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50824发布日期:2023-12-14 01:2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多功能一体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1、仓储管理涉及出库、入库、盘库以及库存管理等,尽量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费用。在管理常用工具时,传统的仓储管理采用手工在登记簿记录的方式,存在记录方式繁琐、效率低、盘点不及时不准确等缺点。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有必要引入自动化管理。市面上的一体机多为柜式结构,顶部设置显示屏和交互按钮,底部设置单片机、电源适配器等,存在结构复杂、使用麻烦、占地面积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功能齐全的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包括:正面壳体、背板壳体、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电源获取电能,所述单片机和所述电源均被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夹持包裹,所述正面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喇叭和监控摄像头,所述正面壳体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显示屏、指纹扫描仪、ic卡刷卡器,所述正面壳体的底部设置有rfid感应天线,所述背板壳体的背部设置有背挂挂钩、检修背盖和网线接口,所述背板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电源开关、供电接口和usb接口;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喇叭、监控摄像头、显示屏、指纹扫描仪、ic卡刷卡器、rfid感应天线、网线接口、电源开关、供电接口、usb接口。

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面壳体的中间区域隆起,并且与所述背板壳体之间形成储物空间,隆起位置与所述正面壳体的上下两侧交界处采用弧面过渡,所述电源和所述单片机设置于该储物空间。

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背板壳体设置有用于网线的走线槽。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显示屏为21.5寸电容触摸屏,用于展示运行状态和交互按键。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面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的长度尺寸为80-100cm,宽度尺寸为40-60cm,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拼接后的整体厚度尺寸为30-80cm。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正面壳体和背板壳体采用扁平化设计,造型简约美观,结构小巧,可以自由选择壁挂位置。系统集成身份认证、工具认证、监控摄像头、人机交互界面等模块,简化出入库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正面壳体、背板壳体、单片机和电源,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电源获取电能,所述单片机和所述电源均被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夹持包裹,所述正面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喇叭、监控摄像头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正面壳体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显示屏、指纹扫描仪、ic卡刷卡器,所述正面壳体的底部设置有rfid感应天线,所述背板壳体的背部设置有背挂挂钩、检修背盖和网线接口,所述背板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电源开关、供电接口和usb接口;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喇叭、监控摄像头、显示屏、指纹扫描仪、ic卡刷卡器、rfid感应天线、网线接口、电源开关、供电接口、usb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壳体的中间区域隆起,并且与所述背板壳体之间形成储物空间,隆起位置与所述正面壳体的上下两侧交界处采用弧面过渡,所述电源和所述单片机设置于该储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壳体设置有用于网线的走线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为21.5寸电容触摸屏,用于展示运行状态和交互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的长度尺寸为80-100cm,宽度尺寸为40-60cm,所述正面壳体和所述背板壳体拼接后的整体厚度尺寸为30-80cm。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多功能一体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人值守工具管理系统,包括正面壳体、背板壳体、单片机和电源,单片机电连接电源获取电能,单片机和电源均被正面壳体和背板壳体夹持包裹,正面壳体的上侧设置有喇叭和监控摄像头,正面壳体的中间区域设置有显示屏、指纹扫描仪、IC卡刷卡器,正面壳体的底部设置有RFID感应天线,背板壳体的背部设置有背挂挂钩、检修背盖和网线接口,背板壳体的侧面设置有电源开关、供电接口和USB接口。正面壳体和背板壳体采用扁平化设计,造型简约美观,结构小巧,可以自由选择壁挂位置。系统集成身份认证、工具认证、监控摄像头、人机交互界面等模块,简化出入库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管理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增柯,李瑾,陈丹,石磊,李想,莫裕倩,韦思思,韦捷,田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宁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