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28352发布日期:2023-11-04 22:4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etc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etc门架系统中每个rsu对应覆盖一个行车道。现有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标准不支持协议层面的并发通信机制。gb/t20851-2019系列etc国家标准规定的是时分(tdma)通信协议,dsrc通信交易为半双工方式,上行和下行链路存在转换时间,既rsu在发射的时候不能同时接收上行信号。dsrc信号为ask或fsk调制方式,如果obu收到同时到达或者有部分重叠的下行数据帧时,obu是无法分别解析的,所以etc门架系统rsu一般采用多车道天线定时轮循发送下行数据帧的方式,从而达到多车道全覆盖的目的。

2、现有etc门架系统会导致识别到邻近车道中反向车辆的obu,从而导致计费异常,降低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2、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

3、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

4、根据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判断该车辆是否在本车道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若否,则确定该车辆为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6、根据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判断所述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是否在预设的第二目标区域内,其中,该第二目标区域为与本车道同向的全部车道所在区域,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包含有所述第一目标区域;

7、若否,则将该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确定为反向车道行驶车辆。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9、若经判断获知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在所述第一目标区域内或在所述第二目标区域内,则标记该车辆为计费车辆,并将对应的标记结果发送至车道控制器;

10、接收由车道控制器基于所述标记结果发出的第一交易指令,将所述第一交易指令发送至所述计费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以使得所述车道控制器和该车载单元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指令完成交易。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之前,还包括:

12、与所述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建立通信链路。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与所述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包括:

14、发送bst数据至所述车载单元,以使所述bst数据中包含的方波信号唤醒所述车载单元,进而接收由所述车载单元发送的vst数据以建立所述通信链路。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以使得所述车道控制器和该车载单元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指令完成交易,包括:

16、根据所述第一交易指令依次读取所述计费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对应的的车辆信息、第一文件、第二文件和第三文件,并将对应的读取数据发送至所述车道控制器;

17、根据由所述车道控制器基于所述读取数据发出的第二交易指令,依次更新所述第三文件、第一文件和第二文件,并将对应的更新数据发送至所述车道控制器以完成交易。

18、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装置,该装置包括:

19、车辆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

20、车道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判断该车辆是否在本车道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若否,则确定该车辆为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

21、本申请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

22、路侧单元,用于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

23、车载单元,用于将自身所在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发送至路侧单元;

24、车道控制器,用于发出交易指令至路侧单元。

25、本申请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前述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

26、本申请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第一方面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

27、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根据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判断该车辆是否在本车道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若否,则确定该车辆为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本申请能够有效检测车辆是否为本车道车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etc系统计费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28、本申请的附加优点、目的,以及特征将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部分地加以阐述,且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下文后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根据本申请的实践而获知。本申请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实现到并获得。

29、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的是,能够用本申请实现的目的和优点不限于以上具体所述,并且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将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能够实现的上述和其他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建立通信链路,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使得所述车道控制器和该车载单元基于所述第一交易指令完成交易,包括:

7.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非本车道车辆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从车辆上设置的车载单元获取该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根据所述车辆的GNSS定位信息判断该车辆是否在本车道对应的预设的第一目标区域内,若否,则确定该车辆为非本车道交易计费车辆。本申请能够有效检测车辆是否为本车道车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ETC系统计费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岩,刘旭,高薪,黄芸,韩旭,孙树垚,周游,罗国兴,华龙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