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式声光显示输液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位移式声光显示输液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自动控制技术在医院里对病人进行输液时,为避免输液结束时发生医疗事故,常常需有专人看护,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为此曾出现过一些不同类型的报警系统,其中刊登在83年第三期《中华护理》杂志上的一篇题为“SYB-1型输液报警器”的文章介绍了一种报警装置,该装置需与一台中心控制器配套使用。当输液达到设定量时,传感器即送出一电讯号至中心控制器,使之发出报警信号並显示病床号码,这种装置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士工作量。但也有一些缺陷,首先这个系统设备价格昂贵,一次性投资较大,安装维修技术要求高,对一些条件差的小单位难以承受,其次每个传感器本身不能报警,必须由中心控制器报警,这对一些不准备也不必要购买主机(即中心控制器)的小医院不适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低廉,适用范围更广的输液报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是在已有的由调节机构、弹簧位移机构及壳体构成的传感器内装有联接电路,发声器件及发光元件,从而使原来单一的传感器变成能够自动控制输液量並自动发声发光的报警装置。
其原理如下按照虎克定律,弹性力f在弹性限度内将随弹簧的伸长量△L而变,如图1所示,即△L=KW。
其中△L--弹簧伸长量
W--被挂物体重量等于弹簧所产生的弹性力fK--弹簧比例常数将一物体挂于弹簧一端,弹簧即伸长,逐步减少该物体重量,弹簧相应不断收缩,把弹簧作为一个电极,当物体重量减少到一定量即弹簧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弹簧上的电极与另一电极接触,发出一电讯号,通过联接电路使发光元件发光,发声器件发声,即可实现自动报警。基于这种原理设计的报警装置就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独立的自动控制输液量及自动声光报警的功能;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乡镇卫生院、中小工矿企业的医务所等。
附图的说明图1为报警器原理图。
图2为报警电路图图3为报警装置主视图图4为报警装置左视图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现结合附图进一步给予描述。
如图3及图4所示拉伸弹簧(5)的一端挂在固定于壳体(18)上部的挂钩螺杆(11)上,另一端置于拉杆(7)内並由拉簧螺母(8)联接于拉簧螺杆(10)上,拉杆(7)则通过锥端紧定螺钉(9)与拉簧螺杆(10)相联接。当输液瓶(即重物)挂于吊钩(20)上时,弹簧(5)即被拉长,联接于拉杆(7)外壁的内标尺(4)及触点片(6)也随之下降,在刻有外标尺的面板(18)上,有一有机玻璃窗(19),用来观察内标尺(4)与调节螺钉(1)的位置关系,以便于调节不同的设定量,调节螺母(3)固定于壳体(17)上端,当需要不同的设定量时,只要调节螺钉(1),使螺钉(1)的下端面处于内标尺(4)所示某一刻度上,即可得到所要求的设定量。随输液的缓缓滴出,输液瓶重量不断减轻,弹簧(5)不断收缩,带动触点片(6)上升,待触点片(6)接触调节螺钉(1)的下端面时即发出一电讯号,通过联接电路(14),使发声器件(如压电陶瓷片)(15)发声,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管)(21)发光,提醒看护人员注意输液情况,壳体(17)上部的环(16)用来吊挂报警装置,所有报警电路均安装于后板(13)内壁。若需将电讯号送至其它地方报警时,只要把导线插入小型二心插口(12)即可。
具体操作时先将报警装置挂于医用输液架上,当输液瓶挂于吊钩(20)时,弹簧(5)即被拉长,若需要的输液量(即设定量)是500毫升,则调节调节螺钉(1),使螺钉(1)的下端面处于内标尺(4)的500刻度处,旋紧锁定螺母(2),等输液瓶内液体将滴至设定量时,弹簧(5)因重量减轻而回复,使触点片(6)与调节螺钉(1)接触导通报警电路(14)(集成块型号CW9561)于是报警装置发光发声,提醒看护人员注意输液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位移式声光输液报警装置,在该装置内有一拉伸弹簧5、并且弹簧5的一端挂在固定于壳体17上部的挂钩螺杆11上,另一端置于拉杆7内,并由拉簧螺母8联接于拉簧螺杆10上,拉杆7则通过锥端紧定螺钉9与拉簧螺杆10相联接,在拉杆7外壁有一内标尺4及触点片6,在壳体17上端固定有调节螺母3,调节该螺母3中的螺钉1,使螺钉1的下端面处于内标尺4所示的某一刻度上,便可得到不同的设定量,其特征是在后板13上有联接电路14,在电路14中接有发声器件15、发光元件21,并与触点片6及调节螺钉1相连,当调节螺钉1与触点片6相接触时,会发出一电讯号,通过联接电路14,使发声器件15及发光元件21工作,发出报警信号。
专利摘要
一种位移式输液报警装置,主要由弹簧位移机构,调节机构、壳体、及联接电路、发声器件、发光元件组成,可在病员输液时,起自动控制输液量,并自动报警的作用。
文档编号G08B21/00GK87202012SQ87202012
公开日1988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13日
发明者张泳铨 申请人:无锡市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