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联网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2392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联网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系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智能联网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联网报警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环境。在需要防范的地点安装好联网报警器后设置状态为戒备状态,若有人非法入侵,联网报警系统立即通知远程终端,使远离于需要防范地点人们迅速动作从而防止非法入侵者做出违法犯罪使当事人蒙受财产损失等。而现阶段通常是人们在离开防范的地点时才打开联网报警系统,并且在回到防范的地点后解除戒备。若人们在回到防范地点忘记解除戒备,联网报警系统会立即报警进而产生误报;另外在戒备状态中若合法人员不小心进入防范的地点,由于无法辨别是否非法入侵,也会触发报警,这导致联网报警系统并不能真正完全实现识别和报警功能,而只是单一功能地报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报警系统并不能真正识别是否是非法入侵,只要在戒备状态中感应到人员进入便报警导致这种报警方式单一的缺陷,提供一种智能联网报警系统,使报警系统能够真正准确识别是否非法入侵从而实现报警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与所有感应器均无线连接的中心控制器和身份识别器,以及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本地报警器,其中,该感应器呈半球体形状,且其内均匀分布有5个用于为实现感应器的功能,所述感应器还包括与所有传感器均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单元,与第一微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无线模块,为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单元和第一无线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单元,以及半球体外壳和与半球体外壳连接的底座,其中,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供电单7Π均位于底座内,传感器位于半球体外壳内侧或底座与半球体外壳连接的表面上。第一供电单元通常为电池,并优选锂电池。为实现中心控制器的功能,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交互的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为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二供电单元,其中,第二微控制单元与本地报警器连接,并且第二微控制单元上还设置有用于接入网络的LAN接口。第二供电单元包括市电和充电电池,当市电正常时,直接由市电供电,并为充电电池充电直至充满,当市电不正常时,则自动切换为充电电池供电。为实现身份识别器的功能,所述身份识别器包括与第一无线模块无线连接的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三无线模块连接并内置有身份ID的第三微控制单元,以及为第三微控制单元和第三无线模块供电的第三供电单元。该第三供电单元通常选用纽扣电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三无线模块均为433/Zigbee无线模块。为了更好地实现报警监控功能,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远程服务器。具体来讲,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用于处理信号数据的中央处理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报警器、显示屏和储存模块,以及为中央处理模块、报警器、显示屏和储存模块供电的第四供电单元,其中,中央处理模块上还设置有用于接入与中心控制器相同网络的LAN接口。为了实现远程服务器和中心控制器之间的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功能和短信报警功能,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上均连接有用于数据互交和发送报警信息的CDMA/GPRS模块,其中,第四供电单元为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CDMA/GPRS模块供电,第二供电单元为与第二微控制单元连接的CDMA/GPRS模块供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中用户随身携带身份识别器,通过身份识别器向感应器发送信息,感应器确定为合法入侵后便不会报警,这种选择性报警方式具有如下优点:现有技术中由于联网报警系统不具有识别功能,因此需要在离开时开启系统并在返回到防范地点时关闭系统,操作复杂,并且若合法人员中途回到防范地点并未关闭系统时该系统自动发送报警信号至远程终端,引起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出动,这对整个联网报警的规划是百害而无一益的;然而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身份识别器,其内置身份ID,通过无线信号由感应器中转并由中心控制器判定,这样可辨别进入者身份,由此判断是否为合法进入,在增加了这一个步骤后,本实用新型无需对 联网报警系统进行繁琐的开闭工作,减少了操作步骤的同时使整个联网报警系统更加地智能化,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2)本实用新型中的感应器上包括五个传感器,分别检测布防区域的五个方位,使传感信号全面覆盖整个布防区域,相比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区域内四处设置感应器来讲,本实用新型节省了感应器的安装空间,并大大减少电气布线,使联网报警系统的安装更为方便,并且呈半球体形状的外形也使感应器非常美观,对其隐藏伪装也有一定益处。(3)本实用新型的身份识别器由人们随身携带,由于其上带有第三无线模块,因此可以在不接近感应器的情况下能迅速进行身份识别,这种速度不会使非法入侵者有足够时间关闭联网报警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4)本实用新型在中心控制器上还设有本地报警器,不仅能够联网报警,也能够使防范的地点即时发出警告通知附近的人们非法侵入。(5)本实用新型通过远程服务器总体监控整个布防区域的情况,不仅可以通过报警器报警,而且还可以通过短信告知用户发现非法侵入的情况,使用户及时了解状况,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更好地保障用户的财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图2为感应器的原理框图。图3为中心控制器的原理框图。[0025]图4为身份识别器的原理框图。图5为远程服务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室内三个不同区域的感应器,无线连接所有感应器的中心控制器,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本地报警器和远程服务器,以及用户随身携带的身份识别器。其中本地报警器通常直接集成与中心控制器内,也可以在布防区域附近的派出所等位置加设本地报警器。如图2所示的感应器,主要用于监控布防区域,包括:壳体,由半球体外壳和底座连接构成,外形美观,便于安装和便于传感器进行监测;传感器,共5个,其设置在半球体外壳内并分别对应布防区域的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由此使室内所有环境均能被准确监测,本实用新型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人进入布防区域的行为,因此传感器优选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第一微控制单元,五个传感器均与第一微控制单元相连,任何一个传感器将检测到了信号均发给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微控制单元处理信号并准备向中心控制器发送;
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传输无线信号,与第一微控制单元相连,受第一微控制单元控制,并且该第一无线模块也接收身份识别器发出的身份信号,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33/Zigbee无线模块;第一供电单元,用于为感应器中的各部件供电,由于上述各部件均采用低功耗模块,该供电单元优选锂电池,不仅减少了电气布线的麻烦,而且控制成本较低。其中,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供电单元均位于底座内。如图3所示的中心控制器,主要用于对感应器发出的检测信号进行初步判定,通常设置在能够接收到感应器发出的无线信号的安全位置,其包括:第二无线模块,用于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息交互,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与第一无线模块相匹配的433/Zigbee无线模块;第二微控制单元,与第二无线模块相连,用于接收传感器发送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初步判定,然后启动中心控制器内集成的本地报警器直接报警并将处理后的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以备完成联网报警功能,由此在第二微控制单元上还设置有LAN接口,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远程服务器连接,建立联网报警系统自有的局域网,同时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方式与在派出所设置的本地报警器连接实现报警信号的传输;CDMA/GPRS模块,与第二微控制单元直接连接,同时与远程服务器进行远距离无线数据互交,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发送报警短信,提示用户;中心控制器与远程服务器之间通常采用该无线方式和有线方式中的任一种,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也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方式;[0040]第二供电单元,用于为中心控制器中的各部件供电,为了保证中心控制器的正常运作,第二供电单元采用双供电模式,即同时接入市电和充电电池,当市电正常时,直接由市电供电,并为充电电池充电,直至充满,当市电不正常时,则自动切换为充电电池供电。如图4所示的身份识别器,由用户随身携带,用于系统判定用户在室内的行为是合法行为,其包括:第三微控制单元,其内置有身份ID,通过该身份ID可以使中心控制器判定其携带者为用户本人,对其行为不进行报警,避免误报;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互交,与第三微控制单元相连,受其控制发送带有身份ID信息的信号,由第一无线模块接收并传输至中心控制器进行判定,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与第一无线模块相匹配的433/Zigbee无线模块;第三供电单元,用于对身份识别器中的各部件供电,由于其各部件均为低功耗模块,并且要使身份识别器便于携带,其优选纽扣电池。如图5所示的远程服务器,主要用于对中心控制器无法判定的信号进行更加智能的判定并储存所有信号 数据,通常设置在可以监管一大片地理区域的监控中心或机房内,其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各种信号并对进入行为进行进一步地合法/非法的判定,其上设置LAN接口,接入联网报警系统的自有局域网,与中心控制器实现信号数据的交互,并向本地报警器发送报警信号;报警器,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提示远程端的管理者有人进入布防区域的情况,采用声音或/和光线报警提示;显示屏和储存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分别用于显示各感应器的运行状况和存储各种信号的数据,便于管理;CDMA/GPRS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主要用于与中心控制器进行远距离无线数据互交和向用户发送报警短信,提示用户布防区域的非法入侵,使用户及时了解状况,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更好地保障用户的财产;第四供电单元,用于对远程服务器中的各部件供电,由于远程服务器功耗较大,故该第四供电单元通常直接采用市电供电,同时配备容量较大的蓄电池。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如下:当用户走进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房间时,感应器中的两个传感器感应到信号,由第一微控制单元转发给第二微控制单元,同时第一微控制单元要求获取第三微控制单元的用户身份ID信息并发送给第二微控制单元,第二微控制单元接收传感器信息以及身份ID后,判断是否满足报警条件以及身份ID是否和预存身份ID匹配,如果已经满足报警条件则启动本地报警器,同时上传数据到远程服务器;如仍不满足报警条件则将传感信息以及身份ID上传到远程服务器,由远程服务器做最全面的智能判断。当满足报警条件时,远程服务器还将通过CDMA/GPRS模块向用户手机发送报警信号。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与所有感应器均无线连接的中心控制器和身份识别器,以及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本地报警器,其中,该感应器呈半球体形状,且其内均匀分布有5个用于检测并传输信号至中心控制器的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还包括与所有传感器均连接的第一微控制单元,与第一微控制单元相连的第一无线模块,为传感器、第一微控制单元和第一无线模块供电的第一供电单元,以及半球体外壳和与半球体外壳连接的底座,其中,第一微控制单元、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一供电单元均位于底座内,传感器位于半球体外壳内侧或底座与半球体外壳连接的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交互的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单元,以及为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供电的第二供电单元,其中,第二微控制单元与本地报警器连接,并且第二微控制单元上还设置有用于接入网络的LAN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器包括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无线信号交互的第三无线模块,与第三无线模块连接并内置有身份ID的第三微控制单元,以及为第三微控制单元和第三无线模块供电的第三供电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第三无线模块均为433/Zigbee无线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远程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服务器包括用于处理信号数据的中央处理模块,均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报警器、显示屏和储存模块,以及为中央处理模块、报警器、显示屏和储存模块供电的第四供电单元,其中,中央处理模块上还设置有用于接入与中心控制器相同网络的LAN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和第二微控制单元上均连接有用于数据互交和发送报警信息的CDMA/GPRS模块,其中,第四供电单元为与中央处理模块连接的CDMA/GPRS模块供电,第二供电单元为与第二微控制单元连接的CDMA/GPRS模块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属于电学领域。该智能联网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感应器,与所有感应器均无线连接的中心控制器和身份识别器,以及与中心控制器连接的本地报警器,其中,该感应器呈半球体形状,且其内均匀分布有5个用于检测并传输信号至中心控制器的传感器。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报警系统并不能真正识别是否是非法入侵,只要在戒备状态中感应到人员进入便报警导致这种报警方式单一的缺陷,不仅通过身份验证使报警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并不会增加过多成本导致适用性降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G08B13/00GK203102470SQ20132013397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雷宇, 黄春明, 蔡春梅 申请人:成都狼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