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光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02270发布日期:2023-07-06 22:4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弧光报警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报警器,尤其涉及一种弧光报警器。


背景技术:

1、报警器指发放报警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报警和解除报警的信号,报警器是一种当满足设定的某种或某类异常条件时,以声、光、气压等形式提醒或警示人们关注,采取相应措施的电子产品,作用就是警示或提示。

2、现有公开号为cn213211223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一种电声警报器,该种电声警报器,凹槽内部安装有四个安装板,安装板用于减震弹资的固定与安装,减震弹簧一侧表面安装有固定块用于和底座的固定连接,底座上端表面中部位置安装有缓冲垫,缓冲垫用于在减震弹簧压到吸限时,防止控制箱与底座之间产生摩擦,底座上端表面四周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护层,保护层用于防止控制箱与外界物体碰撞,可有效保护控制箱,在搬运或者行驶在颠簸路段时,不会导致报警箱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电路等松动,提高报警器的使用寿命。

3、但是在该结构中,接线方式基本都是通过打开盒盖,将外部导线与内部接线端子接线,接线步骤繁琐,接线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弧光报警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接线方式基本都是通过打开盒盖,将外部导线与内部接线端子接线,接线步骤繁琐,接线不方便的问题。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弧光报警器,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有弹簧槽;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设置在所述弹簧槽内,所述t型推杆的一端贯穿弹簧槽的一侧壁,且向弹簧槽的一侧延伸,所述t型推杆位于弹簧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贯穿外壳的底部;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t型推杆上,且位于弹簧槽内;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固定连接在t型推杆远离弹簧槽的一端;弧光传感器,所述弧光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外壳的顶端,所述弧光传感器与接线端子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t型推杆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橡胶皮套。

4、优选的,还包括: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与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靠近接线端子的一侧,所述警示灯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5、优选的,所述空腔靠近接线端子背离警示灯的一侧开设有蜂鸣器槽,所述蜂鸣器槽内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电性连接。

6、优选的,所述空腔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固定柱,所述弧光传感器和警示灯位于空腔内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

7、优选的,还包括:壳盖,所述壳盖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且位于外壳上,所述壳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

8、优选的,所述外壳位于推板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槽。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t型推杆和弹簧,在t型推杆上固定有接线端子,在t型推杆压缩弹簧时,可以将接线端子推出外壳,方便工作人员接线,相较于原有的接线方式,更加方便,无需打开盒盖,直接与接线端子接线操作,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接线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t型推杆(3)在同一水平线上,且位置相互对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橡胶皮套(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靠近接线端子(5)背离警示灯(8)的一侧开设有蜂鸣器槽(9),所述蜂鸣器槽(9)内设置有蜂鸣器(10),所述蜂鸣器(10)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5)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的一周设置有若干固定柱(11),所述弧光传感器(6)和警示灯(8)位于空腔内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柱(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光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位于推板(15)处开设有滑槽(16),所述滑槽的一端设置有卡槽(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适用于报警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弧光报警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有弹簧槽;T型推杆,所述T型推杆设置在所述弹簧槽内,所述T型推杆的一端贯穿弹簧槽的一侧壁,且向弹簧槽的一侧延伸,所述T型推杆位于弹簧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贯穿外壳的底部;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T型推杆上,且位于弹簧槽内;通过设置有T型推杆和弹簧,在T型推杆上固定有接线端子,在T型推杆压缩弹簧时,可以将接线端子推出外壳,方便工作人员接线,相较于原有的接线方式,更加方便,无需打开盒盖,直接与接线端子接线操作,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操作步骤,接线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汪旭寅,吴瑜比,吉星,邓雷,何毅,胡立峰,朋程,秦祯,周永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潼南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