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4520发布日期:2024-04-08 11:13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具体为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各类气膜的蓬勃发展,为满足不同的功能要求,气膜馆需要配备不同的门禁,由于气膜结构内部为充气的正压气体,一旦门禁开启后,如果泄气量过大,会对气膜整体结构的产生很大的安全风险,所以需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提前排除这种风险。

2、在采用门禁防护的同时,门禁中常用的门框结构对于气压差的抵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开启和关闭门禁时候,气压差带来的挤压对于门禁而言会产生一个挤压力,一旦门禁的材质采用比如卷帘门、移动式的玻璃门时,这个挤压力可能造成门禁的形变,长久下去会导致门禁的失效,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包括气膜建筑、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一侧的货物通道;

3、所述货物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的两端均呈贯穿设置,且分别设置有进出门禁和移动门,所述进出门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门开启和关闭;

4、所述货物通道的内侧设置有门禁控制安装区域,用于对进出门禁进行控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货物通道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货物通道形成固定间距,用以对移动门限制。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货物通道的底部设置有门轨道,所述门轨道与移动门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货物通道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区域,该缓冲区域用于货物运输工具通过。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门包括门框,所述门框包括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安装有防护门,用于抵御气压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用于对移动门的缝隙进行封闭。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条的一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定位凸块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凹槽适配。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滑条,所述滑条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处安装有滚珠,用于辅助移动门的移动,所述滑条与门轨道的内侧滑动适配。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本体的正面一侧位于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挡板的一侧紧密贴合,用于抵御气压差带来的冲击形变。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分段多层智能控制,在即保证门禁系统互锁不同时打开双层门,同时在互锁失效后给相对应的门禁断电保护,该方案实施方便,安全性高,同时采用移动门的组件,其门框的设置,可以通过与电磁铁以及门轨道的设置形成较为稳固的支撑,再通过防护门对气压差进行抵御,从而满足门禁使用的需要,并且开启和关闭通过上述的门禁系统的组合,实现了自动化感应的需要。



技术特征:

1.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包括气膜建筑(1)、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1)一侧的货物通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通道(2)的内侧顶部设置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与货物通道(2)形成固定间距,用以对移动门(23)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通道(2)的底部设置有门轨道(27),所述门轨道(27)与移动门(23)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物通道(2)的内侧设置有缓冲区域(28),该缓冲区域(28)用于货物运输工具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门(23)包括门框(24),所述门框(24)包括框架本体(241),所述框架本体(241)的内侧安装有防护门(244),用于抵御气压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241)的一侧设置有密封条(243),用于对移动门(23)的缝隙进行封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243)的一侧设置有呈对称设置的定位凸块(242)和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凹槽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241)的底部设置有滑条(246),所述滑条(246)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45),所述滑槽(245)处安装有滚珠,用于辅助移动门(23)的移动,所述滑条(246)与门轨道(27)的内侧滑动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241)的正面一侧位于挡板(26)的一侧设置有电磁铁(247),所述电磁铁(247)与挡板(26)的一侧紧密贴合,用于抵御气压差带来的冲击形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气膜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气膜门禁报警装置,包括气膜建筑、设置在所述气膜建筑一侧的货物通道;所述货物通道包括通道本体,所述通道本体的两端均呈贯穿设置,且分别设置有进出门禁和移动门,所述进出门禁用于控制所述移动门开启和关闭;本技术通过采用分段多层智能控制,在即保证门禁系统互锁不同时打开双层门,同时在互锁失效后给相对应的门禁断电保护,该方案实施方便,安全性高,同时采用移动门的组件,其门框的设置,可以通过与电磁铁以及门轨道的设置形成较为稳固的支撑,再通过防护门对气压差进行抵御,从而满足门禁使用的需要,并且开启和关闭通过上述的门禁系统的组合,实现了自动化感应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燕文,燕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靓晟泰气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