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47291发布日期:2024-01-06 23:30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公交通行管理,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背景技术:

1、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尤其是对于大城市来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完善,道路空间资源有限,交通拥堵现象在城市中心区域非常普遍。在此背景下,公共交通成为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在公交线网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热点问题中,常规公交中途站点线路数量的合理分配尤为关键。由于城市区域发展不平衡,规划及营运部门为解决高密度通勤交通出行,通常会在人流密集的中途站部署多条路线,这会导致公交忙期车站拥挤的问题,造成公交车辆在站外排队进站、乘客等候时间增加、上车不便、乘车体验下降等问题,显然不利于公交车辆的正常发展。

2、公交中途站点类型中最常见的是直线式与浅港湾式站点,由于其站点结构存在差异,公交车辆进出站过程以及受主路车流的影响均不相同,导致线路承载能力存在差异。同时,既有研究中在逻辑上首先通过分析泊位数、公交发车频率、乘客到达率等因素的影响得到站点通行能力,其次测算线路承载能力,然而线路承载能力与站点通行能力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相互作用,即站点承载线路数的变化也是导致站点通行能力变化的因素之一,而线路承载能力又根据站点通行能力求解得到。因此,在研究线路承载能力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前述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应该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融入测算过程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根据线路承载能力以及站点通行能力之间的相互影响,获取站点承载线路数上限,克服现有测算线路承载能力方法存在的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包括:

3、基于目标站点的站点类型,根据公交到站分布特征和不同泊位位置的乘客平均上车时间,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进行修正,以揭示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与线路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站点类型包括直线式站点和浅港湾式站点;

4、根据所述修正后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结合有效泊位数概念对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型,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

5、根据排队论将所述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转化为站点服务率,通过循环迭代算法求解得到所述目标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以调整所述目标站点的承载线路数量。

6、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装置,包括:

7、站点时间修正模块,用于基于目标站点的站点类型,根据公交到站分布特征和不同泊位位置的乘客平均上车时间,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进行修正,以揭示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与线路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站点类型包括直线式站点和浅港湾式站点;

8、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修正后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结合有效泊位数概念对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型,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

9、线路承载能力模块,用于根据排队论将所述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转化为站点服务率,通过循环迭代算法求解得到所述目标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以调整所述目标站点的承载线路数量。

10、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对应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

11、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通过基于目标站点的站点类型,根据公交到站分布特征和不同泊位位置的乘客平均上车时间,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进行修正,以揭示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与线路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站点类型包括直线式站点和浅港湾式站点;根据所述修正后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结合有效泊位数概念对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得到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型,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根据排队论将所述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转化为站点服务率,通过循环迭代算法求解得到所述目标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以调整所述目标站点的承载线路数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结合循环迭代求解算法,测算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通过在不同类型站点设置合理的线路数,能够大幅度减少公交站外排队拥堵的概率,提升公交站点乘客通勤体验,减少公交总体延误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型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标站点的站点类型,根据公交到站分布特征和不同泊位位置的乘客平均上车时间,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进行修正,以揭示所述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与线路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通行能力修正模型的表达式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排队论将所述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转化为站点服务率,通过循环迭代算法求解得到所述目标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以调整所述目标站点的承载线路数量,具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通行能力原模型为tcqsm模型,所述tcqsm模型的表达式为:

7.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时间修正模块,具体用于: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且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站点通行能力承载线路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目标站点的站点类型,根据公交到站分布特征和不同泊位位置的乘客平均上车时间,对所述目标站点的公交平均停靠时间和站点清空时间进行修正,结合有效泊位数概念对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从而获得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根据排队论将所述修正后的站点通行能力转化为站点服务率,通过循环迭代算法求解得到所述目标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以调整所述目标站点的承载线路数量。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目标站点的站点通行能力模型进行修正,结合循环迭代求解算法,测算站点的线路承载能力,设置合理的线路数,能够大幅度减少公交站外排队拥堵的概率,减少公交总体延误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邵利明,凌美宁,张晓明,肖天培,骆明明,赵斌,吴蔚,管海霞,甘江婷,侯晓江,肖崇紫,李刚奇,林焘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