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1058发布日期:2023-10-28 20: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钟记录仪,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


背景技术:

1、记录仪是以先进的cpu为核心,并辅以大规模集成电路、大容量flash存储、信号智能调理、smartbus总线以及高分辨率图形液晶显示器的新型智能化无纸记录仪表。

2、经查阅文献得知,对于现有大部分车钟记录仪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满足该电子仪器操作使用的便捷性,但是对于现有大部分的车钟记录仪在进行维修时,由于车钟记录仪的表体采用多点位螺栓进行固定,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拆卸维修和对接固定时则会造成螺栓拆卸操作的繁琐性,进而降低了车钟记录仪进行维修操作的效率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能够解决车钟记录仪的表体采用多点位螺栓进行固定,这样的方式在进行拆卸维修和对接固定时则会造成螺栓拆卸操作的繁琐性,进而降低了车钟记录仪进行维修操作的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包括车钟记录仪控制板,所述车钟记录仪控制板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车钟记录仪机体,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第二滑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板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板,第三滑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四弹簧,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滑板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

3、优选的,所述车钟记录仪机体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外置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远离防护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

4、优选的,所述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螺柱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柱,调节柱的表面滑动连接在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

5、优选的,所述车钟记录仪控制板的内侧开设有卡槽,第三滑板的表面滑动卡接在卡槽的内壁。

6、优选的,所述调节柱和第一滑板抵接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抵接处和第二滑板和第三滑板抵接处面形状均为倾斜状。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该新型车钟记录仪,通过第一滑板则通过自身的倾斜状对第二滑板的倾斜状形成挤压,以及第二滑板通过自身的倾斜状对第三滑板的倾斜状挤压使第三滑板进入卡槽的内壁,进而形成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与车钟记录仪机体之间对接的固定,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与车钟记录仪机体之间对接后采用多点位螺栓进行固定操作的繁琐性,进而简化了车钟记录仪机体与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之间对接时操作中的简便性,也保障了车钟记录仪机体进行操作维修后进行对接固定的便捷性,提高了车钟记录仪机体与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之间对接操作的操作效率。

9、(2)、该新型车钟记录仪,通过在车钟记录仪机体的表面开设一个外置槽,故通过防护板在外置槽的内壁进行收纳时,防护板只需要挤压第一弹簧进行收缩形变即可,直至操作者对车钟记录仪机体内侧相关结构进行调控后,操作者释放防护板,则防护板会通过被压缩第一弹簧的弹力性能进行复位,进而防护板实现对车钟记录仪机体内侧相关结构的防护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包括车钟记录仪控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钟记录仪控制板(1)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2),对接槽(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车钟记录仪机体(3),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9),第一滑板(9)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10),第二弹簧(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滑板(9)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板(11),第二滑板(11)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三弹簧(12),第三弹簧(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板(11)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滑板(13),第三滑板(13)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四弹簧(14),第四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三滑板(13)的表面和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表面开设有外置槽(4),外置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板(5),防护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远离防护板(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柱(7),螺柱(7)的下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柱(8),调节柱(8)的表面滑动连接在车钟记录仪机体(3)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钟记录仪控制板(1)的内侧开设有卡槽(15),第三滑板(13)的表面滑动卡接在卡槽(15)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8)和第一滑板(9)抵接处、第一滑板(9)和第二滑板(11)抵接处和第二滑板(11)和第三滑板(13)抵接处面形状均为倾斜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涉及车钟记录仪技术领域,一种新型车钟记录仪,包括车钟记录仪控制板,所述车钟记录仪控制板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对接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车钟记录仪机体,车钟记录仪机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表面滑动套接有第二弹簧,该新型车钟记录仪,这样的方式改善了传统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与车钟记录仪机体之间对接后采用多点位螺栓进行固定操作的繁琐性,进而简化了车钟记录仪机体与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之间对接时操作中的简便性,也保障了车钟记录仪机体进行操作维修后进行对接固定的便捷性,提高了车钟记录仪机体与车钟记录仪控制板之间对接操作的操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林,靳孝杨,靳鹏飞,侯丁丁,李艳艳,李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光彩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