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025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
背景技术
地震,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发生的大的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历 史上的大的地震所造成的损失更无法估计。为使地震带来的灾害减轻到最低限度,多年来 人们进行了大量工作.总结了不少经验教训,发明制造了不少预报观测装置,从我国历史 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现代先进的各种地震预报观测仪器设备,对地震的预测预报起到了 一定作用。但各种现代先进的地震预报观测仪器设备造价高,无法在家庭中普及推广,而地 震的突发性,常常使得震区成千上万的人处于毫无戒备的状态,在熟睡中被掩埋在倒塌的 房屋下,加大地震所造成的伤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普及,特别适合家庭使 用的地震报震装置,以减少地震对人类的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种家庭地震报警仪,包括圆环状金属导片、金属地震棒、电源和报警装置;电
源的一端与金属地震棒的下端经导线相连,电源的另一端通过报警装置与圆环状金属导片
经导线连接。 其中,所述报警装置为扬声器、蜂鸣器或电铃。 其中,所述金属地震棒采用不易氧化,易导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小巧灵便,美 观实用,特别适用于家庭使用可作为专业防震预报的一种有效补充,尽可能地减少地震带 来的人员伤亡。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震报警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理解,现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
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利用张衡地震仪的工作原理,增加电声结合的报警功能,在地震发生 的第一时间,通知人们,从而可以使人们在几秒内快速反应,逃离地震现场,以增加逃生机率。 请参阅图l所示,包括圆环状金属导片1、金属地震棒2、电源3、报警装置4,电源3的一端通过导线与金属地震棒2的下端相连,电源3的另一端通过报警装置与圆环状金属导片1经导线连接。 报警装置4可为扬声器、蜂鸣器,电铃或其它可以产生信号的元器部件。金属地震棒2的下端垂直竖立在地平面上,金属地震棒2的上端位于圆环状金属导片1的中间,当出现地震时,由于地表的晃动,建筑物必然要产生晃动,此时由于金属地震棒2垂直竖立在建筑物地平面上,因此金属地震棒2倾斜与圆环状金属导片1接触,此时电源3接通,报警装置4发出报警信号,提醒人们逃离室内或危险地带。本实用新型中,金属地震棒2的下端与水平地面的接触可以保证在5级以下地震时,不会被震倒,只有大于5级以上具有破坏力地震时,金属地震棒2才会被震倒。 圆环状金属导片1也可以制作成一个八角型的接触网,由八个触点组成,并在触
点处安装磁铁,使地震棒震倒时保持接触,以确保电路畅通,接触网是空心的,每个触点和
金属地震棒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金属地震棒采用不易氧化,易导电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家庭地震报警仪可以设计增加一个外壳,该外壳可以作成三个大力
士拖举一个地球的造型,前面的大力士的腹部安装时钟,平时可以作为时钟或闹钟使用,后
面两个大力士的腹部安装两个扬声器。平时放在家里可以当作一件装饰品,既美观,又实用。 也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将本实用新型家庭地震报警仪外观做成观音、关公或者佛像等不同形状的装饰品,以美化家庭。 本实用新型中的报警装置也可以与家庭里的音响、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连接,通过电器自带扬声器发出报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
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
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状金属导片、金属地震棒、电源和报警装置;电源的一端与金属地震棒的下端经导线相连,电源的另一端通过报警装置与圆环状金属导片经导线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地震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扬声器、蜂鸣 器或电铃。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庭地震报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地震棒采用不易氧 化,易导电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庭地震报警仪,包括圆环状金属导片、金属地震棒、电源和报警装置;电源的一端与金属地震棒的下端经导线相连,电源的另一端通过报警装置与圆环状金属导片经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小巧灵便,美观实用,特别适用于家庭使用可作为专业防震预报的一种有效补充,尽可能地减少地震带来的人员伤亡。
文档编号G08B21/10GK201465264SQ20092013344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者陈世敏 申请人:陈世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