁扣6呈U型,通过固定锁扣6与活动锁扣9之间的接触配合,能够实现并保持前封面I与封底12之间的锁紧状态,使得内活页2的无法正常使用;通过主控制电路8、指纹传感器4以及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能够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并与固定锁扣6与活动锁扣9间的分离,从而能打开前封面I,正常使用内活页2;通过指纹传感器4获取身份信息,使用方便,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加速度信息,通过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能够输出报警信息,确保笔记本在锁紧状态下的不被非法移动,安全可靠。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主权项】
1.一种指纹解锁笔记本,包括笔记本体,所述笔记本体包括前封面(I)与所述前封面(I)对应的封底(12),所述前封面(I)与封底(12)间设置若干内活页(2);其特征是:还包括用于保持前封面(I)、封底(12)合上锁紧状态的连接锁紧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连接锁紧机构锁紧状态的指纹控制单元(3),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主控制电路(8)以及与所述主控制电路(8)连接的指纹传感器(4);指纹传感器(4)采集的当前指纹信息与主控制电路(8)内的预置指纹信息匹配时,主控制电路(8)解除连接锁紧机构对前封面(I)与封底(12)的锁紧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1)、封底(12)侧边的侧面封板(14),所述侧面封板(14)的一侧边与封底(12)连接,侧面封板(14)的另一侧边设有连接封板(15),所述连接封板(15)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6); 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连接壳体(18),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前封面(I)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内设有与固定锁扣(6)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6)的活动锁扣(9)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 )与主控制电路(8 )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锁扣(6)呈U型,前封面(I)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6)嵌置的封面锁孔(5),所述封面锁孔(5)的贯通前封面(I);活动锁扣(9 )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16 )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18 )内;活动锁扣(9 )包括用于与固定锁扣(6)接触的斜面(17)以及用于穿入固定锁扣(6)内的锁死接触体(1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指纹传感器(4)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18)上,侧面封板(14)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4)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7),可充电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8)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8)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连接锁紧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前封面(1)、封底(12)侧边的侧面封板(14),所述侧面封板(14)的一侧边与前封面(I)的外侧壁连接,所述侧面封板(14)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锁扣(6); 所述指纹控制单元(3)包括控制连接壳体(18),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固定在封底(12)的内表面,控制连接壳体(18)内设有与固定锁扣(6)匹配的活动锁扣机构,所述活动锁扣机构包括用于锁死固定锁扣(6)的活动锁扣(9)以及用于驱动活动锁扣(9)运动状态的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0),所述活动锁扣运动驱动机构(1 )与主控制电路(8 )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锁扣(6)呈U型,控制连接壳体(18)上设置允许固定锁扣(6)嵌置的壳体锁孔(20),所述壳体锁孔(20)的贯通控制连接壳体(18);活动锁扣(9)通过锁扣运动导向轨(16)安装在控制连接壳体(18)内。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控制连接壳体(18)内还包括用于供电的可充电电池(7),可充电电池(7)与主控制电路(8)的电源端连接,主控制电路(8)还与加速度传感器、报警单元以及无线通讯电路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解锁笔记本,其特征是:所述指纹传感器(4)安装于控制连接壳体(18)上,侧面封板(14)上设置用于指纹传感器(4)露出的指纹传感器露出窗口(13)。
【文档编号】G07C9/00GK205692238SQ201620578710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5日 公开号201620578710.7, CN 201620578710, CN 205692238 U, CN 205692238U, CN-U-205692238, CN201620578710, CN201620578710.7, CN205692238 U, CN205692238U
【发明人】刘叙, 张承良, 韦俊
【申请人】无锡市星澜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