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6431发布日期:2023-10-14 22:00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安全防范逃生口井盖,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综合管廊逃生口井盖大多设置在道路绿化带、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干线综合管廊和支线综合管廊应设置不少于2个人员逃生口,且逃生口宜与投料口、通风口结合起来进行设置,其间距根据综合管廊各舱室的用途设置成不大于100m、200m、400m。

2、普通的井盖在使用时很容易被开启,不需要认证,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开启常见的井盖,且对于井盖的状态没有进行实时监控。

3、针对上述问题,申请人想到了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远程控制井盖的开启和关闭或者/和通过手持遥控器现场控制井盖的开启和关闭,以及紧急情况下管廊内部手动控制开闭,管廊外部专用工具手动开闭。

4、又由于地下综合管廊出地面也设置有出入口,出入口设置有门禁系统,而电子井盖系统和门禁系统彼此独立,巡检人员需要分别使用井盖遥控器及门禁卡打开井盖和出入口门禁,给安防巡检造成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了一种地下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为用门禁控制器去控制电子井盖的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与电子井盖硬件系统的对接,使井盖通过安装在井盖口的门禁读卡器即可打开井盖,并通过控制中心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井盖状态,从而对逃生口井盖及出入口门禁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运维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单元、至少一个读卡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子井盖,所述读卡器与电子井盖一一对应,所述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每个电子井盖一一对应一个井盖控制单元,所述井盖控制单元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门禁控制单元与控制中心管理平台相连。

3、进一步地,读卡器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4、进一步地,门禁控制单元通过网络与控制中心管理平台相连。

5、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井盖包括井盖控制单元、井盖盖板、井盖底座、锁体和用于驱动井盖盖板打开或关闭的井盖电动开启装置,所述井盖底座固定在逃生口,所述井盖盖板与井盖底座铰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一端与逃生口内侧墙壁上的支架连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所述井盖盖板下端设有用于与锁体配合的锁钩,所述锁体固定在逃生口内侧墙壁,与井盖盖板的锁钩对应,锁体、井盖电动开启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电连接。

6、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还包括电子井盖外部开启设备,所述电子井盖外部开启设备包括户外钥匙箱箱体以及用于开启锁体的钥匙杆,户外钥匙箱箱体固定在逃生口外侧墙壁,钥匙杆的第一端穿过逃生口墙壁伸入锁体内,与锁体配合,所述钥匙杆的第二端位于户外钥匙箱箱体内,钥匙杆的第二端固定有手动把手,所述钥匙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阶梯形,所述户外钥匙箱箱体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环的小径段与限位板的通孔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的大径段位于限位板靠近锁体的一侧。

7、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井盖开启或关闭的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井盖还包括助力气撑,所述助力气撑的第一端与气撑支架连接,助力气撑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电子井盖还包括用于井盖手动开启时支撑井盖盖板的断电支撑装置,所述断电支撑装置的一端与井盖底座连接,断电支撑装置的另一端与井盖盖板连接。断电支撑装置为自锁铰链。

1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井盖打开或关闭状态的状态监测装置,所述状态监测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逃生口是否有异物的异物报警传感器,所述异物报警传感器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12、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包括井盖控制单元、井盖盖板、井盖底座、锁体和用于驱动井盖盖板打开或关闭的井盖电动开启装置,所述井盖底座固定在逃生口,所述井盖盖板与井盖底座铰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一端与逃生口内侧墙壁上的支架连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所述井盖盖板下端设有用于与锁体配合的锁钩,所述锁体固定在逃生口内侧墙壁,与井盖盖板的锁钩对应,锁体、井盖电动开启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电连接。

13、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款用门禁控制器去控制电子井盖的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器与电子井盖硬件系统的对接,使井盖通过安装在井盖口的门禁读卡器即可打开井盖,并通过监控中心的门禁控制软件实时监控井盖状态,从而对逃生口井盖及出入口门禁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运维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禁控制单元、至少一个读卡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子井盖,所述读卡器与电子井盖一一对应,所述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每个电子井盖一一对应一个井盖控制单元,所述井盖控制单元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门禁控制单元与控制中心管理平台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读卡器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井盖包括井盖盖板、井盖底座、锁体和用于驱动井盖盖板打开或关闭的井盖电动开启装置,所述井盖底座固定在逃生口,所述井盖盖板与井盖底座铰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一端与逃生口内侧墙壁上的支架连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所述井盖盖板下端设有用于与锁体配合的锁钩,所述锁体固定在逃生口内侧墙壁,与井盖盖板的锁钩对应,锁体、井盖电动开启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子井盖外部开启设备,所述电子井盖外部开启设备包括户外钥匙箱箱体以及用于开启锁体的钥匙杆,户外钥匙箱箱体固定在逃生口外侧墙壁,钥匙杆的第一端穿过逃生口墙壁伸入锁体内,与锁体配合,所述钥匙杆的第二端位于户外钥匙箱箱体内,钥匙杆的第二端固定有手动把手,所述钥匙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为阶梯形,所述户外钥匙箱箱体内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环的小径段与限位板的通孔间隙配合,所述限位环的大径段位于限位板靠近锁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井盖开启或关闭的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井盖还包括助力气撑,所述助力气撑的第一端与气撑支架连接,助力气撑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井盖还包括用于井盖手动开启时支撑井盖盖板的断电支撑装置,所述断电支撑装置的一端与井盖底座连接,断电支撑装置的另一端与井盖盖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井盖打开或关闭状态的状态监测装置,所述状态监测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逃生口是否有异物的异物报警传感器,所述异物报警传感器与井盖控制单元连接。

10.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盖控制单元、井盖盖板、井盖底座、锁体和井盖电动开启装置,所述井盖底座固定在逃生口,所述井盖盖板与井盖底座铰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一端与逃生口内侧墙壁上的支架连接,所述井盖电动开启装置的第二端与井盖盖板下端连接,所述井盖盖板下端设有用于与锁体配合的锁钩,所述锁体固定在逃生口内侧墙壁,与井盖盖板的锁钩对应,锁体、井盖电动开启装置与井盖控制单元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逃生口电子井盖控制系统,包括门禁控制单元、至少一个读卡器以及至少一个电子井盖,所述读卡器与电子井盖一一对应,所述读卡器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每个电子井盖一一对应一个井盖控制单元,所述井盖控制单元与门禁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门禁控制单元与控制中心管理平台进行通讯。本技术通过门禁控制器与电子井盖硬件系统的对接,使井盖通过安装在井盖口的门禁读卡器即可打开井盖,并通过监控中心的门禁控制软件实时监控井盖状态,从而对逃生口井盖及出入口门禁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了运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秦燕,郭建松,时磊,丁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南方(武汉)自动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