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器采集数据的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372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器采集数据的电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日益发展,世界各国对于智能化用户终端的需求日益增大,据统计,在未来5年,随着智能电网在世界各国的建设,智能电表在全球安装的数量将高达2亿余只。同样,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进展,作为用户端的智能电表的需求也会大幅增长,保守预计市场将会有1.7亿只左右的需求。然而,传统的电表采用的是rs485布线的通信方式,布线繁琐,工程量巨大,安装维修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器采集数据的电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传统的电表采用的是rs485布线的通信方式,布线繁琐,工程量巨大,安装维修费用高的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器采集数据的电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三极管q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电感l1、电容c1、天线e1,所述芯片u1选用at89c52型号的单片机,其引脚21接传感器j1,其引脚22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引脚36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且都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接传感器j2,所述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1接芯片u1的引脚15,其引脚2接芯片u1的引脚11、电阻r1、电感l1、电容c1,其引脚3接地,其引脚4接电压+12v,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且都接天线e1,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引脚12。

所述三极管q1选用npn型的三极管。

所述传感器j1选用电压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j2选用电量传感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采用电压传感器和电量传感器检测进入电表内的电压和电量,再将这些检测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处理,在由无线通信模块内的天线传输出去,采用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不用使用布线,安装维修费用低,解决布线繁琐,工程量巨大的问题。

2、本专利的工作周期很短、收发信息功耗低,功耗低,可以确保2接五号电池支持长达数月的使用时间。

3、本专利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较少,且成本低,功耗低,隐蔽性高,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

4、本专利采用无线通讯模块,该模块内置了透明转发协议,不需要使用者再去研究复杂的相关协议,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包括:主控模块、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如图1所示。

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三极管q1,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电感l1、电容c1、天线e1,芯片u1选用at89c52型号的单片机,其引脚21接传感器j1,其引脚22接三极管q1的集电极,其引脚36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且都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接传感器j2,光电耦合器u2的引脚1接芯片u1的引脚15,其引脚2接芯片u1的引脚11、电阻r1、电感l1、电容c1,其引脚3接地,其引脚4接电压+12v,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感l1的另一端且都接天线e1,电容c1的另一端接芯片u1的引脚12。

三极管q1选用npn型的三极管。

传感器j1选用电压传感器。

传感器j2选用电量传感器。

本专利采用电压传感器和电量传感器检测进入电表内的电压和电量,再将这些检测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处理,在由无线通信模块内的天线传输出去,采用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不用使用布线,安装维修费用低,解决布线繁琐,工程量巨大的问题;工作周期很短、收发信息功耗低,功耗低,可以确保2接五号电池支持长达数月的使用时间;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较少,且成本低,功耗低,隐蔽性高,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采用无线通讯模块,该模块内置了透明转发协议,不需要使用者再去研究复杂的相关协议,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无线通信集中器采集数据的电表,包括主控模块、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1,所述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J1、传感器J2、三极管Q1,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光电耦合器U2、电阻R1、电感L1、电容C1、天线E1。本发明采用电压传感器和电量传感器检测进入电表内的电压和电量,再将这些检测信号传递给主控芯片处理,在由无线通信模块内的天线传输出去,采用无线通信传输技术,不用使用布线,安装维修费用低,解决布线繁琐,工程量巨大的问题;设计的电路,结构简单,所用元器件较少,且成本低,功耗低,隐蔽性高,安装方便,应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准光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7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