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9388发布日期:2023-12-30 00: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廊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


背景技术:

1、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公用设施,目前为了使用方便,将通信电缆、给水管道和燃气管道综合放置在综合管廊内,但是在通信电缆和燃气管道出现故障时,可以直接通过传感器进行直接测量,实现预警,而给水管道在漏水时,水管内的水直接在管廊内形成积水,并且很难被检测到,管廊内积水容易造成水管、电缆、煤气管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包括集气罩、横板、支撑柱,所述集气罩的左右两侧表面上方均固定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所述集气罩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

4、所述集气罩包括有排气管、风机、挡尘网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排气管贯穿于集气罩的上表面中央,所述排气管的内侧中央固定设置有风机,所述排气管的内侧顶部固定设置有挡尘网,所述挡尘网的底部表面中央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5、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有框架和电热管,所述框架固定设置于集气罩的底部,所述框架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多根电热管。

6、优选的,所述风机、湿度传感器和电热管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风机、湿度传感器和电热管均与远程控制室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集气罩呈倒漏斗状,且集气罩底部边长等于框架的边长。

8、优选的,所述框架和电热管均呈中央往下弯曲的弧形状,且框架和电热管弧度对应的直径等于管廊的内部直径。

9、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还套接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有安装板、套管、嵌入槽、弹簧和夹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表面嵌入设置有多个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板。

10、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中央通孔直径等于支撑柱的直径,且支撑柱可嵌入于套管内。

11、优选的,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夹板伸出于嵌入槽外部,且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夹板完全嵌入于嵌入槽内。

12、优选的,所述夹板为橡胶材质,且夹板的上方厚度逐渐减小,所述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夹板的上方完全嵌入于嵌入槽内。

13、有益效果:

14、1、将装置通过支撑柱安装于管廊内部,需要检测管廊内部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时,通过远程控制室控制电热管和风机开启,电热管对管廊的内侧进行加热,风机往上吹风,当管廊底部有水时,电热管将管廊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水蒸发,水蒸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集气罩往上移动,通过排气管排出,且通过安装在挡尘网底部的湿度传感器感应管廊内湿度的变化,湿度明显变大时,说明管廊存在管道漏水的情况,反正,则说明管道正常不漏水。

15、2、通过设置有加热组件,将加热组件上的框架和电热管均设置呈中央往下弯曲的弧形状,且框架和电热管弧度对应的直径等于管廊的内部直径,使得电热管对管廊底部的加热效果更佳,电热管更好的使得管廊内部的水,检测效果更佳。

16、3、在安装时,通过将安装组件上的安装板通过安装螺栓安装于管廊的内侧底部,通过将支撑柱插入于套管内达到对集气罩和加热组件的安装,安装和取出更加方便。

17、4、套管内设置夹板,由于夹板的上方厚度逐渐减小,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夹板的上方完全嵌入于嵌入槽内,使得在支撑柱插入于套管内时,夹板不会影响支撑柱的插入,且支撑柱插入的过程中,会挤压夹板,使得夹板完全嵌入于嵌入槽内,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夹板对支撑柱进行夹持,保证支撑柱安装于套管内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气罩(1)、横板(2)、支撑柱(3),所述集气罩(1)的左右两侧表面上方均固定设置有横板(2),所述横板(2)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3),所述集气罩(1)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102)、湿度传感器(104)和电热管(501)均通过电线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且风机(102)、湿度传感器(104)和电热管(501)均与远程控制室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罩(1)呈倒漏斗状,且集气罩(1)底部边长等于框架(5)的边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5)和电热管(501)均呈中央往下弯曲的弧形状,且框架(5)和电热管(501)弧度对应的直径等于管廊的内部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还套接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有安装板(4)、套管(401)、嵌入槽(402)、弹簧(403)和夹板(404),所述安装板(4)的上表面中央固定设置有套管(401),所述套管(401)的内部表面嵌入设置有多个嵌入槽(402),所述嵌入槽(402)的内侧固定设置有弹簧(403),所述弹簧(403)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夹板(4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401)的中央通孔直径等于支撑柱(3)的直径,且支撑柱(3)可嵌入于套管(401)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03)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夹板(404)伸出于嵌入槽(402)外部,且弹簧(403)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夹板(404)完全嵌入于嵌入槽(402)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404)为橡胶材质,且夹板(404)的上方厚度逐渐减小,所述弹簧(403)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夹板(404)的上方完全嵌入于嵌入槽(402)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管廊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漏水预警结构,包括集气罩、横板、支撑柱,集气罩的左右两侧表面上方均固定设置有横板,横板的底部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柱,集气罩的底部安装有加热组件;将装置通过支撑柱安装于管廊内部,需要检测管廊内部是否存在漏水的情况时,通过远程控制室控制电热管和风机开启,电热管对管廊的内侧进行加热,风机往上吹风,当管廊底部有水时,电热管将管廊内部的水进行加热水蒸发,水蒸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通过集气罩往上移动,通过排气管排出,且通过安装在挡尘网底部的湿度传感器感应管廊内湿度的变化,湿度明显变大时,说明管廊存在管道漏水的情况,反正,则说明管道正常不漏水。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沈洁,翁琛琳,郑友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标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