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0704发布日期:2023-08-03 21:04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车记录仪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


背景技术:

1、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现有的行车记录仪通常都是固定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方,并通过导线与外界供电设备连接。

2、但是,在随着汽车发展,汽车的移动速度不断的增加,如果车辆发生碰撞,会导致形成记录仪与挡风玻璃发生分离,导致行车记录仪从挡风玻璃上脱落并与导线分离,导致行车记录仪快速的掉落到车内,无法及时的对碰撞现场进行拍摄,其次,在发生碰撞后,行车记录仪掉落时没有缓冲,很容易损坏行车记录仪内的拍摄以及存储结构,导致行车记录仪无法继续进行拍摄,而且碰撞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灰尘堆积在镜头外侧时,也会阻碍拍摄。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以解决记录仪分离后不能继续拍摄、分离过程中记录仪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与连接架,所述记录仪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与蓄电池,所述记录仪内部位于摄像头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组冷却机构,两组冷却机构之间连接有强弹簧,所述记录仪的侧面开设有与冷却机构相匹配的滑动槽,冷却机构通过滑动槽滑动延伸至记录仪的外侧,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安装有多组连接杆,且每组连接杆皆延伸至记录仪的内部与冷却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记录仪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部安装有与摄像头相匹配的玻璃罩,所述记录仪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气囊,所述记录仪的内壁安装有气槽,所述玻璃罩的外侧通过气槽与缓冲气囊接通。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对记录仪内部进行散热,且在车辆发生碰撞后,使记录仪自动与连接架分离,使得冷却机构延伸至记录仪外侧,通过冷却机构内的扇叶转动产生向下的气流推动记录仪,从而降低记录仪下落的速度,减少记录仪下落时受到的冲击,提高记录仪使用寿命。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记录仪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过滤网与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位于冷却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位于记录仪的底端设置在蓄电池的两侧。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进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减少灰尘进入到记录仪内。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安装有膨胀部,且膨胀部延伸至冷却机构的下方,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连接有固定部,所述连接杆通过固定部与连接架固定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记录仪与连接架固定,且在记录仪受到较强的冲击时,通过挤压膨胀部,自动与记录仪分离。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记录仪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滑轨,每组滑轨皆与滑动槽对齐,且滑轨的内壁连接有接电板,所述蓄电池侧面的连接线延伸至滑轨内部与接电板接通,且连接线与接电板的连接位置靠近滑动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方便冷却机构滑动,且通过接电板对冷却机构进行供电。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机构的内部安装有扇叶,所述冷却机构的两侧分别滑槽,滑槽通过滑轨与冷却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连接有接电头,且接电头位于滑槽远离滑动槽的侧面,所述冷却机构的底端安装有齿边。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冷却机构带动空气流通,使得气流对记录仪进行散热或者缓冲。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槽的侧面设置有传动齿,所述传动齿与齿边啮合,所述传动齿延伸至气槽的内部连接有吸气叶轮,且当冷却机构完全延伸至记录仪外侧时,齿边与传动齿分离。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冷却机构移动时,通过传动齿带动吸气叶轮转动,从而将外界空气吸入到气槽内。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槽包括吸气口以及直线槽,所述吸气口环绕玻璃罩设置,且吸气口的外壁开设有多组圆弧槽与玻璃罩外侧对齐,所述直线槽的底端与缓冲气囊的内部接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使外界空气从玻璃罩外侧流动,从而对玻璃罩进行清理。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记录仪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架,所述摄像头通过安装架与记录仪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的端部连接有存储区,存储区内部安装有存储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摄像头进行固定,且同时对存储卡进行保护。

18、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记录仪、冷却机构以及蓄电池,能够在记录仪受到冲击与连接杆分离后,通过蓄电池暂时对记录仪进行供电,使记录仪能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且在冲击后,通过伸展出的冷却机构,对记录仪下降的速度进行减速,延长记录仪拍摄车窗外侧碰撞情况时间,提高拍摄效果,有效解决了记录仪分离后不能继续拍摄的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冷却机构、气槽、传动齿以及气囊,能够在记录仪下降过程中,冷却机构延伸至记录仪外侧,通过冷却机构内扇叶产生的扇叶产生向下的气流,对记录仪的下降进行减速,而且冷却机构移动过程中,通过底端的齿板带动传动齿转动,从而带动吸气叶轮转动,使得气流从吸气口吸入到气槽内,气流进入到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当记录仪落在中控台上时,会挤压气囊,气囊对冲击进行缓冲,对记录仪进行保护,有效解决了记录仪分离过程中记录仪易受损的问题。

21、3、本发明还能在记录仪下落过程中,对气囊的挤压,会将气囊内的空气挤压到吸气口位置,使得气流喷出对堆积在玻璃罩外侧的灰尘进行清理,减少对玻璃罩灰尘的堆积,提高拍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包括记录仪(1)与连接架(6),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1)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8)与蓄电池(11),所述记录仪(1)内部位于摄像头(8)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组冷却机构(2),两组冷却机构(2)之间连接有强弹簧(9),所述记录仪(1)的侧面开设有与冷却机构(2)相匹配的滑动槽(101),冷却机构(2)通过滑动槽(101)滑动延伸至记录仪(1)的外侧,所述连接架(6)的内部安装有多组连接杆(3),且每组连接杆(3)皆延伸至记录仪(1)的内部与冷却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记录仪(1)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102),且固定槽(102)的内部安装有与摄像头(8)相匹配的玻璃罩(4),所述记录仪(1)的底端安装有缓冲气囊(5),所述记录仪(1)的内壁安装有气槽(7),所述玻璃罩(4)的外侧通过气槽(7)与缓冲气囊(5)接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1)的顶端与底端分别安装有第二过滤网(105)与第一过滤网(103),所述第二过滤网(105)位于冷却机构(2)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网(103)位于记录仪(1)的底端设置在蓄电池(11)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的端部安装有膨胀部(301),且膨胀部(301)延伸至冷却机构(2)的下方,所述连接杆(3)的顶端连接有固定部(302),所述连接杆(3)通过固定部(302)与连接架(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1)的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两组滑轨(106),每组滑轨(106)皆与滑动槽(101)对齐,且滑轨(106)的内壁连接有接电板(107),所述蓄电池(11)侧面的连接线延伸至滑轨(106)内部与接电板(107)接通,且连接线与接电板(107)的连接位置靠近滑动槽(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2)的内部安装有扇叶(201),所述冷却机构(2)的两侧分别滑槽(202),滑槽(202)通过滑轨(106)与冷却机构(2)滑动连接,所述滑槽(202)的内部连接有接电头(204),且接电头(204)位于滑槽(202)远离滑动槽(101)的侧面,所述冷却机构(2)的底端安装有齿边(2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7)的侧面设置有传动齿(10),所述传动齿(10)与齿边(203)啮合,所述传动齿(10)延伸至气槽(7)的内部连接有吸气叶轮(1001),且当冷却机构(2)完全延伸至记录仪(1)外侧时,齿边(203)与传动齿(10)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槽(7)包括吸气口(702)以及直线槽(703),所述吸气口(702)环绕玻璃罩(4)设置,且吸气口(702)的外壁开设有多组圆弧槽(701)与玻璃罩(4)外侧对齐,所述直线槽(703)的底端与缓冲气囊(5)的内部接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仪(1)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架(104),所述摄像头(8)通过安装架(104)与记录仪(1)固定连接,所述玻璃罩(4)的端部连接有存储区,存储区内部安装有存储卡。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撞击后能够暂时自主运行的行车记录仪,涉及行车记录仪领域,包括记录仪与连接架,所述记录仪的内部安装有摄像头与蓄电池,所述记录仪内部位于摄像头的上方对称安装有两组冷却机构,两组冷却机构之间连接有强弹簧,所述记录仪的侧面开设有与冷却机构相匹配的滑动槽。本发明通过冷却机构延伸至记录仪外侧,通过冷却机构内扇叶产生的扇叶产生向下的气流,对记录仪的下降进行减速,而且冷却机构移动过程中,通过底端的齿板带动传动齿转动,从而带动吸气叶轮转动,使得气流从吸气口吸入到气槽内,气流进入到气囊内,使得气囊膨胀,当记录仪落在中控台上时,会挤压气囊,气囊对冲击进行缓冲,对记录仪进行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陈景兴,谢茂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广视角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