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1993发布日期:2019-07-06 12:1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可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常用于私家车、网约车、出租车或者公交车上。行车记录仪通常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镜头组件和底座,以便于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但为了保证拍摄效果,镜头组件往往与挡风玻璃之间的距离较近,在镜头组件的调整过程中容易与挡风玻璃发生碰撞,不便于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镜头组件和底座转动连接且镜头组件与挡风玻璃距离较近导致的镜头组件的调整过程中容易与挡风玻璃发生碰撞、不便于调整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行车记录仪,包括用于拍摄车外情景的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外壳、设于所述主机外壳内且与所述主机外壳转动连接的镜头组件、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镜头组件上的紧固件,所述主机外壳上开设有呈弧形的导向槽,所述紧固件的螺纹杆穿设于所述导向槽且螺纹连接于所述镜头组件时该紧固件的头部抵接于所述主机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的转动角度小于或者等于80°。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的相对两侧均凸设有中心轴,所述主机外壳的内壁开设有容置所述中心轴且供所述中心轴转动的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用于取景的摄像头,所述主机外壳上开设有供所述摄像头穿过的摄像孔。

进一步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镜头上盖、镜头下盖、以及夹设于所述镜头上盖和镜头下盖之间的镜头驱动板,所述摄像头固定于所述镜头驱动板上且穿设于所述镜头上盖。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外壳包括主机上盖、以及盖设于所述主机上盖的主机下盖,所述主机上盖和主机下盖共同形成有用于容置所述镜头组件的镜头腔。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与所述主机上盖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盖,所述安装盖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挡风玻璃固定连接的粘贴件。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夹设于所述安装盖和所述主机上盖之间的天线盖,所述天线盖与所述主机上盖固定连接,所述天线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盖。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还包括依次穿设于所述主机下盖、所述主机上盖、所述天线盖且与所述安装盖可拆卸连接的防盗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盖朝向所述天线盖一侧凸设有卡爪,所述天线盖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卡爪卡接的卡槽。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拍摄车内情景的从机,所述从机和所述主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机包括从机底座组件、与所述从机底座组件活动连接的从机拍摄组件、以及用于锁紧所述从机拍摄组件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穿设于所述从机底座组件且与所述从机拍摄组件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从机底座组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从机下盖和从机下盖板,所述从机下盖和所述从机下盖板共同形成有供所述从机拍摄组件伸入的球形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通过将镜头组件设于主机外壳内并与主机外壳转动连接,使得镜头组件和主机外壳可相对转动,且设置螺纹连接于镜头组件转动的紧固件,使得镜头组件通过紧固件调节其拍摄角度,并通过紧固件的头部锁紧镜头组件与主机外壳,且镜头组件的转动范围始终限制在主机外壳内,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挡风玻璃发生碰撞,便于其调节拍摄角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结构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的爆炸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的爆炸图二;

图6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镜头组件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的剖视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的剖视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天线盖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安装盖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主机下盖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选装模块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从机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从机下盖板的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主机;11-主机外壳;110-镜头腔;111-主机下盖;1110-导向槽;1111-散热片;1113-容置槽;1114-插槽;1115-定位槽;112-主机上盖;1120-摄像孔;12-镜头组件;121-镜头上盖;1211-中心轴;1212-镜头散热槽;122-镜头驱动板;123-镜头下盖;1230-螺纹孔;124-摄像头;13-紧固件;131-头部;132-螺纹杆;14-天线盖;140-散热槽;141-天线;142-连接孔;143-卡槽;15-安装盖;151-卡爪;152-防盗螺纹孔;16-粘贴件;17-防盗件;18-挡片;2-从机;21-从机底座组件;210-球形腔;211-从机下盖;212-从机上盖;2120-定位模块腔;213-从机下盖板;2130-从机螺纹孔;214-定位模块;215-固定件;22-从机拍摄组件;23-锁紧件;3-挡风玻璃;4-车内后视镜;5-传输线;6-线卡;61-线卡盖;611-卡盖单元;6110-卡孔;612-第二连接臂;62-线卡座;621-卡座单元;6211-卡扣;622-第一连接臂;7-选装模块;71-选装外壳;711-定位部;72-选装驱动板;721-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3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进行说明。该行车记录仪包括用于拍摄车外情景的主机1。主机1包括主机外壳11、镜头组件12以及紧固件13,主机外壳11上开设有供紧固件13穿过的导向槽1110。具体地,主机外壳11包括主机下盖111、以及盖设于主机下盖111的主机上盖112,导向槽1110设于主机下盖111上。主机上盖112和主机下盖111共同形成用于容置镜头组件12的镜头腔110,镜头腔110优选为圆柱形。镜头组件12设于主机外壳11内,且与主机外壳11转动连接。紧固件13与镜头组件12螺纹连接,紧固件13用于使镜头组件12转动,便于调节镜头组件12的拍摄角度。具体地,紧固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头部131和螺纹杆132。螺纹杆132与镜头组件12螺纹连接,用于驱动镜头组件12转动,镜头组件12上开设有与螺纹杆132的外螺纹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230。螺纹杆132穿设于导向槽1110中且螺纹连接于镜头组件12时,头部131与主机外壳11相抵接。具体地,紧固件13与主机下盖111抵接锁紧。紧固件13在导向槽1110内移动以调节镜头组件12的拍摄角度,拍摄角度确定后,将紧固件13与主机外壳11抵接锁紧,从而使镜头组件12和主机外壳11相互固定,进行稳定拍摄。紧固件13的螺纹杆132穿过导向槽1110与镜头组件12螺纹连接,调节镜头组件12的角度时,紧固件13和主机外壳11相互松脱,镜头组件12可在紧固件13的带动下转动,使用紧固件13调节镜头角度较方便;进行拍摄时,将紧固件13拧紧至其头部131与主机外壳11相抵接锁紧,该种锁紧方式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通过将镜头组件12设于主机外壳11内并与主机外壳11转动连接,使得镜头组件12和主机外壳11可相对转动,且设置螺纹连接于镜头组件12的紧固件13,使得镜头组件12通过紧固件13调节其拍摄角度,并通过紧固件13的头部131锁紧镜头组件12,且镜头组件12的转动范围始终限制在主机外壳内,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与挡风玻璃3发生碰撞,便于其调节拍摄角度。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镜头组件12的转动角度小于或者等于80°。镜头组件12的转动角度与导向槽1110的形状及大小有关,其调节角度较大时,导向槽1110也相对较长,供镜头组件12伸出并拍摄的摄像孔1120也较长,降低了主机外壳11的强度,镜头组件12也更容易进灰。同时,镜头组件12朝向车外,其调节角度小于或者等于80o时,可拍摄的车外情景已足够记录行车景象。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7及图1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镜头组件12的相对两侧均凸设有中心轴1211,主机外壳11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置两个中心轴1211的容置槽1113,中心轴1211可在容置槽1113中转动,使镜头组件12架设于镜头腔110中,实现镜头组件12和主机外壳11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5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镜头组件12包括用于取景的摄像头124,主机外壳11上开设有摄像孔1120,摄像孔1120供摄像头124穿过,且摄像头124可在摄像孔1120中转动。具体地,摄像孔1120设于主机上盖112上,使摄像头124与挡风玻璃3相对。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镜头组件12包括镜头上盖121、镜头下盖123以及镜头驱动板122。镜头驱动板122夹设于镜头上盖121和镜头下盖123之间,摄像头124固定于镜头驱动板122上且穿设于镜头上盖121中。可选地,中心轴1211与镜头上盖121一体成型,使镜头组件12与主机外壳11之间的转动更平滑;螺纹孔1230开设于镜头下盖123上。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行车记录仪还包括从机2、以及电连接主机1和从机2的传输线5。主机1用于拍摄和记录车外的情景,且朝向车外;从机2用于拍摄和记录车内的情景,且朝向车内。主机1和从机2相互分离,便于调整主机1和从机2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车型,获取最佳的拍摄角度。传输线5用于实现主机1和从机2之间的数据传输及信号传输,传输线5可包括主机1的输出线及从机2的输出线。传输线5的外周包裹有线卡6,线卡6用于整理传输线5,避免安装主机1及从机2后的传输线5拖沓,从而避免传输线5影响视线。主机1和从机2均固定于挡风玻璃3上,线卡6卡设于挡风玻璃3和车内后视镜4之间,可进一步减小线卡6对开车视线的影响。具体地,假设车内后视镜4具有镜子的一侧为前侧,另一侧为后侧。主机1设于车内后视镜4的后侧,朝向车外,从机2设于车内后视镜4的前侧,朝向车内,便于将线卡6卡设于挡风玻璃3和车内后视镜4之间,减小线卡6对车内后视镜4视线及挡风玻璃3视线的影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线卡6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线卡座62和线卡盖61,线卡座62和线卡盖61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对传输线5进行检修,也便于分别拆卸主机1及从机2,还便于调整线卡座62及线卡盖61的长度,调整主机1和从机2的相对位置,使其适用于不同的车型。线卡座62上凸设有卡扣6211,线卡盖61上设有与卡扣6211卡接的卡孔6110,通过卡扣6211和卡孔6110实现线卡座62和线卡盖61的可拆卸连接,拆装线卡6时,无需使用工具,且拆装步骤简单。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4至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线卡座62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卡座单元621,相邻两个卡座单元62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臂622,卡扣6211设于卡座单元621上。线卡盖61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卡盖单元611,相邻两个卡盖单元611之间设有第二连接臂612,卡孔6110设于卡盖单元611上。第一连接臂622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卡座单元621,相邻两个卡座单元621可通过折断第一连接臂622实现两个卡座单元621的相互分离,从而可根据主机1和从机2之间的距离选择线卡座62的长度。第二连接臂612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卡盖单元611,相邻两个卡盖单元611可通过折断第二连接臂612实现两个卡盖单元611的相互分离,从而可根据主机1和从机2之间的距离选择线卡盖61的长度。所以线卡6的整体长度可调,主机1和从机2的相对位置可调,使该行车记录仪可适用于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等不同车型的车。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9及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机1还包括天线盖14,天线盖14固定于主机上盖112一侧。天线盖14朝向主机上盖112一侧为天线盖14的内侧,另一侧为天线盖14的外侧。天线盖14设于挡风玻璃3和主机上盖112之间,天线盖14的内侧开设有多个散热槽140,一是便于散发主机外壳11内产生的热量,二是隔离太阳直射产生的热量,以免升高主机外壳11内的温度。散热槽140可选为与外部空气相连通,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加快散热的速度。主机下盖111的外壁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片1111,增大了主机下盖111的散热面积,加快散热的速度。可选地,主机上盖112、主机下盖111均为金属件,如钢、铁、铝等,金属的导热性较好,更便于散发主机外壳11内部所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图9及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多个散热槽140相互平行,且均分布于天线盖14上。散热槽140的深度范围为1mm至3mm,用于隔离太阳直射产生的热量。具体地,散热槽140的长度方向与镜头组件12的转动轴相互垂直,且散热槽140贯穿于天线盖14的相对两侧,使得散热槽140与外部空气相连接,加快散热的速度。散热槽140的形状及数量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此处不作限定。请参阅图7,镜头下盖123的外侧还开设有多个镜头散热槽1212,用于散发镜头驱动板122产生的热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8及图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天线盖14的外侧还设有用于通讯的天线141。具体地,天线盖14的外侧朝向挡风玻璃3,即天线141朝向挡风玻璃3设置,增强了天线141的传输信号。同时,主机上盖112为金属件时,散热槽140的设置增大了天线141与主机上盖112之间的净空,进一步增强了天线141的传输信号。可选地,天线141为柔性电路板(FPC),贴设于天线盖14的外侧上。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机1还包括与天线盖14可拆卸连接的安装盖15,使得在维护和更换主机1时,只需将天线盖14及主机外壳11取下。安装盖15的一侧设有用于与挡风玻璃3固定连接的粘贴件16。具体地,粘贴件16的一侧粘贴于安装盖15上,粘贴件16的另一侧粘贴于挡风玻璃3上,实现主机1与挡风玻璃3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粘贴件16,使得主机1的固定方式更稳定,且通过天线盖14与安装盖15可拆卸连接,使得在后期维护和更换时,仅需将主机外壳11及天线盖14从安装盖15上拆卸,方便拆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机1还包括依次穿设于主机下盖111、主机上盖112、天线盖14且与安装盖15可拆卸连接的防盗件17。防盗件17一是便于主机外壳11、天线盖14与安装盖15的可拆卸连接,二是增加了主机1的拆卸难度,减小了主机1丢失的可能性。可选地,防盗件17为螺钉或者螺栓,主机下盖111、主机上盖112、天线盖14上均开设有供防盗件17穿过的连接孔142,安装件上开设有与防盗件17螺纹连接的防盗螺纹孔152,使得在拆装主机外壳11和天线盖14时,需要使用拆装工具,增加了防盗系数,同时,也实现了天线盖14与安装盖15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及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安装盖15朝向天线盖14一侧凸设有卡爪151,天线盖14上开设有与卡爪151卡接的卡槽143,实现安装盖15和天线盖14的固定连接,使得安装盖15和天线盖14之间可拆装。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5及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行车记录仪还包括与主机1可拆卸连接的选装模块7,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选装模块7。选装模块7包括选装外壳71、设于选装外壳71内的选装驱动板72,选装驱动板72上设有插针721,插针721插设于选装外壳71中,其主机外壳11上开设有供插针721插入的插槽1114。具体地,插槽1114开设于主机下盖111上。在选装模块7插入主机1时,插槽1114和插针721实现两者的电连接,同时通过插槽1114和插针721实现了主机1和选装模块7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需要使用选装模块7时,将选装模块7插接于主机1上,简化了该行车记录仪的系统,增加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选装模块7为无线网络(wifi)模块、蓝牙模块、电池模块中的一种。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装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者电池模块,在使用选装模块7时,将插针721插入插槽1114中,使选装模块7与主机1电连接,实现选装模块7各自的功能。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及图1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选装外壳71上凸设有多个定位部711,主机外壳11上卡设有多个定位槽1115,定位槽1115供定位部711插入。具体地,定位槽1115设于主机下盖111上。定位部711和定位槽1115的设置对选装模块7的安装起导向作用,也可防止选装模块7的晃动,从而保护插针721不受损坏。定位部711的数量和形状可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选择,此处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及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机1还包括与主机外壳11可拆卸连接的挡片18,挡片18用于遮挡插槽1114。在不使用选装模块7时,可将挡片18安装于主机外壳11具有插槽1114的一侧,可遮挡插槽1114,防止灰尘通过插槽1114进入主机外壳11的内部。在使用选装模块7时,可将挡片18拆下,并将选装模块7的插针721插入插槽1114中。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从机2包括从机底座组件21、从机拍摄组件22和锁紧件23。从机底座组件21固定于挡风玻璃3上,从机拍摄组件22与从机底座组件21活动连接,由此从机拍摄组件22相对于从机底座组件21转动以调整拍摄角度。锁紧件23用于锁紧从机拍摄组件22,使从机拍摄组件22和从机底座组件21相互固定,便于从机拍摄组件22的稳定拍摄。锁紧件23穿设于从机底座组件21且与从机拍摄组件22抵接。可选地,锁紧件23为螺钉或者螺栓,锁紧件23与从机拍摄组件22相互松脱,可调整从机拍摄组件22的拍摄角度,角度调整完成后,将锁紧件23拧紧至其端部与从机拍摄组件22相抵接,保证从机拍摄组件22与从机底座组件21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及图1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从机底座组件21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从机下盖211和从机下盖板213,从机下盖211和从机下盖板213共同形成球形腔210,球形腔210供从机拍摄组件22伸入,从机拍摄组件22与从机底座组件21形成球型副,从机拍摄组件22可360°转动,其拍摄角度的范围较大。可选地,锁紧件23为螺钉或者螺栓,从机下盖板213上开设有从机螺纹孔2130,锁紧件23与从机螺纹孔2130螺纹连接,且在拧紧锁紧件23时,锁紧件23的端部与从机拍摄组件22抵接,使从机拍摄组件22与从机底座组件21相互固定,其固定方式简单。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从机底座组件21还包括定位模块(GPS)214和从机上盖212。定位模块214具有定位功能,可在主机1及从机2拍摄的同时,记录拍摄的地点,便于提供更丰富的行车证据。从机上盖212与从机下盖211固定连接,且从机上盖212和从机下盖211围合形成有定位模块腔2120,定位模块腔2120用于容置定位模块214。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车记录仪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从机上盖212上设有与挡风玻璃3粘贴的固定件215。通过固定件215的设置将从机2粘贴于挡风玻璃3上,使得从机2与挡风玻璃3的连接更稳定,防止在行车过程中从机2的掉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