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25533发布日期:2019-03-27 12:3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属于计算机软件应用领域,进一步说,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自行车的操控还是使用传统的机械钥匙,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指纹技术在手机、门锁上已经大量应用,指纹技术主要是对身份进行识别,用于替代钥匙。而电动自行车的钥匙除了上锁解锁以外,还需要开坐垫,而指纹在电动自行车上替代传统钥匙,不仅仅只解决上锁解锁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开启坐垫的问题。

目前指纹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仅是用于身份识别。即上锁、解锁电动自行车,功能比较单一。在电动自行车上使用,本技术方案让指纹除了身份识别以外,还赋予了手指长按和短按功能,这样在电动自行车上的指纹就不仅仅用于上锁、解锁电动自行车,还可以通过在解锁情况下长按指纹传感器弹起后坐垫,这样让用户只要一根手指就能完成所有操作,也让车厂无需专门定制一个按钮用于开启后坐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其中,具体技术方案为:

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包括电动自行车上锁状态和电动自行车解锁状态;电动自行车上锁状态,指纹传感器通过识别用户指纹给电动自行车上电或者解锁;电动自行车解锁状态,指纹传感器将不再进行用户身份识别,而是进行手指长按和短按识别。

上述的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其中:带有指纹的电动自行车,当车辆在上锁状态下时,指纹传感器处于身份识别状态,用户必须通过手指识别通过车辆才解锁,手指只能通过身份识别来进行解锁;带有指纹的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指纹传感器将不在处于身份识别状态,只处于识别是否有手指按压,并通过手指按压的时间来决定用户是长按还是短按,让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手指长按短按来解决上锁和开坐垫的功能,做到一个手指实现不同动作。

上述的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其中:指纹传感器在电动自行车上锁的情况下是处于手指身份识别状态,只有先前录入指纹的人的手指识别通过后车辆进行解锁;指纹传感器在电动自行车解锁情况下,处于手指按压识别状态,并不处于手指身份识别状态,任何人的手指都有效,只是对手指按压状态和时间进行识别,并不进行身份识别,这样就使得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有了长按和短按功能,也就让电动车在解锁的状态下具备了两种操作,即上锁和开坐垫。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丰富了指纹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实用性和使用性,结合了身份识别和更多操作电动自行车功能,不仅简化了电动自行车厂商的生产构造,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指纹模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为指纹模块。

1)电动自行车上锁状态:指纹传感器通过识别用户指纹给电动自行车上电或者解锁;2)电动自行车解锁状态:指纹传感器将不再进行用户身份识别,而是进行手指长按和短按识别。

本发明指纹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具体操作方式:

1)带有指纹的电动自行车,当车辆在上锁状态下时,指纹传感器处于身份识别状态,用户必须通过手指识别通过车辆才解锁,手指只能通过身份识别来进行解锁。2)带有指纹的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指纹传感器将不在处于身份识别状态,只处于识别是否有手指按压,并通过手指按压的时间来决定用户是长按还是短按,这样就可以让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可以通过手指长按短按来解决上锁和开坐垫的功能,做到一个手指可以实现不同动作。

指纹传感器在电动自行车上锁的情况下是处于手指身份识别状态,只有先前录入指纹的人的手指识别通过后车辆进行解锁。指纹传感器在电动自行车解锁情况下,处于手指按压识别状态,并不处于手指身份识别状态,任何人的手指都有效,只是对手指按压状态和时间进行识别,并不进行身份识别,这样就使得电动自行车在解锁状态下有了长按和短按功能,也就让电动车在解锁的状态下具备了两种操作,即上锁和开坐垫。

本文所提的电动自行车上锁和解锁也可以指电动自行车上电和断电,本文所提的电动自行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包括电动自行车上锁状态和电动自行车解锁状态;电动自行车上锁状态,指纹传感器通过识别用户指纹给电动自行车上电或者解锁;电动自行车解锁状态,指纹传感器将不再进行用户身份识别,而是进行手指长按和短按识别;本发明提供的电容式指纹操控电动自行车的方法,丰富了指纹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实用性和使用性,结合了身份识别和更多操作电动自行车功能,不仅简化了电动自行车厂商的生产构造,也给用户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谢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酷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10
技术公布日:2019.03.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