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

文档序号:36274327发布日期:2023-12-06 20:42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监管,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bim技术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基于bim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0348585u,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04月17日,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检查门和bim监管系统,检查门的底部安装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安装有电子秤,检查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指纹卡机一和指纹卡机二,检查门的一侧安装有扩音器和警示灯。本实用新型,通过bim监管系统便于管理人员对工人的监管,节省对多位工人同时监管的时间,提高建筑施工监管装置的工作效率,通过bim监管系统能够对实行工作任务分配,提高bim监管系统对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处理的多功能特性,电子秤能够称取工人进入和出入工地的体重,通过bim监管系统处理分析对比工人是否超重,避免工人携带施工材料带出工地,降低建筑施工的经济损失,在超重时警示灯和扩音器会同时启动,提醒监管人员现场查看。

3、现有的监管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借助起吊设备实现监管装置搬运,不便将监管装置进行携带,监管装置不能同时对建筑施工状况进行监管,降低监管装置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监管装置体积较大,需要借助起吊设备实现监管装置搬运,不便将监管装置进行携带,监管装置不能同时对建筑施工状况进行监管,降低监管装置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安装座,还包括:

3、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上方,且框架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指纹打卡机,且指纹打卡机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且转动轴与框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挡杆,且挡杆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4、收纳槽,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收纳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框架的两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座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移动轮设置有两个,且移动轮与安装板连接为一体;

5、显示屏,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侧,且显示屏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

6、优选的,所述框架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摄像头,且摄像头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摄像头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噪声仪,且噪声仪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噪声仪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另一侧设置有报警器,且报警器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报警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锥形板,且锥形板与安装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且安装板的两端均延伸至导向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板与安装座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光伏发电板,且光伏发电板与框架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板与显示屏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指纹打卡机、显示屏、电机和挡杆的设置,指纹打卡机能对施工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能对施工人员进行考勤,借助显示屏既能显示监管数据,还能显示出施工人员施工内容,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随着转动轴的旋转带动挡杆转动,将挡杆转开方便施工人员通行,能防止非法闯入,提高监管效果;

13、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移动轮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移动轮与地面接触,借助移动轮方便将监管装置移动搬运,电动伸缩杆带动安装板升降,随着安装板的升降调节移动轮的高度,改变移动轮与地面的接触状态;

14、3.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摄像头和噪声仪的设置,摄像头对建筑施工进行拍摄,噪声仪对建筑施工噪声进行检测,更好对建筑施工进行监管。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安装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摄像头(5),且摄像头(5)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摄像头(5)与显示屏(7)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噪声仪(10),且噪声仪(10)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噪声仪(10)与显示屏(7)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另一侧设置有报警器(9),且报警器(9)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报警器(9)与显示屏(7)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的下端设置有锥形板(14),且锥形板(14)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收纳槽(15)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导向槽(18),且安装板(16)的两端均延伸至导向槽(18)的内部,所述安装板(16)与安装座(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上方设置有光伏发电板(4),且光伏发电板(4)与框架(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光伏发电板(4)与显示屏(7)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基于BIM技术的建筑施工监管装置,包括框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上方,所述框架的一侧设置有指纹打卡机,所述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电机,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挡杆;收纳槽,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的下端,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显示屏,其设置在所述框架的一侧,该监管装置设有可升降的移动机构,在搬运监管装置时将移动轮与地面接触,借助移动轮方便携带监管装置,监管装置能同时对建筑施工多项状况进行监管,提高监管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郑祥盘,黄小琴,黄登峰,林秀芳,唐晓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闽江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