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2103发布日期:2020-05-22 20:54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监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密度迅速增长,带动了房地产超高层建筑、文化娱乐、商场及宾馆饮食等行业的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电气火灾也频繁发生,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实时采集配电线路的剩余电流值和关键点温度值以及实时监视线路上的电弧,是预防并监控电气火灾的信息化建设基础。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指当被保护线路中的被探测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出报警信号、控制信号并能指示报警部位的系统。与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不同的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会在火灾发生之前就进行预警,避免了实际损失,而传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在火灾发生后才进行预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火灾发生之前提前预警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包括设置于电气设备壳体内的进气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出气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电气设备壳体内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进气温度检测信号,所述出气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排出电气设备壳体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出气温度检测信号,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有十级电压比较装置,所述十级电压比较装置比较进气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大小以输出温度基准信号,所述出气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十级电压比较装置同时与发热量比较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发热量比较装置比较排气温度信号与温度基准信号的大小,并在排气温度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输出示警信号,开关电路与发热量比较装置电性连接,在接收到示警信号时导通以给示警装置供电进行示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器设备的壳体上设置进气温度检测装置与出气温度检测装置,进气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壳体气体的温度高低,之后十级电压比较装置将该温度高低与温度基准等级比较,将该温度高低按照等级划分,并输出对应的温度基准信号,该温度基准信号用于发热量比较装置进行比较、判断发热量是否过量,也就是说进气温度低,则温度基准信号低,进气温度高,温度基准信号高,使得火灾监测判断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在排气温度检测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代表发热量过高,发热量比较装置此时输出示警信号,开关电路响应示警信号导通进而给示警装置供电进行示警。其原理为检测进气温度,进而确定最高允许的发热量和出气的最高温度,而通过比较出气温度是否高于允许的发热量温度,进而实现了在火灾发生之前,依据发热量的多少,提前对火灾进行判断和示警,有助于提前进行处理,减少火灾的发生。

进一步,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放大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大电路将温度检测信号放大,增强检测精度。

进一步,所述十级电压比较装置包括提供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等级电路以及用于调节温度基准等级大小的基准电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准电路支持调节温度基准等级的大小,从而支持的进气温度范围广,支持更多的温度使用条件监测。

进一步,所述发热量比较装置为电压比较器电路。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路为三极管开关电路。

进一步,所述示警装置为蜂鸣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实现了在火灾发生之前,依据发热量的多少提前对火灾进行判断和示警,有助于提前进行处理,减少火灾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十级电压比较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发热量比较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进气温度检测装置;2、十级电压比较装置;21、等级电路;22、基准电路;3、出气温度检测装置;4、发热量比较装置;5、开关电路;6、示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参照图1,包括设置于电气设备壳体内的进气温度检测装置1以及出气温度检测装置3,该电气设备壳体为输配电设备的非密封壳体。

其中,进气温度检测装置1设置于该壳体的进气口处,用于检测进入电气设备壳体内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进气温度检测信号,出气温度检测装置3设置于该壳体的出气口处,用于检测排出电气设备壳体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出气温度检测信号。进气温度检测装置1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放大电路。

参照图1与图2,进气温度检测装置1电性连接有十级电压比较装置2,十级电压比较装置2比较进气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大小以输出温度基准信号,包括芯片ic-3,其中芯片ic-3为lm3914,lm3914的5引脚连接于进气温度检测装置1以接收进气温度检测信号。lm3914的2、4管脚接地,lm3914的3、9管脚连接于电源,同时lm3914的3管脚连接于电解电容c7的阳极,电解电容c7的阴极与lm3914的4管脚相连,lm3914的6、7管脚串联电位器rp后接地,lm3914的8管脚串联电阻r9后连接于lm3914的7管脚,电位器rp与电阻r9构成用于调节温度基准等级大小的基准电路22。

lm3914的1管脚、18管脚、17管脚、16管脚、15管脚分别串接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后连接于电源vcc,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构成提供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等级电路21。

十级电压比较装置2具体的比较原理为:当进气温度检测信号表示22时,将其与温度基准等级信号比较,例如温度等级信号为15、20、25,则22位于20与25之间,则1管脚、18管脚、17管脚、16管脚、15管脚中对应该温度的管脚导通,并且由于各个电阻阻值不同,使得该管脚具有对应等级的电压,进而作为温度基准信号输出。

参照图1与图3,出气温度检测装置3以及十级电压比较装置2同时与发热量比较装置4电性连接,发热量比较装置4比较排气温度信号与温度基准信号的大小,并在排气温度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输出示警信号。发热量比较装置4为电压比较器电路,芯片u2采用为lm339。开关电路5与发热量比较装置4电性连接,在接收到示警信号时导通以给示警装置6供电进行示警。本实施例中,开关电路5为三极管开关电路,示警装置6为蜂鸣器。

本实施例通过对进气温度和出气温度分别进行监测,具体原理为检测进气温度,进而确定最高允许的发热量和出气的最高温度,而通过比较出气温度是否高于允许的发热量温度和出气温度,进而比较得出发热量是否正常,实现火灾提前进行预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设置于电气设备壳体内的进气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出气温度检测装置,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进入电气设备壳体内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进气温度检测信号,所述出气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排出电气设备壳体气体的温度高低并输出对应的出气温度检测信号,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有十级电压比较装置,所述十级电压比较装置比较进气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大小以输出温度基准信号,所述出气温度检测装置以及十级电压比较装置同时与发热量比较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发热量比较装置比较排气温度信号与温度基准信号的大小,并在排气温度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输出示警信号,开关电路与发热量比较装置电性连接,在接收到示警信号时导通以给示警装置供电进行示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进气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以及放大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十级电压比较装置包括提供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等级电路以及用于调节温度基准等级大小的基准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发热量比较装置为电压比较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开关电路为三极管开关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示警装置为蜂鸣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早期电力火灾报警系统,解决了预警不及时的问题,包括进气温度检测装置检测进入电气设备壳体内气体的温度输出进气温度检测信号,出气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排出电气设备壳体气体的温度输出出气温度检测信号,十级电压比较装置比较进气温度检测信号与温度基准等级信号的大小以输出温度基准信号,发热量比较装置比较排气温度信号与温度基准信号的大小,并在排气温度信号大于温度基准信号时输出示警信号,开关电路与发热量比较装置电性连接,在接收到示警信号时导通以给示警装置供电进行示警。实现了在火灾发生之前,依据发热量的多少提前对火灾进行判断和示警,有助于提前进行处理,减少火灾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谭俊山;平艳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