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0035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属于瓦斯报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报警方式只有数字显示和警笛声报警,而不具备语言报警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不具备语言报警功能的技术问题,而发明创造了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具体的说就是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数字显示,由于便携式瓦斯报警仪都是矿工随身携带。矿工不可能整天都在观察瓦斯检测数据。矿工在井下,主要是紧张、忙碌地工作,所以经常忘记去看一看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数字显示情况。这样一来,就往往错过瓦斯检测的机会;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警笛声报警,由于是小体积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其警笛声并不是特别尖厉,警笛声往往与矿井中的炮采声、水泵声、风镐声混杂在一起,而使矿工分辨不清,这也往往错过瓦斯检测的机会——这就是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是由现有的由壳体、电子开关、欠压比较、数字显示、声光报警、301甲烷电桥(黑白元件)、电池和304电压电流供给组成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基础上增设语言报警部份,语言报警部份由303语言线路块和扬声器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由于增设了语言报警。例如增设“请注意!瓦斯己超限,赶快撤离!”这一个清脆悦耳的女高音语言报警,就会及时地提醒井下矿工立即去观看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这是由于女声的音频不同于男声音频,女声的音频更不同于炮采声、水泵声和风镐声的音频。所以,很容易被在井下工作的男人们听见。从而起到了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特殊作用。这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有益效果。


图1是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构造示意图。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由壳体(1)、电子开关(2)、扬声器(3)、欠压比较指示灯(4)、数字显示(5)、声光报警指示灯(6)、301甲烷电桥(黑白元件)(7)、302镉镍可充电池(8)、304电压电流供给(9)和303语言报警(10)组成;图2是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框图;图3是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壳体[图11]内采用三节302镉镍可充电池[图18、图2电池]为电源,经电子开关[图12、图2电子开关]、由欠压比较指示灯[图14]指示后,进行电源变换,产生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所需的304电压电流供给[图19、图2电源变换],A/D转换集成电路系统[图2A/D转换]A是模拟信号,它是根据电原理图中的各种器件变化产生相应的电压电流,并经A/D转换集成电路内部转换成为D信号,D信号是数字脉冲信号;另一方面由301甲烷电桥(黑白元件)[图17、图2稳压和甲烷电桥]接收到矿井中的瓦斯(甲烷)气体信号也进入A/D转换集成电路系统。这个瓦斯信号随同D信号,即数字脉冲信号,分别进入数字显示[图15、图2数字显示]部分,而后进入声光报警部分(由声光报警指示灯[图16、图2语言报警声光报警]显示)和303语言报警[图110、图2语言报警]部分。根据瓦斯(甲烷)浓度信号的不同,分别出现数字显示[图15、图2数字显示]、声光报警[图16、图2声光报警]和语言报警部份[图110、图2语言报警]。语言报警部份是由303语言线路块[图110、图2语言报警]和扬声器[图13]构成。具体的讲是由303语言报警[图110、图2语言报警]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女高音“请注意!瓦斯己超限,赶快撤离!”的语言报警线路块[图3语言报警]、通过扬声器[图13]完成的。
权利要求1.一种在现有的由壳体、电子开关、欠压比较、数字显示、声光报警、301甲烷电桥(黑白元件)、电池和304电压电流供给组成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增设语言报警部份,语言报警部份由303语言线路块和扬声器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它属于瓦斯报警技术领域。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不具备语言报警功能。为了解决现有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这个技术问题,而设计创造了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是由现有的由壳体、电子开关、欠压比较、数字显示、声光报警、301甲烷电桥(黑白元件)、电池和304电压电流供给组成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基础上增设采用扬声器发声的303语言报警。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由于增设了语言报警。这就会及时地提醒井下矿工立即去观看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从而起到了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特殊作用。这也就是本实用新型的语言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的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G08B21/16GK2580534SQ02274770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6日
发明者刘相春, 王发臣, 于斌 申请人:刘相春, 王发臣, 于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