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挂失票据保险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6209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挂失票据保险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电子等技术,用于对可挂失票据(例如支票、个人存折、汇票等)保险,是一种机电合一的保险器材。
随着经济的发展,支票的使用量不断增加,支票丢失的现象比较严重,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支票作废声明。尽管有关部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例如填写使用范围、限额等),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由于支票丢失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外已有一种保险夹,这种保险夹采用纯机械技术,内装有各种颜色的墨水,强行撬开时,装墨水的容器破裂,墨水洒在票据上使其作废。这种保险夹的可靠性不高,可以借助于各种工具解密,并且在票据较多时,不能有效地破坏夹在中间的票据。国内还没有发现类似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制造一种可随身携带的保险夹,从根本上解决可挂失票据丢失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设有自毁系统,无论用任何方法破坏,都会破坏票据使其作废,本实用新型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成本低,制造容易。
可挂失票据保险夹,由外壳(1)、上保护网(2)、下保护网(3)、控制电路(4)、机电密码锁(5)、穿孔装置(6)、电池(7)、电池保护层(8)、电路保护层(9)、上、下保护网触点(10)(11)、排气孔(12)、冲头(13)、穿孔驱动装置(14)、隔板(15)(16)、隔板支架(17)(18)(19)(20)等组成。上保护网(2)、下保护网(3)为金属保护网,夹在外壳中间层或外壳内壁,与外壳成为一体。控制电路(4)、机电密码锁(5)、穿孔装置(6)、电池(7)、电池保护层(8)、电路保护层(9)、上、下保护网触点(10)(11)、隔板(15)(16)、隔板支架(17)(18)(19)(20)寓于外壳内,控制电路(4)、机电密码锁(5)、穿孔装置(6)、电池(7)、隔板支架(17)(18)(19)(20)、固定在下边外壳内壁,隔板(15)(16)固定在隔板支架(17)(18)(19)(20)上。可挂失票据(21)置于隔板上,夹在穿孔装置的中间。上、下保护网触点,上触点与上保护网焊接在一起,下触点与电路接在一起,当外壳闭合时,上、下保护层(2)(3)形成一个完全封闭、完整的保护层。这个完全封闭的保护层与控制电路(4)、机电密码锁(5)、穿孔装置(6)和电池(7)连接形成一个非常可靠的保险系统。具体见后面工作原理。
上下保护网(2)(3)用绕线纺织或用非金属电镀工艺、腐刻工艺制作。控制电路(4)由三级管、电阻、电容、可控硅组成断线保护、触发电路,具体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机电密码锁(5)用机械结构编码,将几组开关并联或多组开关串、并联,形成数千个编码,具体如图3所示。穿孔装置(6)采用火药作为驱动的能源,也可用机械储能的方法,对票据有效位置穿孔,具体如图4所示。电池(7)采用扭扣电池,也可采用其它电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电密码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穿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各部分器件工作原理1、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L1、L2是上下保护网,P1、P2、P3、P4为上下保护层触点,位于票夹四个角,当票夹闭合时,上、下保护网(2)(3)通过P1、P2、P3、P4将电路接通,使BG1的基极b1接地。SUO为机电密码锁。电路中A、B两点、BG1的基极b1和地与机电密码锁SUO相连。R1、R2为偏压电阻,BG1、BG2为开关管,R3为限流电阻,CR为可控硅,H为火药穿孔引发装置(电阻丝),J1、J2为温度继电器。
由于L1、L2保护网层与外壳成为一体,当外壳被破坏时,L1或L2线断。L1断时,BG1的基极b1与地断开,b1电位变高,BG1导通。L2断时,b2与e2断开,b2电位变低,BG2导通。BG1、BG2导通都会触发可控硅CR,可控硅CR导通,在H上产生较大的电流使电阻丝发光发热,引发火药触发穿孔装置。L1、L2短路时,A点通过L2、L1及P1、P2、P3、P4与地相接,直接使电阻丝H发光发热,引发火药,触发穿孔装置,电容C的作用是贮能。J1、J2是在高温或低温破坏电路正常功能时导通,触发可控硅触发穿孔装置。整个电路、电源、火药采取密封措施防水。
2、密码锁原理如图3所示,(25)为锁芯、(24)为钥匙、(26)为弹子、(23)为绝缘体、(27)为触点开关,当钥匙插入时,钥匙凸起部分的触点被接通,凹下部分触点断开,根据不同的凸凹形状可以组成C1n+C2n+……+Cnn个接通方法,当开关数n为10时,编码为1023个,将凸起的开关串联起来,一端接图2中BG1的基极b1,一端通过一个开关Kn接地。串联开关将BG1的基极b1与地接通,这时无论保护网触点处于什么状态,BG1都不会通,电路处于安全状态。凹下的部分并联,一端接图2中A点,另一端与一个开关K01串联后接B点。当正确的编码钥匙插入时,电路中的串联开关接通,并联开关断开,三极管BG1的基极b1通过密码锁串联开关与D点接通,当用钥匙拧开时,K01闭合,b1接地,当票夹打开时,P1、P2、P3、P4断开,由于BG1的b1通过密码锁接地,BG1基极为低电位,BG1截止,可控硅截止,电路处于安全状态,不会破坏票据。当不正确的钥匙插入时,必然有凹下的部分凸起或凸起的部分凹下,当应该凹下的部分凸起时,例如图3中K1所对应的部分凸起时,K1接通,A、C两点接通,当用钥匙拧开时,K08闭合,图2电路中A、B两点接通,可控硅CR的控制极B点通过密码锁的并联开关接到高电位A点上,可控硅触发导通。当应凸起的部分凹下时,例如图3中K1所对应的部分凹下时,K3断开,电路中的串联开关没接通,这时BG1基极b1未通过密码锁的串联开关接地,当打开票夹时,电路中上、下保护网触点P1、P2、P3、P4断,BG1基极b1通过电阻R1加上偏压、BG1导通、触发可控硅CR导通。在钥匙插入过程中,由于有K00的作用,并联开关只能接通A、C两点,只有当钥匙插到底时、拧动,K60才闭合,所以在钥匙插入过程中是安全的。这种密码锁用任意类似的钥匙都可以拧开,当用不正确的钥匙拧开时,票据被破坏,所以不是票夹的主人,在票据不破损的情况下无法试出正确的钥匙。
3、穿孔装置原理穿孔装置如图4所示,(12)为排气孔、(13)为冲头、(14)为火药、(21)为票据、(22)为铝合金基体、(28)为电阻丝,冲头(13)为空心冲头,内装微量火药,当较大的电流通过电阻丝时,发光发热,引燃火药,冲头在较大的压力下将多层票据打穿,使其作废,在冲头将票据打穿后,多余的高压气体由排气孔放出,由于装药量很微,加上基体的保护,使用起来非常安全。冲头、火药、电阻丝为一体,更换方便。
下面结合几个实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工作情况(1)正常情况下使用票夹如密码锁原理中所述。
(2)用不正确的钥匙打开票夹,如密码锁原理中所述。
(3)强行撬开时,保护网触点P1、P2、P3、P4中有一个触点断开时,BG1的基极b1与地断开,b1通过R1加上偏压,BG1导通,触发可控硅,可控硅导通引发穿孔装置破坏票据。
(4)由于外壳中或内壁有保护网,用其它方法破坏外壳时,例如用砂轮磨、电钻钻,都会导致保护网破坏,上保护网在电路中表示为L1、下保护网表示为L2,当保护网被破坏时,L1或L2断,L1断时BG1导通,触发可控硅,L2断时BG2导通,同样也触发可控硅,引发穿孔装置,破坏票据。
(5)用高温或用低温破坏电路本实用新型电路可以工作在-10℃~+50℃温度范围内,当用超过50℃或低于-10℃的温度破坏电路时,电路中的温度继电器J1或J2闭合,触发可控硅,破坏票据。
(6)用水破坏电路整个电路、电池和其它容易被水破坏的部分,全部采取密封措施,防水。
此保险夹设计新颖,技术途径容易实现,成本低,制作容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票据丢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它是一种完全新颖的保险装置。
权利要求一种可挂失票据保险夹,设置有外壳(1)、控制电路(4),其主要特征在于1、在外壳(1)的内壁或夹在外壳中间设置的上保护网(2)、下保护网(3)为断线保护层。
2.在控制电路(4)中,电阻丝(28)串接在电池与电路之间。
3.机电密码锁(5)采用几组或多组触点开关(27)串联或并联形成多组编码。
4.穿孔装置(6)设置有冲头(13)和火药(14)。
专利摘要一种可挂失票据保险夹,在外壳装有完全封闭金属网保护层,内装有电子自毁系统,当可挂失票据丢失时,无论用任何方法将其打开,夹内的票据都会破损失效。这种可挂失票据保险夹,设计新颖,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成本低,制作容易,可随身携带。可以避免由于可挂失票据丢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一种完全新颖的保险装置。
文档编号G07D13/00GK2125944SQ92227790
公开日1992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20日
发明者刘明强, 刘明健 申请人:刘明健, 刘明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