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9359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寻呼机传呼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防范报警系统的应用正日益普及。传统的安防系统一般都采用电话作为通讯手段,当防范区域内发生警情时,通过电话把警情发生的地点、警情的类型等信息传送出去。这就要求处警中心设立多条专用中继线路,用于接收现场报警信息。但是其运行成本较高,而且整个系统的状态不灵活,只能由处警中心再将收到的信息转发出去。
传统的寻呼机传呼系统都是采用人工手动的方式,一般在拨叫号码以外的附加信息较为有限,这些附加信息难以准确地描述警情的详细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它采用寻呼机通讯方式,将警情发至寻呼机,省却了昂贵的中继线路;而且寻呼机可多机同号,警情可同时发至多点,而不增加运行费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它包括寻呼机传输平台、用户传感器和寻呼机,它还包括用户报警控制器和数据中心;所述寻呼机是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设置在安全防卫处;所述用户传感器对各种入侵或警情作出响应,用户报警控制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警情信息,编码器将警情信息进行编码,送至寻呼台,寻呼台将编码后的警情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接收到信息后,将码读出,并与寻呼机内预先设置的信息对应,显示出中文警情。
本发明的应用效果如下1、从成本上讲,本系统从监控点到值班人员配备若干个专用中文数字显示机,实现点到点的直接联系,不设专人值守的警情中心,无须终端设备,区域用户可多可少,任意组合,不受规模运营成本的限制。一定量用户的区域内只需配备若干个专用中文数字显示机和一台专用读卡器,管理成本低。
2、在可靠性上,本系统采用无线数码压缩传输技术,实现人机距离最短,中间环节最少,寻呼台的超大容量中继线,保证了寻呼线路不会堵塞,保证了信号的畅通。
3、从效率上讲,本系统可移动,覆盖面最广,信号源稳定,机动性能强,可任意设点,从事发到有关人员知晓情况,只需几十秒钟。
采用本发明的系统具有如下优点1、费用低廉、适应面广。
安装本系统的所有用户,不论大小,均不需单独设置通讯平台和管理终端,控制箱分经济型和选装型,本系统可大可小,用户可多可少。由于运营成本低,从个人到单位,从一层楼面到整栋大楼,从小区到社区,应用适应性强,本系统可与现有设备如对讲系统、可视系统配合使用。
2、实施简便、性能可靠。
无论是新用户或老用户改造,以及有线、无线接入,只要改变插口即可接入。经反复测试,信号准确,万无一失。
3、有利管理、节省人力。
“一箱在家”等于为社区管理安装了千里眼、顺风耳,本系统所需要监控的范围或设备都在视线之内,社区管理由此基本可以实现电子化,提高了管理档次。一个500户小区,每年可节省管理费用数万元。如果用于报警技防,房产销售中楼盘安全可作为一个新的卖点,而且可以拆除或减少铁栅栏,美化市容景观。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用于社区居民家政服务的方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用于区域防火的方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的通讯部分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和图2,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主要由寻呼机传输平台、用户传感器、用户报警控制器、寻呼机、数据中心等组成。寻呼机是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设置在安全防卫处,或配置在安全防卫人员身上。
用户传感器对各种入侵或警情作出响应。用户报警控制器是安装在用户家庭、办公室或有关场地内的小型控制箱,它负责将范围内的光感、烟感、红外探测等光电感应器材发出的信号,进行过滤、确认、编码、打包。通过自动拨号系统,来电显示后位数字,将控制范围内的事态、性质、程度、时间、地点、方位自动编译成数据传输到无线接收发射平台。
无线接收发射平台收到后位数字信息,即刻将信息传输给对应的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PDA)。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收到信号,立即发出警音,并将有关数码代表的现场情况用中文表示出来,使安防人员马上了解现场情况,并及时处置。
上述整个过程为传感器→报警控制器→电话线路→寻呼机台→专用寻呼机→解码器→中文显示。
整个过程由数据中心监控。数据中心将所有的运转过程记录在案,以备事后检查,并对所有控制箱实施监控检测,发现问题可及时派员修复,并可对控制箱实施初始化复位。
用户报警控制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警情信息,编码器将警情信息进行编码,编制成寻呼机发射台所能接收的0~9DTMF信息送至寻呼台,寻呼台将编码后的警情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接收到信息后,解码器进行解码,将编码过的信息恢复成原来的警情信息,并将其翻译成可读的中文信息。
编码器是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对光电感应装置采集的信号进行自动编码,通过寻呼台的自动寻呼平台,利用其现有的自动寻呼拨号后的数十个数字位的资源,例如有20~30个数字位,将警情信息传输到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上,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收到数字后,与机内预先设置的中文信息对应显示出来,实现信息的点对点传输。
参看图3,图中D0~D7是来自传感器电路的输入信号。当传感器检测到入侵信号时,由传感器电路将入侵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的开关信号。U2是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其内部的软件根据D0~D7的状态判断是否有入侵,是哪一路发生入侵。
入侵时,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内部的软件会将哪一路入侵,以及该路的传感器的类型、安装位置等信息编制成相应的代码。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U2将所编的代码送至拨号电路U1,转换成双音频信号,从引脚输出,再经变压器,耦合至电话线路上,继电器根据中央集成处理器送出的指令对电话线路进行分配控制。
具体地说,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U2将代码送到拨号电路U1,同时通过U2的引脚5发出拨号指令。当收到U2发出的拨号指令后,将来自U2的代码(引脚6~9)转换成双音频信号,从引脚13输出。再经C3耦合至变压器TR1,送到电话线路上。
CN1是电话线进线端子。CN2是电话线引出端子,用于连接电话机。继电器RY1和RY2根据CPU送出的指令对电话线路进行分配控制。当报警时,CPU会使RY1上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电话线,同时,使RY2上电,使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外接电话线。
本发明的控制箱技术功能如下1.对所感应的信息以编码的手段,运用寻呼机自动台后数十位数字,将用户地址、服务区域、服务类型以数字方式,通过电话拨号发射到无线接收发射平台。
2.能通过电话(含分机)拨号,并可选择多次拨号。
3.可对报警、设防、撤防作时间记录。
4.可对用户信息、设备故障进行简单分类、编码、打包处理。
5.设、撤防密码可由用户自行更改。
6.可通过电话远程遥控进行设、撤防。
7.有撤防提示音。
可扩展的技术有1.可视对讲功能。
2.控制的端口可以选择有线、无线连接。
3.可用485总线制无限扩展。
4.留有足够的其他可以搭载的功能。
本发明的专用中文显示机技术指标如下1.能自动识别无线接收发射平台发来的数字信号并以中文显示。
2.具有一兆记忆量。
3.具有连接专业电脑的接口。
4.使用者不能清除信息的功能。
5.对集中到达的信息可逐条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它包括寻呼机传输平台、用户传感器和寻呼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户报警控制器和数据中心;所述寻呼机是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设置在安全防卫处;所述用户传感器对各种入侵或警情作出响应,用户报警控制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警情信息,编码器将警情信息进行编码,送至寻呼台,寻呼台将编码后的警情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接收到信息后,将码读出,并与寻呼机内预先设置的信息对应,显示出中文警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是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对光电感应装置采集的信号进行自动编码,通过寻呼台的自动寻呼平台,利用其现有的自动寻呼拨号后的数十个数字位的资源,将警情信息传输到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上,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收到数字后,与机内预先设置的中文信息对应显示出来,实现信息的点对点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检测到入侵信号时,由传感器电路将入侵信号转换成高低电平的开关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集成处理器(8位CPU)U2将所编的代码送至拨号电路U1,转换成双音频信号,从引脚输出,再经变压器,耦合至电话线路上,继电器根据中央集成处理器送出的指令对电话线路进行分配控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寻呼机安防信息通讯系统,它包括寻呼机传输平台、用户传感器和寻呼机,还包括用户报警控制器和数据中心。用户传感器对各种入侵或警情作出响应,用户报警控制器对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处理,产生警情信息,编码器将警情信息进行编码,送至寻呼台,寻呼台将编码后的警情信息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专用中文数字寻呼机接收到信息后,将码读出,并与寻呼机内预先设置的信息对应,显示出中文警情。本发明的系统从监控点到值班人员配备若干个专用中文数字显示机,实现点到点的直接联系,运行和管理成本低。本系统采用无线数码压缩传输技术,实现人机距离最短,中间环节最少,寻呼台的超大容量中继线,保证了寻呼线路不会堵塞,信号畅通。本系统可移动,覆盖面最广,信号源稳定,机动性能强,可任意设点,从事发到有关人员知晓情况,只需几十秒钟。
文档编号G08B25/10GK1426242SQ0114263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2日
发明者江惠康 申请人:江惠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