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及配置有该终端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1347发布日期:2023-04-19 11:2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及配置有该终端的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尤其涉及具有精确定位功能的co检测移动终端及配置有该终端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1、大型冶金工厂煤气管网纵横交错,分布广泛,时而有煤气泄露的情况发生。为了维护煤气系统的正常运行,企业需要匹配专业的涉煤气作业人员。通常涉煤气作业人员在作业时需要携带co报警仪,但这种报警仪存在一定弊端:一是报警仪只能现场报警,不能将报警信息传送到监控中心,二是后台监控中心不知道涉煤气作业人员的精确位置,应急救援时不能快速赶到现场施救。上述情况不利于后台管理人员对涉煤气作业人员动态跟踪和对co泄露点的快速定位,对生产、施工、人身安全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及配置有该终端的监控系统,用以解决后台监控中心对涉煤气作业人员的精确定位和实时跟踪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co传感器,用于采集co浓度数据;4g模块,用于与后台监控中心及室外安装的差分基准站通信;uwb模块,与室内安装的uwb基站通信,用于获取uwb定位数据;gps/北斗模块,用于获取卫星定位数据;电源模块,用于为移动终端供电。

4、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终端内融合了db差分定位和uwb定位,与常规gps单点动态定位相比,其定位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定位精度可达0.3米。

5、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终端内融合了co检测和精准定位,并将co检测数据和精准定位数据实时传回后台监控中心,便于涉煤气作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战时应急救援工作。

6、可选地,所述uwb基站在室内按照50-80米等距布设。这样的设置可使uwb基站能够覆盖室内需要定位的区域,如根据项目需要确定的高危区域等。

7、可选地,所述主控芯片还连接有报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co浓度大于安全阈值时,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8、可选地,所述报警模块采用语音报警器、声光报警器或蜂鸣器。

9、可选地,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依次设置co传感器、报警器和显示屏,所述co传感器、报警器和显示屏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co传感器与显示屏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卫星天线。

11、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关机按钮。

12、一种co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配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的co检测移动终端。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在移动终端内融合了db差分定位和uwb定位,与常规gps单点动态定位相比,其定位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定位精度可达0.3米。

15、本实用新型在移动终端内融合了co检测和精准定位,并将co检测数据和精准定位数据实时传回后台监控中心,便于涉煤气作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和战时应急救援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co传感器,用于采集co浓度数据;4g模块,用于与后台监控中心及室外安装的差分基准站通信;uwb模块,与室内安装的uwb基站通信,用于获取uwb定位数据;gps/北斗模块,用于获取卫星定位数据;电源模块,用于为移动终端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wb基站在室内按照50-80米等距布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还连接有报警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的co浓度大于安全阈值时,控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采用语音报警器、声光报警器或蜂鸣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表面依次设置co传感器、报警器和显示屏,所述co传感器、报警器和显示屏分别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co传感器与显示屏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端设置有卫星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开关机按钮。

8.一种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配置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co检测移动终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CO检测移动终端及配置有该终端的监控系统,CO检测移动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有:CO传感器,用于采集CO浓度数据;4G模块,用于与后台监控中心及室外安装的差分基准站通信;UWB模块,与室内安装的UWB基站通信,用于获取UWB定位数据;GPS/北斗模块,用于获取卫星定位数据;电源模块,用于为移动终端供电。本技术解决了后台监控中心对涉煤气作业人员的精确定位和实时跟踪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袁怀月,汪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冶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